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 民间美食来助阵
《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
夏天应该是多姿多彩、充满欢乐,但持续多日的高温,热辣的天气简直令人无法忍受。在吃着西瓜,吹着空调的间隙,迎来了《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的热播。作为一档“接地气”的节目,它综合了综艺、晚会乃至于真人秀等多元素的大型电视竞演节目,是一档没有明星的明星节目。节目中各城市竞相推介了自家的美食佳宴,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简直受不了啊!但毕竟节目时长有限,相信对于众多吃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小编为各位看官奉上一大波的山西美食,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一、临汾VS太原
临汾VS太原
头脑
头脑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清真小吃,是一种滋补汤状食品,相传为清代学者傅山为孝敬其母所发明,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与头脑搭配的主食有烧饼、烧麦等。头脑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强身壮体、延年益寿的作用。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牛肉丸子面
牛肉丸子面
临汾牛肉丸子面用一个字概括--“辣”,用两个字概括是“香辣”。在山西省临汾市区的大街小巷,牛肉丸子面开一家火一家,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牛肉丸子面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临汾白荣祥首创,汤料是清真饮食的风格,与传统的山西面食有了些差异。做汤时,首先需要浓郁的骨汤作为底料,然后佐以五香粉放入其中,再放入辣椒粉。丸子和牛肉是两个分别独立的概念,并非想象中的把牛肉做成手打牛肉丸。一种无法言说的辛辣,属于晋南独特的味道。在上丸子面之前店家会给每人一碗免费的黄色汁水,据说可以祛火。临汾的牛肉丸子面比较有名的有老白家、小芳、白老三等,一家家店中,滋味各有不同。
二、运城VS忻州
运城VS忻州
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有着山西“饼点之王”的美誉。煮饼是一种油炸的点心,始于清代。相传康熙皇帝巡行路经闻喜时,闻喜官绅遍选名师治宴。席间,皇上觉得其他佳肴淡而无味,唯有煮饼滋味独特,赐名煮饼,于是康熙皇帝命名的闻喜煮饼就此名声大噪并流传至今。闻喜煮饼形似圆月,外皮粘满白芝麻,掰开两半,外皮可拉出3-6cm的一窝金丝,吃到嘴里,酥沙松软,甜而不腻,越吃越香。闻喜煮饼至今仍是老少皆宜的一种大众食品,在双合成等饼店都很常见。
莜面栲栳
莜面栲栳
莜面栲栳也叫“莜面窝窝”,是山西高寒地区尤其是忻州地区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民间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便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三、朔州VS阳泉
朔州VS阳泉
右玉熏鸡
右玉熏鸡
右玉熏鸡是山西传统的汉族名吃。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十分鲜美,易于保存。右玉县是山西著名的优良鸡种。右玉边鸡是国内著名的优良鸡种之一,这种鸡,生长快,肉质极其鲜美,是烹制鸡肴的上乘原料。边鸡是优良的肉蛋兼用型鸡种。因右玉县地处外长城脚下,当地人习惯称长城为“边墙”。于是,把这种生长在长城脚下的优种鸡叫边鸡。边鸡的起源至今尚未见到史实记载.据民间相传,该鸡系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约公元1750年左右)在原绥东四旗(今乌兰察布盟一带)进行垦殖时,自奉天府(今辽宁)带来的大骨鸡,经长期风土驯化,逐渐繁衍扩大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的品种。
盂县枣介糕
盂县枣介糕
枣介糕是山西盂县家喻户晓的糕类美食。以其美味和特色,营养已成为盂县美食的代表之一,是外地人到盂县必须品尝的盂县地道美食。过去,这种美食只在婚宴上才出现。每逢结婚这样的大喜事,饭桌上,缺少不了这一道美食! 枣介糕是用黄米面和枣做的,过程简单却难以拿捏,所以说想要做好枣介糕是一门很深的技术。一般的老师傅经过几十载的摸索,才能掌握火候,拿捏好和面的“度”。盂县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中,巧妙地把黄米和枣两种营养丰富的食材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这枣介糕。其养生保健功效值得现代人重视。枣介糕和年糕相似,而但是主料不一样。枣介糕是用黄米面做的,而年糕是用江米面(糯米面粉)做的。枣介糕必须趁热吃,否则以其精到,夹到嘴里是十分不易的。
四、晋中VS晋城
晋中VS晋城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风味独特、久负盛名的平遥牛肉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亚洲各国。据传清朝末年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将其定为皇宫贡品。平遥牛肉,传统制作工艺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等,都十分讲究。所产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久食扶胃健脾,老少皆宜。
高平十大碗
高平十大碗
高平十大碗”又名“长平水席”,为现存世最早、最系统的中华美食,成形于公元前262年的长平之战之后。水席是我国古老的名筵之一,又分长平水席和洛阳水席,据记载,洛阳水席来源于高平十大碗。一碗一味,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其做工用料质量味道色彩在我看来不比“大菜”差。“十大碗”做工十分精细讲究。选一头上好的肥猪,杀洗过后,厨师把鲜嫩的猪肉分成三六九等,开始耍刀工精雕细作。瘦肉切成一条条,用于做“铬桃肉”;肥肉用刀削成一片片,做“水白肉”;猪肚猪肠等也全都派上了用场。
五、长治VS吕梁
长治VS吕梁
上党腊驴肉
上党腊驴肉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在清嘉庆年间就已成为皇室贡品。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
柳林碗托
柳林碗托
碗饦是山西颇有故事的地方风味小吃。“饦”为古代面食的称谓。碗饦,就是以碗蒸制的一种面食。碗饦以山西柳林、平遥、保德三地最为有名。西晋初年,匈奴人内迁,匈奴贵族刘渊打起了反晋旗号,从离石派大将石勒进攻西晋都城洛阳,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石勒军粮不足,派兵四处购粮,购回的粮食多为荞麦。粮食紧缺,兵士只能把荞麦磨碎熬粥喝。一次几个士兵外出回来晚了,荞面粥已冷却成块,饥饿的士兵把荞面块切成条,随便撒了些盐,吃着味道还不错。这个意外发现让他们很欣喜,于是他们特意把荞面切成长条,调以盐、醋、蒜泥,给石勒端去。次日厨房做好,军士饱餐一顿,精神大振。百姓尝后也觉得新奇,模仿着去做,从此柳林有了吃荞面碗饦的食俗,千年不衰。
除此之外,山西的美食还有许许多多,如大同的兔头、浑源凉粉、忻州的瓦酥、五台的豆腐丸子、藏山的小酥肉等,小编就不一一细数了。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不妨来山西各地转转,来一场“饕餮盛宴”之旅。人说山西好风光,给你一个来山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