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贷款 机会与陷阱并存
原标题:大学生网络贷款 机会与陷阱并存
漫画:福建师范大学 刘松岳
寒假伊始,贵州师范学院大三学生杨波就通过分期贷款平台贷到了5000元现金,用来支付她在广州旅游的费用。对于类似杨波的大学生而言,一次性支付数千元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现在每月只需还款500多元就能完成去旅游看海的愿望,让她觉得“很值得”。杨波告诉笔者,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通过向贷款平台借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据笔者统计,如今面向大学生贷款的平台有近百家。大致包括分期购物平台、单纯的P2P贷款平台,以及阿里、京东、苏宁等传统电商平台。寒假期间,众多分期贷款平台开始新一波的产品推广。或推出“借贷便利、五秒极速到账”的办理方式,或将利率降至0.99%,也有平台打出了最高可贷5000元的举措。
2016年1月,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分期贷款平台这一现象,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50余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77%的学生使用过网络分期贷款平台,其中77.33%的学生使用未满半年。办理流程中,84.86%的学生不愿提交父母电话。在贷款额度上,1000元以下的占40.7%,1000~2000元的占40.12%,仅有5.23%的同学贷款额度超过5000元。54.07%的学生每个月的还款额度为100~300元,而兼职打工、透支下个月生活费、省吃俭用则成为最主要的还款来源。
购物、旅游、创业成大学生分期贷款主因
张泽铭是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的学生。入学讲座上,学长学姐介绍着专业学习要用到的单反相机和电脑型号,不禁让他犯了愁。看着宿舍门上、楼道墙上张贴的“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零门槛,无抵押”各类借贷小广告……他认为分期付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是觉得自己都长大了,找父母一下子要那么多钱有些不好意思。”张泽铭说。在询问父母的意见后,他决定使用网络分期付款平台贷款购买笔记本电脑。
通过学长的推荐,张泽铭选择了一家较大型的分期平台。“一开始以为过程会比较繁琐,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蛮简单的。”张泽铭介绍。
虽然只需要填写一份分期付款申请表,但其中涉及的信息不少,除了身份证号、学号、一卡通信息、学信网账号这些证明申请人大学生身份的信息外,还要提交父母、室友、辅导员的基本信息甚至包括宿舍水电费的缴费凭证,紧接着会有后台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来进行询问与核对。随后,他需要将自己与身份证、学生证的合照上传到网站上,等待验证。简单几步,便可完成申请。据他回忆,申请分期的全部过程只需要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并且在线上完成。因为是首次申请,公司为新用户启动的免息福利,使得张泽铭每月只需要还款237元,这对他并不会造成多大的负担。
调查中,购买数码产品、衣服鞋帽、外出游玩成为大学生使用网络分期贷款的主要方向。除了利用网络分期贷款实现消费行为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开始利用它们的便利来完成自己的一些创业项目。
李海浪是宁夏大学大三学生。生活中,他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喜欢吃一家连锁店的凉皮,而学校周围尚无人经营,很多同学甚至专门跑到市区去吃一碗,他觉得这是商机。
为了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李海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录了分期贷款平台,注册成为该网站的会员。当天下午,他便接到了该平台在宁夏大学的代理打来的电话,主动提出在课余时间上门为他办理业务。
拍摄照片以及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后,李海浪将学信网账号和银行卡卡号同该平台进行绑定,在提交了父母和同学的联系方式后,又在代理的介绍下同该平台签订了电子合同,整个流程不到20分钟。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半小时后,他的支付宝中多出了15000元。
用这笔钱,李海浪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专卖凉皮的小店,生意很好。
对分期贷款的风险知之甚少让人忧
“家庭地址填身份证上的地址,其他地址填省份+学校+宿舍楼+房间号,每月零用钱填1500(元),家长和同学的名字及电话号码要如实填写。有工作单位的填工作单位,没工作单位的填个体经营……”半个月前,大三的学生胡月成了某网络分期贷款平台的校园代理,这是他们统一提供给学生客户的流程介绍。除此之外,他们还建议学生绑定指定银行的银行卡,因为“通过率高”。
“大学生假期没钱用的,可以来找我,利息很低!”为了显示自己“不骗人”,胡月将办理成功的业务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并对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做了模糊处理。同时还有一张“明码标价”的贷款表,上面显示:借1500元,1个月还清,总还款1527元,若6个月还清,总还款1596元,月还款266元,若12个月还清,总还款1680元,月还款140元……在这张表格里,申请人最多可借6000元。
胡月告诉笔者,一周内他大概做了十几单,大多是本校学生。校园代理们通过朋友圈和社交网站进行宣传,来咨询的学生不在少数,但问及违约责任的并不多。
“关于违约金的事我们上级代理也没告诉我们,学生也没人问。我们的任务就是拉单,至于烂账,那是公司的事。”胡月说。
大同大学彭帆也曾是一家互联网分期贷款平台的校园代理,吸纳客户、发放传单、贷款签约、发展代理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通常情况下,每成功签约一人他能得到10元的佣金,之后依据客户贷款金额的不同分别能拿到1%~3%不等的提成。据他介绍,如果是校园一级代理,每月收入能上万。
