首页 > 房产频道 > 房地产信息

绿地徐州企服平台升格 塑造『盈商』阵地点睛云龙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欣闻  时间:2019-08-28
千亿谋局,世界500强绿地再度赋新徐州
云龙区政企盈商综合服务中心暨新城商圈党建联盟正式成立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欣闻

面对徐州经济向淮海经济中心转变的巨大历史契机,发展战略如何快速升级与政策导向一致,顺应时代需求,是每个在徐州发展的企业都要解答的重要课题。深耕徐州15载的绿地集团,显然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8月上旬,云龙区政企盈商综合服务中心暨新城商圈党建联盟成立仪式于徐州绿地皇冠假日酒店盛大举行,徐州后商办时代的大幕由此拉开。

本次活动,由绿地集团联合云龙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旨在通过政府及绿地集团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携手打造一个超级平台,为徐州招商引资塑造良好氛围,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全维服务。这是政企合作的全新尝试,同时也是绿地集团参与徐州建设的新一轮战略。十五载深耕,千亿投资,绿地集团,不止是造城者。

远见徐州,绿地15年敬呈匠著

从首驻彭城到深耕徐州,从城市运营商到千亿注资共生长,过去的15年,徐州为绿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绿地也通过一系列“产品+服务+运营”的高效闭环反哺徐州,在“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领域为城市创造了诸多财富价值。

从2005年,绿地布局徐州的开山之作——约130万平方米的绿地世纪城的拔地而起,到2019年绿地为徐州打造的产融大城——绿地国际产业新城的正式面世,15年时间,绿地在徐投资逾700亿元,开发布局居住、商业、办公、产业、酒店等业态,从而推动了徐州经济建设及产业转型,助力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结伴而行的15年,徐州选择了绿地,绿地也赋能了徐州。

三大办公集群,孵化城市梦想

绿地先后开发了绿地城市广场、城际空间站(原绿地之窗)、绿地商务城,分别开辟了东区商务区、高铁商务区和云龙区新城片区商务区,绿地每到一处都提升了区域发展速度,打造办公集群、增加板块价值。

依托大体量商务载体,绿地于周边打造特色商业体,弥补区域空白,激活商业活力。2013年7月,24万㎡绿地城市广场开业,改变了城市东部的商业氛围;城际空间站旁,建成4.6万㎡绿地缤果街和3.4万㎡铂骊酒店,造就了高铁商务区的繁荣;百万平方米商务体绿地商务城,建设10万㎡的缤纷城,满足40万中产商务人群。绿地的每一步都踏稳区域发展脉搏,快速成为区位的商务中心,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据守徐州发展节点,助力城市营商加速度

绿地集团关注徐州发展,在城市建设关键节点位置积极布局,项目分布高铁商务区、金融集聚区、东部商圈、矿大商圈、空港枢纽板块、徐东板块等。通过绿地集团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及过硬的商业运营能力,以产业导入促进区域发展,招募500强企业率先入驻,以虹吸效应盘活城市商务能级,促使龙头企业及本地中小型企业入驻,带动产业链日趋完善,进一步促进更多资本涌入徐州。一座座商务楼宇拔地而起,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招商引资,提供强运营、辐射力的平台载体,为城市人口、产业导入带来强劲动力。

千亿注资,不断拓宽城市边界

2018年8月,绿地集团再度与徐州市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表示将在徐州新增投资1000亿元,于城市建设领域、商贸物流领域、产业发展领域深度合作,助推徐州早日建成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同年,百万平方米繁华大城绿地陆港小镇、2000亩特色文旅小镇绿地运河小镇相继面世,绿地龙湖国际会议中心于今年2月正式奠基。作为绿地为徐州打造的产融大城,总投资100亿元,核心区用地约800亩的绿地国际产业新城也已正式发布。至此,绿地于徐州的千亿布局已逐步成型,拓宽城市的边际线,为徐州打造优质的产业载体。

不止是造城者,更是城市的运营商

绿地集团江苏事业部深谙居者、商家、企业管理者在生活及商务中的实际痛点,将运维服务贯穿始终。秉承“产品+服务+运营”的发展理念,通过“HOME+”“OFFICE+”“绿地荟生活”三大平台矩阵,为徐州居住、办公、商业提供多维服务支撑,让生活无限可能。

OFFICE+新势能,打造徐州企业服务标杆

如果说,一个企业的良性成长离不开“政策、产业链、资本”等核心要素,那么绿地企业服务平台就是助推企业成长的桥梁。2015年,绿地江苏OFFICE+企业服务平台应运而生,积极整合企业资源、产业资源、全球化资源,着力打造绿地徐州企业服务平台,助推徐州新一轮产业升级,释放经济发展新动力。在“产品+运营+服务”核心战略下,绿地徐州企业服务平台紧紧围绕企业成长、基础服务、人才交流、资源整合、圈层交互、产业协同等方面,为500多家企业提供多平台、深层次、宽领域的云办公服务,累计开展各类圈层活动近百场,获得政府高度认可,荣获江苏省众创空间、徐州市众创空间等“一省三市一区”授牌荣誉。

