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九寨沟震区7.1万滞留人员已撤离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8-11

 

军队武警医疗专家悉数到位 全国各地救援力量驰援灾区

九寨沟震区7.1万滞留人员已撤离

原标题:九寨沟震区7.1万滞留人员已撤离

  第77集团军某旅官兵在九寨沟诺日朗中心站集结,准备出发开展救援行动。新华社发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救灾赈济项目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杨苏(左)和闫一兵乘机奔赴灾区。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武警部队官兵护送伤员上直升机。

  灾情提要

  截至10日12时

  九寨沟7.0级地震已致

  20人死亡

  431人受伤

  其中18人重伤

  约7.1万人转移

  灾难面前,全国各地纷纷驰援灾区,国家医疗专家组抵达后立刻对伤员展开手术治疗、武警交通队紧急开展道路抢险疏通、第77集团军出动地面空中力量搜救被困群众……

  公安部交管局表示,震区7万余名滞留人员目前已得到安全疏散。

  救灾

  转移安置灾险排查加速

  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发生后,各方聚力前行,地震灾区道路交通、转移安置、灾险排查等工作加快推进。

  九寨沟灾区道路秩序井然,车辆畅通有序。据四川省公安厅统计,截至10日13时,阿坝州公安交警部门已累计向松潘、广元、平武、甘肃文县方向转移疏散滞留车辆13116辆,转移游客、务工人员约7.1万人。据阿坝州民政部门初步统计,截至10日16时,转移安置震区当地群众9000多人。

  来自四川省政府新闻办的消息,九寨沟全县范围内排查复核原有隐患点227处,有变形加剧隐患点9处,发现新增隐患点33处,巡排查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震后高分辨率影像到位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成功获取首批九寨沟地震灾区震后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并在第一时间赶制出影像图用于应急救灾指挥决策和灾情分析评估,其中无人机影像分辨率最高达到0.16米。

  记者10日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连夜组织19名专业测绘技术人员携带5架无人机和通讯设备、测量设备等奔赴灾区。9日19时,测绘无人机分队2架无人机成功获取灾区漳扎镇附近高分辨率影像。

  灾区震后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经过处理后,通过与灾区震前影像的对比,可以准确地对灾区房屋破坏、道路损毁等受灾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工作。目前,这批影像图已紧急送至国家和四川有关救灾部门,用于指挥决策和抢险救灾。

  保障

  县城内市场供应基本稳定

  地震发生后,武警交通部队迅速响应,从绵阳、成都、北京等地调集386名官兵、122台套道路抢通装备,前往灾区进行道路抢通保通工作。同时在九寨沟县城内,工商部门迅速行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九寨沟县工商、质量技术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成立4个应急保障工作组,动员九寨沟县境内的超市、餐饮店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正常营业,最大程度保障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对县内特种设备安全进行全面排查。

  目前,县城内绝大多数超市和餐饮店都处于开门营业状态,市场供应基本稳定。

  特写

  “生命通道”的救援

  见到李定勇时,他已经30多个小时没有合过眼了,黝黑的脸显得有些疲惫。

  李定勇今年30岁,是松潘县武装部的职工,该县城距离震区约80公里,离九寨黄龙机场约30公里。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机场到灾区的301省道多处塌方,通行受阻,有游客被困。李定勇和70多名战友接到命令,立即前往疏通转运游客的“生命通道”。

  “当时省道附近有一个旅游村,大约有40多名游客,我们在附近救出了几名伤员。”他说,在村子附近的道路上还有两辆已被巨石砸得变形的旅游大巴。“我们小心地进入已被压得不成形的大巴,希望能救出游客。”进入大巴的那一刻,李定勇的心揪了起来。他和战友们最后从大巴里背出了两具遇难游客的遗体。

  和李定勇一样,四川阿坝特警二大队的大队长马悌也是此次九寨沟地震的救援力量之一。地震发生后,33岁的马悌与80余名战友从阿坝的马尔康镇出发,前往震区解救被困的游客。

  在通往震区的301省道上,马悌和战友们在一个酒店附近的林场发现了150多名被困的游客,其中两人重伤,八人轻伤。由于地震导致附近的通讯中断,无法与外界联络,大部分人的情绪都十分焦躁不安。

  “我们把游客分成30人一批,每五分钟带一批从林场出来,越过一系列塌方体,最终到达转运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所有旅客都被成功转运。

  “很感激我们的武警战士!”一名被救的游客激动地说,“他们把我们一个个背出来,给我们伤员喂水喂饭,他们围成人墙让我们通过塌方的地方,没有他们,我们不知道怎么走出来!”

  马悌说,转运过程中他最难忘的是战友之间的团结、不放弃的精神。“中途我的脚崴了三次,每一次战友们都在左右搀扶着我走,在大灾难面前,我们军人展现了齐心协力不放弃的精神!”

  (综合新华社电)

  驰援

  北京专家连夜救治伤员

  本报讯(记者 刘欢)昨天一早,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一位18岁的姑娘已经能稍微活动一下受伤的小腿了。就在前一晚的手术前,她还陷在腿露白骨的创伤和惊恐之中。这是国家专家组抵达绵阳后进行的首台骨科手术,主刀的是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骨科副主任医师吴奉梁。

  地震发生后,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北京多名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救援。吴奉梁和危重医学科的同事李强于前天下午到达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这里,是距离地震中心九寨沟镇最近的一家大型综合医院,也是此次地震伤员的救治中心医院。

  吴奉梁他们到达时,第一批四名伤者刚刚被送至绵阳市中心医院。吴奉梁放下行囊,迅速投入战斗。伤者为三女一男,主要是骨伤,受伤原因是跳车逃生和被倒塌的墙体砸伤所致。其中有两名患者是骨盆骨折;另外两人是胫腓骨和踝骨骨折,其中一名18岁的西安女孩是到九寨沟旅游的游客,地震时被倒塌的墙体砸伤了小腿。接诊时,吴医生看到,女孩小腿上有一块皮肉已经没有了,露出了骨头。“像这种开放性的伤口,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吴奉梁说。

  当晚8点半,吴奉梁就紧急为女孩安排了手术,对女孩受伤的软组织进行清创后,对外侧小腿腓骨骨折和内踝骨折分别做了固定。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女孩的手术顺利完成。

  还没等吴奉梁松一口气,另一位小腿多段胫腓骨骨折的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软组织肿胀,吴奉梁马上开始了另一台手术。连续两台手术做完,已是夜里11点多。凌晨时分,第二批伤员送到,吴奉梁又立即投入到了工作中。

  “绵阳市中心医院此前已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在抢救流程和科室协同方面非常有经验,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可以说是非常及时、高效。”吴奉梁说。与记者简短通话过后,吴奉梁再次回到患者身边。而此时,灾区的伤者还在陆续被送往他所驻守的绵阳市中心医院……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