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融合新使命 争做出彩文旅人
——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全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定方向、明路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务实高效 |
□本报记者刘春香温小娟
“我们要在融合中发展,发展中融合,等不得,慢不起,必须立即行动,全力推进融合!”1月23日,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文化和旅游厅掷地有声,定下文旅融合发展大方向,给出融合发展新路径。
会议对2018年工作进行总结,对2019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就党建和文旅融合方向等方面工作进行安排、厅长姜继鼎作工作报告,对艺术生产创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旅转型升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对外交流合作等重点工作,一一给出答案,汇出发展蓝图。会议透露,将重点抓好出彩河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论坛、“三山”生态旅游乐活节、河南文创大赛等活动及赛事。
会议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文化和旅游厅长会议精神,来自河南博物院和郑州、洛阳、许昌、新县的代表分别就品牌打造、全局谋划、融合发展、产业升级和全域旅游等进行了经验交流。
2018·努力奔跑捷报频传
2018年11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建,“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作为文化大省,河南文旅融合发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文化厚重、景区众多,全省1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化类占11个。文物单位、非遗项目在全省星罗棋布。怎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为河南文旅融合发展面对的首要问题。2018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喜人态势,捷报频传: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重大文艺活动成功举办,《焦裕禄》《红旗渠》《蔡文姬》《小马过河》《大山的儿子》《我是发明家》等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或展演,村综合中心建成率达到85.13%,组织“舞台艺术送基层”等演出和展览活动4万多场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项目中河南入选5项,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在河南召开了“戏曲进乡村”现场会。文化和旅游部推广了河南智慧旅游发展经验。组织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推广活动83项,“新县实践”发展旅游经验走向全国。
“河南是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感受文化肯定要来河南了。”在香港游客朱先生的计划里,河南是必须打卡之地。不少游客反映,如今,河南的文化味儿更足了,年味儿更浓了,可看可游的地方也更多了。河南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这些依托文化形成的景区,如今也非常时尚动感,能体验的环节很多。
以“中原崛起”“出彩河南”为牵引,降低文化和旅游门槛,让群众进得来、多参与、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河南文旅融合的奋斗动力。
2018·数说文旅硕果累累
全省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由37家增加到53家,位居全国前列。我省4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认定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传习馆80个。
坚持“抓县推市、县上突破”,全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全省布局郑州、焦作、济源3个市和修武、林州等23个县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重点推动新县、栾川等8个县,中下共同发力、点线面一体推动。争取到文化和旅游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项目补助资金2400万元,裸心季、张艺谋《印象太极》、少林功夫小镇等一批项目落户河南。在郑州市大都市时尚休闲旅游圈布局了36个项目,总投资达1114亿元。
全省118个自驾车露营地建设有序推进,将形成网络化布局。许昌市神垕古镇等19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在建旅游项目共544个。
积极把中国功夫打造成继长城、熊猫之后的第三张中国旅游名片,推出了黄河丝路游、中华古都游、中国功夫体验游、中原山水游等四条“中华源”国际精品线路。
打造30个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精品民宿、认定了首批55家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创建15家河南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1家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
广泛开展“文艺院团千戏送千村扶贫行动”“文化工作者千人进千村扶贫行动”“民营文化企业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和“十百千万工程”,文化和旅游扶贫、援疆工作成效显著。
2019·文旅新时代产业再升级
文化具有“凝魂聚力”之长,旅游具有“近悦远来”之效,文旅融合基础条件河南最佳。文旅融合,朝哪个方向融合?从哪里入手融合?河南文化和旅游厅在本次会议上都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围绕什么方向融?
