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徐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 “非遗购物节”展演展示活动丰富多彩
|
||
|
||
|
||
|
||
|
||
|
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6月13日上午,2020年徐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展演展示活动在徐州博物馆启动。活动旨在普及宣传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配合我市“缤纷文旅 共享生活”夏韵季特色文化旅游活动。 徐州博物馆自今年3月面向社会征集抗疫档案,共收到120余件来自徐州抗疫一线的见证物。活动中,徐州援鄂医生代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副院长李海泉和呼吸科副主任杜永亮向徐州博物馆捐赠了矿总医院驰援武汉的集体请战书、徐州援鄂党支部决议、党旗等9件原物。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表示,抗疫档案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见证,博物馆将永久珍藏,将最美逆行者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设于徐博乾隆行宫院内的非遗项目展示展销涵盖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类近40项国家级、省、市、区级非遗项目。为期三天的“非遗集市”从早上9时持续到晚上9时。13日这天一大早,徐州香包、下邳蒲扇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带着各自的产品在乾隆行宫的走廊、亭台设下摊位,市文广旅局的对口帮扶单位沛县河口镇共和村带来了新近投产的牛蒡制品。园林中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吸引了市民围观采购。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徐州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省级非遗项目68个、市级非遗项目159个,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9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非遗保护责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推进徐州文化强市建设。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江苏柳琴戏、徐州唢呐等名家文艺表演,发布了徐州博物馆青少年研学旅游的5条线路,推荐优秀青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参加,全程免费。 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近年来顺应文旅融合发展态势,深度挖掘馆藏文物元素,围绕“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徐州故事”,推出了一系列线上传播项目。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两馆“博物馆里说徐州 ”“汉画像石话徐州”汉文化数字传播成果,放映了纪录片《大汉气象》、微视频动画片《文物带你回两汉》《“博物馆里说徐州”》官方抖音,以汉代精品文物为载体的视频、动画深度阐述徐州汉文化,新颖的形式让观众耳目一新。 《博物馆里说徐州》是徐州博物馆官方抖音号发布的“两汉文化”系列专辑,以文物勾连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讲述丰厚悠久的徐州文化,内容涉及两汉文化研学、文博系列活动、文物珍品展现,一经推出,即以独特的视角、创意的视频博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汉画像石话徐州》是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一款线上线下系列宣传展示,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上解读汉画像石,每期介绍一个形象或者主题,并将“话”变为“画”,在每期推荐的原型上加工创造出汉画像石绘画作品分享给观众。 《徐州宝藏》是一档融媒体音频产品,每集5分钟,精心挑选了代表徐州历史文化的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播徐州两汉文化,在徐州博物馆官微等发布,迄今已制作完成100期,曾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传媒+新技术”最佳推荐案例等奖项。 《大汉气象》文物专题纪录片紧紧围绕徐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通过对文物的详细分解,与当下民间生活有机联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疫情期间助力徐州博物馆在闭馆和限制参观人数的时期,也能发挥好公共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文物带你回两汉》青少年V讲堂项目服务于青少年群体,以徐州博物馆馆藏汉代文物为核心,以动漫、视频、书籍、表情包、有声小说、3D数字影像等媒体表现手段,原型创作“哼哈两汉”IP 动画形象,通过动漫人物讲解文物,并通过MCN融媒体运作模式进行全网传播推广,让文物“活”起来,让汉文化“火”起来。 《徐州博物馆云课堂》深度挖掘徐州历史文化内涵,在徐博官微等线上推出“古彭寻踪”、“宅家也能游世界”、汉风“微”语等系列微课。其中云教育课堂AR系列社教读本甄选馆藏精品文物金缕玉衣、玉龙和乐舞俑,通过图文并茂的界面、寓教于乐的AR动画等形式,丰富社教活动的趣味性与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