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考古学视野下的徐州汉文化遗产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文/刘照建  时间:2020-10-16
 
  联合国官员参观徐州汉文化景区。徐报融媒记者 孙井贤 摄
  汉俑。
  汉俑。
  汉画像石。
 

  ◎文/刘照建

  ■编者按

  为凝练汉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鲜明特色,提升徐州汉文化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助推世界级汉文化传承与旅游目的地建设,更好地为中国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徐州力量,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汉文化论坛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我市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两汉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重要的软实力。秦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明清文化看北京。400多年两汉文化,在徐州留下了恢弘灿烂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本期特刊,让我们一起来盘点那些我们身边被熟视无睹又在文明进程中熠熠闪光的徐州汉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大汉王朝的发祥地,两汉400年间,留下丰厚的汉代文化遗存,近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努力,在徐州发掘近3000座汉墓,出土数万件汉代文物,将汉代徐州全方位呈现。

  徐州市以汉代文物资源为依托,建立了一批汉文化景点,旅游部门为扩大影响,提出“两汉文化看徐州”宣传语,徐州汉文化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结合汉代徐州发达的社会背景,以考古出土的汉代文物为视角,展示徐州两汉文化的盛况,本文告诉您,当我们在说“两汉文化看徐州”的时候,我们要看些什么。

  徐州汉文化

  高度发达的历史背景

  徐州历史悠久,自古为九州之一,秦始皇建立中央帝国,始设彭城县。秦末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全国,这里是风云激荡的中心,西楚霸王项羽叱咤风云,号令天下,定都彭城。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最终战胜敌手,建立大汉帝国,公元前201年将这块战略要地分封给其弟刘交。东汉时期,这里又封为楚国,后封为彭城国、下邳国。两汉400余年,先后有20余位诸侯王分封徐州,这一地区受到汉王朝的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

  但是,两汉时期全国范围内诸侯王国众多,徐州地区基本的政治生态与之相同,这不是汉代徐州能够高度发达的原因,使其发达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则是刘邦起兵和刘交被封。

  ●刘邦起兵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起兵之地,现在徐州由5区5县(市)组成,属县包括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和新沂市,刘邦就是丰县中阳里人,曾任泗水亭长,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中国第一个强盛而统一的封建帝国——大汉王朝就是从这里出发,登上了历史舞台。

  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是汉族,书写的是汉字,交谈的是汉语,都与汉朝有着剪不断的关系。一个“汉”字,早已融化在亿万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成为一个民族最为醒目的图腾。汉高祖刘邦和一班文武大臣从徐州走上历史舞台,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和徐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交被封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家,是其起兵之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地的稳定对于东方乃至全国具有重要意义。刘邦封其弟刘交为西汉楚国第一代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管辖区域大致与今天淮海经济区相当。

  刘交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治理楚国期间,在政治上建立了完善的职官制度,重用申公等贤达管理楚国事务,楚国进入规范良性的发展轨道。在经济上按照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采取系列措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楚国经济驶入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刘交个人修养极高,“好书,多才艺”,多年推崇、倡导儒家之学,在楚元王刘交的影响带动下,楚国儒学渐呈繁盛之势,很快成为全国儒学的核心地区。

  西汉楚国辉煌发展近半个世纪,在汉初一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汉代彭城成为东方大都会,西汉楚国成为东方重要封国,经济实力强大,政治地位特殊。

  徐州地区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北交流的要冲,既有黄淮平原的地缘优势,又有刘邦故里的人和之利,加之始封楚王刘交的有效治理、之后历代诸王的努力,汉代徐州持续向前发展,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徐州两汉文化。

  徐州汉墓

  本身就是世界级文物

  近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努力,徐州先后发掘汉代墓葬近3000座,既有大型王级陵墓,也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墓葬,墓葬形制多样,有大型横穴崖洞墓、小型竖穴崖洞墓、竖穴土坑墓、横穴砖室墓、画像石墓、黄肠题凑墓,其中以大型横穴崖洞墓最有特色。

  大型崖洞墓即是文献记载的“因山为葬”的埋葬方式,目前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皆有发现,这批大型崖洞墓的材料对于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崖洞墓数量多而丰富

  在徐州地区发现大型崖洞墓数量最多,均分布于徐州周围的山上,累计已有8处20座楚王(后)汉墓,占全国已发现大型崖洞墓数量的一半以上。这些崖洞墓除楚王山汉墓未经发掘,其余皆经过正式或非正式发掘。

  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产生时间早,延续时间长,个体建筑风格与建筑特点无一雷同,且集中分布于徐州地区,为全国所仅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通过对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的研究,能够揭示西汉大型崖洞墓的丰富文化内涵。

  中国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流行竖穴土坑墓,直到西汉楚王才开始使用“因其山,不起坟”的崖洞墓,徐州地区发现发掘的楚王汉墓,既充分满足当时“深埋厚藏”的防盗要求,又极尽模仿地面建筑之能事,因此一经出现,便受到广泛认同,并迅速被全国各地诸侯王所袭用。

  文献记载表明,第一代楚王刘交卒于公元前179年,第二代楚王刘郢客死于公元前175年,第三代楚王刘戊公元前154年兵败自杀,这三代楚王比山东鲁王、河南梁王、河北中山靖王的时代均早,所以横穴崖洞墓是首先兴起于徐州地区然后再向全国传播的,对汉代及其以后陵墓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墓室布局巧妙有匠心

  按照汉代制度,诸侯有封地者,死后葬于封地,楚国十二代楚王皆封于楚,都彭城,因此这些楚王应该葬于楚地范围内,因此徐州地区崖洞墓延续时间最长,从汉初一直延续至汉末,是我国汉代诸侯王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系列。

