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看不清的放票潜规则:卖长途票不卖短途票
一张北京到济南1个半小时的高铁票,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李明(化名)提前“抢”了半个月都没有搞定。这让他感觉很不可思议,因为打算与他坐同一趟车回上海的同事小张告诉他:车票富余得很,从早到晚随便挑,“跟坐公交车一个样”。
一个到济南,一个到上海,同车不同站,“票”运不相同。李明的遭遇并非孤例,这个在业内称之为区间限售或者席位复用的售票策略已实施多年,在保证铁路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给“抢票一族”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与不便,坊间冠之以“放票潜规则”,表达内心的不满。
最近几年,高铁线路一条条陆续开通,铁路运能一年年增长,可今年春运售票刚一开始,便引来了“最难抢票季”的喟叹,很多车票连“秒杀”都要凭运气。老百姓买不到心仪的火车票,真的是火车票紧张吗?“饥饿营销”,抑或是铁路部门玩的“障眼法”?这套僵滞不化、讳莫如深且具“潜规则”的售票机制,有没有向公众敞开的那一天呢?即使不能公开,哪怕有一点点小小的改变,让那些更实际的购票需求得到满足呢。
长票堆成山短票“秒”难求
李明想买的,是2016年最后一天的火车票。这是元旦小长假的第一天,他与小张约好一同乘坐当天早上7点那趟G5次列车,他回济南,小张回上海。按照30天预售期,12月初李明就想把票买好,可是小张跟他说车票好买得很,叫他不必着急。
“后来我抽空看了一下12306,不光那趟车没票了,一直到下午都没票了”,李明说,他是12月4日登录的铁路售票网站12306,距离发车足有28天,可是北京到济南的票只能买下午4点以后的,车次只有7趟,网站显示这些车次票额都比较紧张,且二等座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不是票很充足吗,怎么都卖光了?李明立即找小张商量,小张让他查下北京到上海的车,结果让他目瞪口呆:北京到上海全天48个车次全部有票,且票额非常充足,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济南西站是京沪高铁五个始发终到站之一,从北京到上海绝大多数的高铁列车都经停济南西,为什么到上海的车票那么宽裕,到济南就紧张成这样?带着疑惑李明又查了一下沿途其他车站的情况。
“大站比小站好买,远站比近站好买”,李明说,途经站里,南京南站基本上都是12点以后的票,济南西站则下午4点以后的票。大站至少还有选择,像泰安这种规模的小站,只有一趟晚上8点49分的G335可买。这还不是最坏的,曲阜东站连一张票也买不到。
自2011年6月30日至今,京沪高铁运营已满5周年。作为全国首条实现运营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也已成为全国仅有的盈利高铁线路,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营。“公交车不可能只方便首末站,不管中间上车的人吧”,李明一边紧张地刷着票,一边嘴里嘟囔着。
火车票区间限购的利与伤
同车不同站,票运各不同。2017年春运售票已经开启,被冠以“最难抢票季”的名号。面对热门线路“一票难求”的现实,“放票潜规则”又有用武之地了。
“放票潜规则”当然是坊间的说法,实际指的是铁路部门实行的区间限购的售票策略。所谓区间限购,指的是优先保证长途旅客的利益,短途区间不放票。以北京到上海为例,如果不实行区间限购,票都被前往济南的旅客买走,那么从北京前往南京、上海等地的旅客就面临着无票可买的情况,旅客滞留北京,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这种售票策略看起来只是从旅客利益出发,实际上还有一层没说出来的意思,那就是经济利益。济南铁路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铁路是分段计费的,卖长途票肯定比短途票收益更多,如果车上都是短途客流,那么列车开过济南后会出现大量空闲座席,如果直接空驶到终点,列车会面临大量经济损失。
区间限购方便了长途客流,那么短途客流怎么办呢?在长途客流优先的前提下,铁路部门势必会限制中间站票额,这就出现了席位复用的问题。如果铁路部门卖出一张到济南的车票,只有再卖出一张从济南到终点站的票,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何小站几乎分配不到票额了。
实际上,短途客票设置多少天的预售期都没用,只有临开车前48小时以内甚至24小时以内,铁路部门才有可能根据预售情况调整限售区间,放开短途客票。但是到这时候通常热门车次已经无票可售,短途旅客能否买到车票,很多时候不是“抢”的问题,而是碰“运气”。
铁路部门对短途客流的“不待见”由来已久。拿一张短途票上车,到站拒不下车,补票一直可以坐到终点站,由此带来列车超员、座席纠纷、列车报警等一系列问题,让铁路部门很头疼。坊间传言,部分铁路局暗地规定某些车次必须“卖到某某车站以远”,就是空着,也不卖短途票!
装在“暗箱”里的火车票
12月15日是2017年春运售票的第一天,截至当天下午3点,济南铁路局共售出1.8万张火车票,济南至青岛、烟台、威海等方向车票遭“秒抢”。可以预见,随着放票日期不断逼近春节,“抢票大战”的硝烟还会愈演愈烈。
高铁线路陆续开通、铁路运能持续提升,可春运依旧行驶在熟悉的“最难抢票”的历史轨道上。按照铁总发布的数据,2017年春运期间,铁路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达到3.56亿人次,同比增加3156万人次,客流高峰将呈现出“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
铁路在春运中的地位无人取代,只要有春运,只要运力达不到供需平衡条件,铁路售票的种种“潜规则”还会继续,不同旅客之间也无法实现绝对的公平。相反,一些“潜规则”不仅防不住“黄牛”,反而会成为“黄牛”与公众抢票的利器。
更让人担心的,是掌握放票话语权的铁路部门,在利益的驱使下把个售票机制捂得严严实实,生怕为外界所知。网络售票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但每趟车到底有多少票,哪个方向哪个车站卖了多少票,实际的上座率到底有多少……这些旅客有理由知情的信息何时公开过?
虽然铁路部门一直坚称所有火车票全部上网公开销售,但坊间一直有传闻,个别铁路局为了自身利益会留票,特别是一些热门方向,票额不会一下子全放出。至于能留多少票,一般铁路内部人员也无从知晓。
早在2013年,就有分析人士对铁路部门的“放票”潜规则提出过质疑,称其“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损害了普通民众的权益”。铁路部门缺乏灵活应变的市场机制,应该加快市场化运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购票规则。
如今,大数据浪潮席卷全球,“互联网+”也在一点一点改变着中国的传统行业。贴了几十年“一盘棋”标签的铁路,也在积极努力寻求适应时代的变化。中国的铁路越来越快,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先进,只有这购票体验还跟不上点赞的节奏。
“到现在我想要的那趟车上还有好几百个空座,我在犹豫是不是买个全程票占个座,否则等到开车前发现没票了,我找谁说理呢?”李明说。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