绿地徐州企业服务平台更致力通过强大的政企通道,为入驻企业实现有效的政企搭桥、政策嫁接,并协助入驻企业申请创业补贴24.82万元;通过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矩阵合作及企业家俱乐部的资源导入,为会员企业提供EDP培训、生意配对、信息共享等服务,共赢未来发展。

政企“盈商”新平台,政务赋能,平台赋新

2019年2月,随着“新城区管理体制调整动员部署会”会议的召开,云龙区全面接管新城区各项工作。这象征着云龙区这一包含行政、商务、金融、文化四大中心的商务政务创新区,即将向更大更广的发展舞台迈进。而这一步迈进,绿地再次肩负重任。

云龙区政企盈商综合服务中心暨新城商圈党建联盟,由绿地徐州企业服务平台联合云龙区楼宇经济服务中心共同打造,依托绿地商务城百万方商务旗舰势能,旨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党建引领为路径、优化服务为宗旨、政企共赢为目标,全方位打造区域化服务体系。“中心”下设“经济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三大服务窗口,打造政企服务一站式窗口,进一步促进政企深度对接,提高效率,树立区域营商标杆,为政府招商引资提供过硬案例及优质平台载体,为营商环境塑造全新界面。

云龙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及楼宇经济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此次成立仪式。活动现场,绿地集团江苏事业部徐州区域公司副总经理刘守国就云龙区新城片区发展机遇,政企盈商中心未来期许发表致辞,绿地企业服务平台作为绿地集团重点发展战略之一,依托全球资源优势,汇集商业资源,构建连接企业、政府、高校、金融等机构的互利、共赢、生态型平台。“中心”的正式成立,标志着绿地企业服务平台的又一轮升级,进一步塑造服务更全、触角更广、资源更深、政企更紧密的新体系平台。

随后,“云龙区政企盈商综合服务中心暨新城商圈党建联盟”正式授牌成立,“经济服务窗口”、“党建服务窗口”和“政务服务窗口”三大服务窗口揭牌运行。

经济服务窗口

企业入驻层面:经济服务窗口将围绕现代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服务、高新技术、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工程建筑等产业为企业进行入驻引导,打造总部经济集群,形成企业集聚,并通过成立产业发展联盟、行业协会以及开展产业论坛等方式,在产业孵化、资本融合、技术协同上做好纵深服务。

企业发展层面:围绕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结合平台提供基础办公租赁、金融、法务税务、人力资源、科技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智慧办公空间和政策、经济、法律、金融、科创等专业培训讲堂,开展圈层服务,实现降低成本、政企连接、商机共享、生意配对、互利共赢,全面助力企业成长。

资源整合层面:以绿地商务城楼宇集群为核心,有效整合区域内产业,通过开展各类圈层型活动,实现企业间资源配对,以“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驱动,打通产业上下游资源链,从而形成集孵化、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投资建设平台,推动中小型企业快速、良性发展。

党建服务窗口

党建联盟将以“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目标,将新城商圈内跨单位、跨行业、跨系统的党员、企业和其他组织联结起来,以区域化党建为载体,推动云龙区新城片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党建服务窗口将提供企业组织建设、组织生活、党员管理、文化建设、基础保障五项服务功能。

政务服务窗口

“一站式”服务:建立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建设等部分涉企政务服务部门与政企盈商服务平台的连接通道,定期收集服务项目和内容,为企业提供简洁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零距离”对接:“中心”工作人员在企服平台驻点服务,对企业诉求收集扎口,定期开展政府部门、楼宇运管方、楼宇企业三方交流活动,跟进解决相关问题,实现政企联动,“零距离”无缝对接,切实惠及新城广大楼宇企业。

“无障碍”审批:为企业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的办事通道,提高审批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通过驻点服务、三方协商和现场办公的形式了解企业在办理行政许可、项目申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会同相关部门及时主动加以指导予以解决,从根本上破解企业“多次跑、多头跑”的难题。

新中心新发展,绿地,为时代起笔

云龙区政企盈商综合服务中心暨新城商圈党建联盟的正式成立以及三大服务窗口的揭牌运行,标志着新城楼宇的经济发展、企业党建和政务服务工作有了新平台,同时也是绿地集团在政企合作层面踏上的全新高度,依托服务中心,绿地企业服务平台将全面融入经济、党建、政务综合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新城智慧楼宇标杆,塑造区域营商界面,推动云龙区新城片区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