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从采煤塌陷地到全域旅游区的蝶变
徐州煤矿开采纪念碑
5月16日,2016江苏乡村旅游节在徐州市贾汪区鸣锣开幕。80多岁的老矿工王志和很感慨,他感慨的是贾汪脱胎换骨的变化:2001年之前它还是一个灰头土脸的煤城,如今却成了眉清目秀的绿城。
贾汪之变确然让人惊叹。它曾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有着130多年的煤炭开采史。70年前,十来岁的王志和就到这里当了矿工,一直干到退休。2001年“7.22”煤矿爆炸事故是个分界点,这起造成92人死亡的事故让贾汪骤然“休克”,也让它得以反思旧时过于依靠能源的发展路径,而后十年摸索,五年奋进,贾汪终于改头换面。
在这次江苏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贾汪还成了江苏省首批四个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城市之一。此前2月5日,贾汪还入选了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数据显示,2015年当地旅游总收入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32.3亿元,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2%。
矿难袭击后的资源枯竭城
2001年7月22日,无论在贾汪煤炭开采史还是城市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悲情一笔。
那天清晨落了一阵急雨,岗子村五付井不少该下井的矿工想着地里的玉米该施肥了,便不想上班,但矿主庄金才恰从7月起出了个“该死”的奖励制度:连续干满26天的工人,除工资外每人再奖励5斤豆油。为了能挣到5斤豆油,早上7时许,100多名早班工人陆续下井。9点13分,井下发生了爆炸……
历时5个昼夜的营救,到7月27日共找到88具遇难矿工的遗体,4人下落不明,最终认定事故造成92人遇难,其中女工23人。当月,贾汪区内所有的乡镇煤矿被关停,仅一个青山镇就有140多对矿井关闭。
“矿井关掉时,我差半年就退休了。”老矿工陈祥成亲眼看着绞车房贴上了封条。如今,只要天气尚好,原夏桥矿对面夏桥公园里那尊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为纪念徐州煤炭开采历史而竖的碑石,就成了老矿工们回忆往昔岁月的地方。他们三三两两,或搬个马扎坐在碑前聊过往,或独自一人斜倚栏杆晒太阳。“每天到这里来走走坐坐,成个习惯了吧。”
贾汪采煤始于1882年,煤炭探明储量4.68亿吨,2007年底累计煤炭开采量约3.6亿吨;高峰期近500对矿井运转,年产煤炭1400万吨,到2010年时仅剩旗山矿正常生产,年产量也下降到60万吨。长期开采不止,资源枯竭是大势所趋。2011年11月11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出炉,贾汪在列。
在贾汪区副区长王向阳看来,随着矿井的“政策性关闭”和资源的枯竭,矿井留给这座城市的既有美好也有伤痛,更多的则是反思如何开启新的未来。“300多对矿井全部关停,十数万人如何安置?11.3万亩采煤塌陷地怎么治理?城市今后靠什么来发展?”王向阳话说得很直白:贾汪曾因煤而兴,也因煤而痛,但绝不会因煤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