彭帆表示,发展人数及贷款金额同校园代理的收入直接挂钩,这就导致部分校园代理失去理智,为了自己的收入而去欺骗同学,诱导同学们进行分期贷款业务的办理。在他看来,有些平台的利息并不低,而且学生签署的协议里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如果不认真阅读根本无法理解,稍不留神就会吃亏。
以某平台官网给出的偿还金额来看,贷款5000元,分12月还清,每个月仅需偿还551元。当代理向学生介绍时,只会一直强调每月仅需偿还500多元就可以了,看起来很划算。实际上这笔贷款完成后,该学生总共需要支付6612元,折合贷款年利率为26%,而2015年央行给出的商业贷款一年期利率仅为4.35%。同时该学生还需支付保险手续费和灵活还款服务包费,在该平台宣传文本及合同中,这部分费用标示得并不清楚,不细看很难发现。
彭帆说他曾遇到一名大二的同学,因为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文本,对滞纳金部分并不了解,而产生了巨额滞纳金,导致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分期贷款官网上写明,若借款人未按时全额偿还每月还款额,则须根据逾期天数支付违约金。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因购买苹果6手机及其他消费,申请网上贷款。随后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其本金仅为3万元。
采访过程中,几位同学都提到:无论是借贷公司还是分期平台,都没有在用户申请分期时,主动、明确地告知逾期还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或者将要如何赔偿。这也让一些同学并不清楚拖延还款要负担多少,这也是一些学生借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原因之一。
如何理性面对网络分期贷款
在互联网分期贷款进入高校之前,各大银行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就曾因暴露风险、引发争议被叫停。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黎元生认为,大学生相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讲,可支配的钱少,但同时他们又是时尚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促进社会消费。对于学生来说,这样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很好地解决了金额不足与时间性的矛盾。对于商家来说,卖出商品实现盈利。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增加了市场的需求量,同时扩展了市场空间。
“但这种付款行为只能用于小型的、零散的消费,不能使其成为自己的累赘,否则便得不偿失了。”黎元生表示,只有金额较小、违约率较低的消费才适合这样的付款方式。对于创业贷款、学费支付等此类相对较大的支出,在使用网络借贷平台时要慎重。在他看来,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较小,创业本身就是一项风险投资,再加上网络借贷利率较高,如果不顺利,创业之路会更加艰辛。
同时,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康俊也表示,大学生网贷分期贷款这样一种方式,能给大学生的消费带来更多的机会,是具有一定的积极市场意义的。
康俊认为,之所以选择针对大学生,可能是商家在互联网金融市场里面切割出来的一个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学生有应对短期支付困难的需求,可能需要贷款。学生市场的规模足够大且可以进入,同时大学生贷款需要购买的对象就是那么一些主要类型。因此,这些网络平台以这些消费品的购买为场景,容易低成本地获得学生的参与。这个市场也是有利可图的,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会按期偿还,坏账率会比较低,分期付款这样一种模式的设计总会有利润可赚取。
关于网络信贷的未来发展,康俊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国家的监管肯定是会更加完善的,这些平台肯定需要将自身的发展置于更加规范的运行体系之中,更加明确自己在金融业务中的责任,比如保证学生的知情权等。其次,这些平台肯定要更加强调社会责任。比如,这样一种方式如何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去实现消费,而不是鼓励非理性消费。最后,这种平台肯定要考虑未来的商业模式设计。它的利润来源一定是多元的,比如商品销售收入,而不光是贷款的利息收入。”
康俊认为,网络信贷平台将来不可能只是一个单纯做网络分期付款的平台,它一定会考虑如何利用现在累积起来的大学生顾客群、以及累积起来的信用值去开辟新的商业模式。
关于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网络信贷,康俊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对各种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金融工具创新与实践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同时,应该注重在此过程中对自身正当利益的维护,增强风险意识、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坚持适度消费,坚决避免赶时髦、要面子的不合理超前消费。大学生一方面要看到这些互联网金融工具对自身消费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能分析和挖掘这些工具的商业应用,比如,这些工具能否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持等。”
(应受访者要求,胡月、彭帆为化名)
(贵州师范学院 张磊 福建师范大学 孙文慧 湖南大学 张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