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生态小镇 鲜花盛开的村庄 徐州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美丽的生态小镇 鲜花盛开的村庄 徐州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
|
◎文/徐州日报记者 张瑾 图/徐州日报记者 孙井贤 从云龙湖畔的艺术馆出发,沿湖北路驶向三环西路、大彭路,穿过西区最大的雨润农产品大市场,不到20分钟,便到福达生态农庄。今年3月,被定为市特色小镇示范点的徐州雨润农产品特色小镇,也是省首家以农产品为特色的小镇。其独具风韵的福达生态农庄,每天吸引大批游客流连忘返。 具有怀旧意味的知青之家、磨面坊、供销社,富含现代气息的花海风情园、儿童体验拓展、采摘园……由徐州专区蚕种场原址改造的福达农庄,在夏天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如绚丽光彩的多棱镜,让每一位来这里的人都能找到闪光的一面: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回忆青年时的激情奋斗,中年人可以在这里重温儿时的欢乐纯真,青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当下的浪漫时光,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嗨游戏童年。水泥丛林里的城里人暂别纷扰,在这里获得大地的馈赠,尽情拥抱泥土的芬芳。 旧日时光的深情记忆 这个美丽的生态小镇、鲜花盛开的村庄,曾经寄托了几多蚕种场知青的青春理想。 1975年春,40多位十七八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激情,在这里从头学起,养过蚕、育过桑苗,守过桑园,晒过大粪、拉过马草,同甘共苦中他们携手并进。 2001年5月值这批知青下放25周年,他们的带头人张延祥组织了第一次老知青聚会,之后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白发华生的知青再回蚕种场,执手共话桑麻,往事漫漫,昔日的艰苦奋斗早已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和底气。 文创产业的创新走心 2006年,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昔日荣光的桑蚕场改制更名为徐州市福达蚕种场。原生态的历史建筑、广袤的肥沃土地、农耕与桑蚕文化的自然特质,徐州雨润慧眼识珠、精心打造,促成了蚕种场的华丽蜕变。 逡巡于福达农庄的一间间老房子,目睹着老式的剿丝机、石碾石磨,耳畔响起广场喇叭里播放的《英雄儿女》,仿佛置身历史的情景剧:“大队部”的院子比其他院子大些,会计室的办公桌上摊放着徐州专区蚕种场1965年的账簿,噼噼叭叭的算盘声宛若其间;“供销社”与大队部相连,砖垒的柜台上排着数个装着散酒、酱油和醋的大肚坛,内间的土案上放着几匹蓝印土布和大花布是物质匮乏时代的奢侈品;“大食堂”里的方桌条凳透着质朴,墙上的贴画带着鲜明的时代印痕。在复原的公共食堂吃一顿徐州“八大碗”,定添知青忆旧、老同学聚会的别样情致;福达农庄的“知青文化馆”,以详实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了知青们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过往。目前文化馆展品还在不断地向社会征集、充实,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 生态文明的日常渗透 驶出福达农庄生活区的南大门便进入了生态园,园区内观光、采摘、游玩等各区域错落有致,郁郁葱葱的杨树林、银杏树和成片的桑园尽收眼底。 利用矿区塌陷水域、原场区自然资源及依山傍水的优势,在政府各个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福达生态园通过数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形成一个以生态环保、垂钓游玩、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园区内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突出有机、生态、健康的农业产品,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同时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这里的蚕种繁育基地也是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实验基地,学生们可以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还能亲身体验制作蚕丝被;农庄里种植有桑果、葡萄、西瓜、苹果、樱桃等十余个优良品种,初夏正值桑果采摘季,满树红红紫紫的桑葚让人垂涎,园区自酿的桑葚酒为家庭聚会、自助烧烤增添雅趣;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游人还可以租种菜地自己管理,既陶冶家人孩子的情操,又增长农业知识。 特色小镇的大局视野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点创建一批新型中心镇(小城市)、特色小镇、新型社区(美丽乡村)。作为徐州首批特色小镇示范点,徐州雨润农产品特色小镇彰显了产业+人文+旅游的鲜明特征。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谋划着一盘大棋: 通过将农产品交易、农业景观、田园风光、桑蚕养殖有机整合,构建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垂钓、果蔬采摘、生态养殖为一体,历史穿越与田园景色交相辉映,徐州最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示范园,为市民打造健康的度假生活方式。 徐州雨润入驻徐州几年来,集产、城、生态、旅游、会展、电商等业态的建设运营和新经济形态,形成了拓展新业态多元发展聚能互补。雨润新城成为徐州西区的门户标志,邻里中心开辟了新型社区一站式家居配套之先河,全球采购中心作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菜篮子,已经初步发挥了区域中心集聚和辐射功能。可以预见,雨润农产品特色小镇将会对西部区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头作用。5月28日福达生态农庄面向社会征询意见,既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掀开了事业发展的又一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