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经十路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纪实
|
||
|
||
|
◎徐报融媒记者 颜子舒 通讯员 肖雷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徐州市经十路小学传承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教育集团“try一下”教育和“童雅”教育内涵,以“慧雅”教育为特色,确立了“慧心雅行 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引领全校师生努力打造技术创新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建校以来,我们始终以学校文化为引领,明确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目标。”经十路小学校长袁玮玮表示,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经十路小学结合“慧心雅行经世致用”办学理念,顶层设计发展规划,搭建了由一大基础架构、两大核心平台、五大应用系统组成的云平台。助推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的提升,确立了智慧型校园、智慧型教师、慧雅型学生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形成慧雅教育的新形态、新模式、新样态。 借助智慧校园云平台 提升学校智慧管理效能 基于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经十路小学通过平台的数据交换和AI分析,着力构建绿色高效的管理平台与服务体系、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智慧管理目标。如今在该校,借助智慧校园云平台,学校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该校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名叫“班班通”的使用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全面收集每一台“班班通”设备的使用数据。对各班教师授课情况、设备使用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的数据进行采集,对使用时长、使用软件情况、学科占比等情况进行分析。定期向教师发送监控统计数据,与教师一起分析原因、查摆问题、拿出解决办法,督促教师用好设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曾经,传统的班级管理评价起不到查找根源的作用。”采访中,该校老师均对“班级管理系统”赞不绝口。如今,通过该系统,班主任能够精准地找出班级的短板,知道在哪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学校通过比对班级的差距,分析是学生层面的问题还是教师管理的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问题,引领班主任快速成长,让家长和学生更加放心、安心。 借助智慧校园云平台 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经十路小学在《学讲方式下数字化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引领下,课前利用智慧校园中的资源平台、教学平台、测试平台、评价平台完成基础性知识的学习评判,课中使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完成学生个性化学习、深层交流、在线检测和小组评价,以达到高效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目的。课后通过错题推送、拓展延伸,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利用校本资源,区域资源、省名师空中课堂、一师一优课等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课前、课中、课后,不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施教者来说,三者缺一不可。要说以往,老师能控制住学生课中却把握不了课前、课后的话,如今,借助智慧校园云平台,该校“三课”齐抓,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巨大变革。 弘扬尊老爱幼、培树良好家风……走进经十路小学课堂,以“雅”引领学生小组合作宣讲美德,已经成为该校课堂的育人文化。在省、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中,学生课堂上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 借助智慧校园云平台 探寻评价方式创新 2017年,经十路小学从变革学生评价体系出发,申报了央馆重点课题《基于云平台的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研究》,依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素质成长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实现自我改进促进全面发展。 一份体质检测报告,通过数据的采集,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精准分析孩子的体能状况,对照标准找出差距,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后指导提供数据依据。再如“秀空间”“荣誉墙”等则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良好空间,是师生、同学、家庭和学校互动的平台。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汇聚了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点点滴滴,最后形成电子成长档案,记录下每一位学子的成长轨迹,被推广到徐州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使用。 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发挥区域引领辐射作用 近年来,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徐州市经十路小学锤炼了教师队伍,明确了育人目标,顺利通过“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校”“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样本校”和“徐州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校”的验收。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学生获奖800余人次,其中3人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获市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1人获“市长提名奖”,教师信息化创新案例获比例逐年提高。 此外,该校先后承办了全国数字化学习研讨交流会、江苏省“云端上的教育”数字校园信息化研讨会,近两年迎接省内外考察团20余次,切实发挥区域引领辐射作用。 众多的荣誉和称号,是对经十路小学坚持不懈建设智慧校园的回报和褒奖。“成绩得之不易,还须不断努力。”该校校长袁玮玮表示,学校将做好“十四五”规划,凸显前瞻性和区域辐射性,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实现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人人学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