  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功能完善齐全,墓室布局巧妙,在没有现代施工机械条件下,仅仅凭借匠人手中锤子和錾子凿刻而成,这是汉代先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体现汉代建筑技术的高度发达。

  位于徐州市金山桥开发区内的驮篮山汉墓,规模恢弘壮观,结构奇特,被考古学者喻为“崖洞墓典范之作”,墓道凿山落差最深达16米以上,墓室布局疏密有致,有前室、后室、厕所、浴间等,真实体现汉墓建筑“前堂后室”“前朝后寝”的布局特点,且墓室内防盗机关设置巧妙,防排水系统完备,整个墓葬是楚王生前华丽的宫殿建筑的缩影。

  另外,楚王墓在设计手法上也富于多变,平面布局的处理手法十分成熟,北洞山楚王墓墓室主体呈轴对称分布,但在主体洞室的左前方出现一大片附属建筑,打破早期楚王墓皆以轴对称布局的方式,而且建筑采用几个平面逐次降低的设计方法,使这组庞大的地下建筑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了解和研究两汉历史

  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开凿最为精美,形制最为复杂,代表崖洞墓建筑的最高成就,可作为西汉墓葬建筑的杰出范例,已达到世界遗产相应水平。长期从事世界遗产——秦兵马俑研究的袁仲一先生曾说“(徐州汉墓)本身就是世界级文物”,奥地利雷欧本市博物馆琼泰斯馆长面对徐州汉墓也感叹“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在中国百年百项考古重大发现评比中,徐州汉墓也名列其中。这些评价都体现了社会各方面对徐州汉墓价值的高度认同。

  徐州楚王陵墓的发现发掘,对于复原研究西汉楚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楚王陵墓制式独特,形成完整序列,出土文物精美,反映汉代徐州的风俗理念、礼仪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当文献记载不足和地面文物无存的时候,埋葬在地下的楚王陵墓为后人了解汉代徐州开辟了便捷之门。

  徐州汉代文物

  在全国的地位

  徐州汉代墓葬不但本身构造引人注目,而且墓内出土的玉器、玺印封泥、铜镜、陶俑(兵马俑)和汉画像石等各类文物,其数量、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尤其是汉玉、玺印封泥和汉画像石更是享誉世界。

  ●玉葬于墓是特色

  徐州地区出土汉代玉器种类繁多,按照玉器的社会功能、形制和用途,可分为礼仪用玉、丧葬用玉、装饰用玉、生活用玉四大类,其中,礼仪用玉数量较少,装饰用玉有单体珮和组玉珮,殓葬用玉是徐州汉玉中的大宗,生活用玉多样。各种形制不同的玉器从埋藏空间而言,都出土于徐州地区的汉墓中,“玉葬于墓”是徐州汉玉的显著地域特色。

  与全国各地汉墓出土玉器情况横向比较,徐州地区的汉代玉器全国最好、数量最多、种类最全,一些器形如双联玉管、蟠龙玉珮、刖形玉饰均是孤品玉器。狮子山楚王陵一座墓出土玉器200余件,几乎涵盖汉代出土玉器的各个方面,因此徐州地区汉玉是代表汉代最高水平,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又一座高峰。目前徐州博物馆是汉玉收藏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天工汉玉展厅所展出的汉玉种类繁多,质量精美。

  ●出土玺印封泥多

  徐州汉墓出土玺印封泥较多,从楚王大墓到平民小墓均有发现,到目前为止,初步统计总数不低于5000枚。1995年发掘的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印章240余枚,封泥80余枚。2004年开始发掘的土山汉墓封土中,出土封泥4500余枚。

  狮子山西汉楚王墓随葬印章为楚王属下职官之印,有学者认为这些放在墓中的官印代表的乃是诸侯王的官吏和国土,是诸侯王陵墓“百官藏”的具体表现。考虑汉初诸侯王享有官吏任免权,在“事死如生”的观念的支配下,完全可以多铸造一批印章放在自己的墓里,以满足死后的愿望,这应该是西汉初年诸侯治国在墓葬中的深刻反映。

  ●汉画集中分布地

  汉画像石在全国发现较多,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从清同治十一年(1872)时任徐州兵备道台吴世熊在沛县发现画像石开始,徐州汉画像石已有140多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截至目前,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收藏汉画像石1600余块,此外徐州还有原址建立的汉画像石墓陈列馆和其他文博单位以及民间藏家收藏的大量汉画像石,徐州市目前汉画像石的总数约2800余块,是目前国内收藏汉画像石最多的城市。

  徐州考古发掘的画像石与墓葬原生共存,墓葬保存完整,历史信息齐全,为汉画像石分期断代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徐州是考古发掘汉画像石墓最多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座科学发掘的汉画像石墓就是徐州的茅村汉画像石墓。徐州汉画像石是绘画与雕刻结合的艺术,构图饱满,形式多样,雕刻有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技法。“徐州汉画像石”已经成为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学研究范畴的专业学术名词。

  徐州两汉遗存的全国之最

  ●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是我国汉代诸侯王陵中保存最完整的系列。

  ●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的产生时间最早。

  ●徐州地区汉代玉器全国最好、数量最多、种类最全。

  ●徐州地区汉代玉器工艺代表汉代最高水平。

  ●徐州博物馆是汉玉收藏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徐州出土汉代玺印封泥5000余枚,全国最多。

  ●徐州是考古发掘汉画像石墓最多的地区。

  ●徐州存有汉画像石总数约2800余块,是目前国内收藏汉画像石最多的城市。

  ●徐州汉文化的典型性和完整性在全国无与伦比。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