服务全省工作大局
开放、乡村振兴、扶贫、百城提质是重点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高质量,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文旅融合的基本目标。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布局,是文旅融合的正确方向。
服务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海、陆、空、网四维一体“丝绸之路”,在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宣传推介河南文化和旅游。全力叫响“中华源·老家河南”品牌,重点推介河南的历史文化、根亲文化、功夫文化、戏曲文化、汉字文化等,不断增强河南文化和旅游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格局。
服务乡村振兴
把文化振兴贯穿乡村振兴的全过程。2019年每个地市都要选取一定村落进行试点,对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支持发展乡土味浓厚的民俗文化。对文化基础薄弱的乡村,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改变乡村精神文化面貌为重点,提振人气,增添活力。
服务脱贫攻坚
让“千企帮千村、千戏送千村、千人进千村”文化扶贫工程,“十百千万”旅游扶贫工程,成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主力。发动文艺工作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风,推出一批反映脱贫攻坚生动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服务百城提质
加强以文化城工作考核等,将文化元素、旅游创意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利用各个方面,与城市建设同谋划、同布局、同推进,每个城市要有独特文化地标、有特色玩赏去处;精选戏曲、美术、书法、诗词、民俗、雕塑等与城市特点相契合的文化艺术形式,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在动静结合中提升城市品位。
怎么融?往哪儿融?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向文化和旅游领域传导,文化和旅游消费渐趋理性。面临这一形势任务,“转”是必须,“升”是趋势。全面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大古都率先发力功夫、豫剧、瓷器将成招牌
八大古都,河南有4个。因此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大古都要乘势而上,率先发力。从行业上看,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功夫,以豫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汝瓷、钧瓷为代表的瓷器文化等,要成为我省的金字招牌。
另外,河南的文物、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处于中国的前列,要在展演展示上下功夫,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活化利用,使其融入生活,进入民宿。山水景区要用文化滋养,提高品位,文化景区要做市场。只有通过创新、创意,打造出新的文旅产品,才能体现出文旅融合。
智慧数字应打头阵民宿、宣传、项目争先进位
智慧旅游、数字文化走在前。加紧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网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推出一批钻石级智慧景区和智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
民宿发展争最快。民宿是发展全域旅游的突破口,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择优培育,评定一批金宿级、银宿级旅游民宿。在30个重点县,选择100个乡村,新运营100个民宿品牌。
文旅项目争最优。找准文旅结合点,推动文化创意、文化活动、演艺精品、文化体验、专家学者进景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品牌宣传争最好。坚持全省统筹、区域协调、地市联动,将宣传效果最大化。
公共服务保障民生持续扩大中原文明影响力
办好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是惠民利民的务实之举。按照规划,今年年内将实现全省农村(社区)村级基层文化中心全覆盖,让基层百姓开展文化活动有场所;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年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387座;推出惠及千万民众的“万场大戏免费看”民生工程,持续开展“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百城万场”“出彩河南人”“全民阅读”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5个旅游扶贫示范县,5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20个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推出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新创一批优秀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作品。新创话剧《兵团》、豫剧《重上太行山》《南水迢迢》等舞台艺术剧目,重点加工提高豫剧《重渡沟》、话剧《焦裕禄》、舞剧《精忠报国》等舞台艺术作品;继续开展脱贫攻坚题材文艺创作以及援疆剧目创作。同时,全力组织好参加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选、第12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艺术赛事、展演展览活动。
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实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项目研究。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探索省级大遗址公园建设。继续推进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支持洛阳等地大运河博物馆建设。研究规划中原地区博物馆体系,打造华夏文明核心区展示平台。建成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施隋唐洛阳城、宋都古城等一批保护利用项目。推进中原考古博物院建设以及河南博物院维修改造提升工作。组织好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活动,启动筹备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活动,扩大中原文明影响力。
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展示展演工作。完善“太极拳”项目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本;做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工作;完成宝丰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审批工作,积极推动我省申报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此外,还将大力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确保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深化文化旅游对外和港澳台交流,讲好河南故事、中国故事,努力提高河南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融的举措有哪些?
支持文旅融合,服务转型发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是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筹备召开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二是促进消费和培育新型业态
继续做好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河洛文化大集、开封菊花文化节、云台山国际旅游节、三门峡黄河旅游节、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等节会相关工作,大力培育基于数字、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多种高新技术应用的新兴文化业态,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将组织对100名高端文化创意人才进行培训和实操,组织开展各地市城市文化礼品创意大赛,通过大赛推出200种优秀文创产品,打造河南文创品牌。
三是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推进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一期、只有河南·戏之国、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许昌曹魏古城、陈家沟太极文化产业园等文旅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评选命名30家“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
四是强化投融资体系和平台建设
拟与省商务厅联合承办“2019河南生态旅游招商暨文旅产业项目洽谈会”,并举办“河南省首届国际民宿投资大会”。
五是发展全域旅游
抓县推市,县上突破,出台支持民宿发展的意见,制订我省民宿的标准。将在全省范围内评定400家服务优质、设施完备的金宿级、银宿级旅游民宿。
六是推进智慧旅游、数字文化
建立全省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出台《河南省钻级智慧景区评价标准》,全面推进A级景区的智慧化改造,力争在2019年实现4A级以上景区的智慧化改造。启动河南华游全域全息信息平台,建设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
小目标节节高
8120亿元
201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7.86亿人次,同比增长18.15%;实现旅游收入8120亿元,同比增长20.28%
9362亿元
2019年:计划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8.9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4%
10000亿元
2020年:省“十三五”规划提出,文化产业要争取成为支柱性产业;《旅游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到9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0亿元,进入全国旅游“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