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徐州日报《思想周刊》发刊词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3-18

  今天,由市委宣传部和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思想周刊》与大家见面了。

  徐州自古形胜,两千多年来,思想之光始终闪耀在这片古老而深厚的土地上。正是在这里,汉高祖刘邦迎风吟唱《大风歌》,以宽严并济的治国之道,开启一代盛世王朝;正是在这里,时任知州的苏东坡率领百姓抵御洪水,用“以身帅之,庐于城上,过家不入”的动人故事,传递出最朴素的民本情怀;也是在这里,江苏境内最早的中共党组织宣告成立,勾勒出江苏百年党史的绚丽起笔,红色思想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从历史中走来的徐州,是江苏革命之火的起源地、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典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之后地方视察的第一站。今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启航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徐州日报《思想周刊》正式创刊,旨在让党的创新理论与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刻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徐州的生动实践,在更大视野、更宽领域里观察与记录城市发展,凝练“徐州经验”,传递“徐州声音”,进一步提升党媒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思想周刊》由“理论”和“观察”两个版组成。“理论”版定位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徐州实际解读中央精神和省委决策,设“云龙观潮”“彭城论道”“云湖泛舟”“重九台”等栏目。“观察”版定位于新思想的生动实践,聚焦基层实践探索,展示先行先试经验,设“大风歌”“政声·实践”“拔剑泉”“调查·研究”等栏目。

  热忱欢迎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不吝赐稿,共同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出谋划策,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深。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打造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
 

 

  ◎李程骅

  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核心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其中,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成为重要的发展导向。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辐射带动苏鲁豫皖广大区域协同发展的徐州,北连京津冀,南融长三角,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能级进一步受到关注。把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通过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强化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理应成为徐州提升城市能级、更好服务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的战略选择。

  把握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机遇

  加快提升徐州城市发展能级

  在国家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布局中,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徐州一直被赋予重要的使命。本世纪初,江苏首次提出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就是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与徐州都市圈。伴随着欧亚大陆桥建设的全面提速,徐州被确定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2017年8月,江苏省出台“1+3”(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沿海发展带)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确定了重点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方针。随后,国家层面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党的十九大之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提出的发展实体经济、城市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江苏省委明确要求徐州跳出“地级市思维”,以更宽广视野来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定位:站在全省看徐州、站在云端看徐州、站在世界看徐州。徐州抓住这一“千年机遇”,把握高铁和互联网带来经济地理格局重塑的机遇,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优势、更新的角度谋划路径、更大的领域发挥作用,努力把规划的“定位”变成实际的“地位”,要让“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2021年3月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申要提高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能级,引领徐州都市圈成为策应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新兴增长极。

  徐州要想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把规划“定位”变为公认的真正的城市“地位”,就必须跳出传统的地域思维,矢志不渝推进转型发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本,把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发挥出来,在要素流动上对周边的省内省外城市形成绝对的向心力,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中心节点的效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建设以徐州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构建有机化的城镇圈层体系,实现资源要素的更科学配置,把原有的地理、交通与空间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新优势,当是实现徐州城市能级提升目标的重要路径。

  首先,要全面认知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我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内涵和规律,在区域性空间的统筹发展中,实现中心城市带动下的协同发展。面向“十四五”和“2035”,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加速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以都市圈为重点,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同城化发展,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大方向。只有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以及产业专业化分工等方面,强化协同,才能形成区域竞争的新优势。都市圈是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态,基本上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空间现象。徐州所在的淮海经济区,周边的苏鲁豫皖20多个地级市都远离省会,徐州是其中经济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城市功能最好的城市,中心城市特征突出,具有建设现代都市圈的基础。但从自身的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区域首位度不明显,还需要从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基础条件和连通功能出发,加倍放大能级优势。

  其次,要认清现代化都市圈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平台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实际上是一个新型的城市经济区,是一定区域内空间要素的特定组合形态,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空间布局、专业化程度、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要素的空间集聚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高端化的成效明显高于一般地区,对支撑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发挥出集成效用。徐州要通过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网络的布局,加快打造跨越层级的网状创新空间,构建多向支撑的创新空间载体,培育特色性的“创新单元”,再造特色主题性“空间落点”,塑造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产业互融和空间融合,促进自身和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

  聚焦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目标

  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

  现代化都市圈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快培育建设以徐州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重点是通过跨地域、跨行业的政策引领与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实现徐州中心城市能级提升与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从现阶段来看,要抓住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特别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化推进,聚焦现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目标,把握“一体化”的核心内涵、“高质量”的目标取向、“一盘棋”的实践要求,主动参与上海、浙江以及苏南地区的要素分工与产业链协同,把徐州打造成长三角北翼的中心城市,进而带动长三角区域内的苏北、皖北以及相邻山东、河南部分区域的协同发展,以体现出在区域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担当。

  首先,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高要求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搭建起基于新型交通网络骨骼的产业空间体系,促进形成以徐州为“顶点”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多向支撑现代化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东陇海高铁、徐宿淮盐铁路以及连淮扬镇铁路的开通,苏北地区将形成网络化的交通体系,由此带来沿铁路线城镇化进程提速,一体化发展时代的到来。因此,要抓住国家大力度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遇,从省级层面高标准规划建设徐州到连云港以及徐宿淮盐新型城镇带,构建支撑苏北全域发展的新型空间结构,为彻底改变苏北一直是江苏发展洼地的格局打好坚实的交通与产业空间基础。依托徐宿淮盐铁路这条苏北地区的“金腰带”,集聚优势资源打造新型城镇带,还将大大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区的整体发展能级,拓展淮河流域绿色发展空间,培育出一批新型的区域发展增长点。因此,徐州未来的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必须突出功能区概念、打破行政区界线,在一体化的大空间里来进行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规划布局,以全面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其次,要从破解长三角空间范围内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共同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使命高度,着力寻求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在沪苏浙皖支撑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空间内,把跨行政区域的徐州都市圈建设,上升为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同等的层级,以利于带动苏北皖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徐州突破“地级市”的行政能级束缚,真正构建一个以徐州为中心、基于淮海经济区空间、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现代化都市圈,使徐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当前徐州的高铁“米”字形枢纽基本成型,公共交通迈入“地铁时代”,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提速,聚焦产业、交通、生态环保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在淮海经济区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强化,城市发展能力动力活力显著增强,规划中的“定位”正在加快变成实际的“地位”。因此,借鉴前不久《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由苏皖两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共同发力南京都市圈建设的做法,高起点谋划徐州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在制度上形成苏皖鲁豫共建徐州都市圈的战略协同和一体行动,以此作为破解徐州都市圈内跨区域行政壁垒、同质化竞争依然严重问题的“顶层设计”,促进该区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走上前台,作出新的贡献。

  再次,聚焦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关键,将“轨道上的徐州”纳入到“轨道上的长三角”和“轨道上的江苏”的高速化便捷化通勤化的交通体系,以促进现代枢纽经济发展,带动整体产业层次不断攀高。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幅员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规模6700余万,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全面加速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具有成为特大城市的基础条件。为此,建议徐州与周边区域加快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半日生活圈”,强化空间的人口、产业聚合效应,为徐州近期从二类大城市向一类大城市升级,进而在远期成为特大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支撑。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轨道交通建设是新型城市化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轴线。轨道交通的“时空压缩效应”和互联互通,大大增强都市圈内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力推动都市圈内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及产业升级,提升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效率,实现多方合作共赢。面向“十四五”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徐州要统筹研究都市圈内的轨道交通布局,把轨道交通建设作为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打包纳入新基建计划,构建多网融合、无缝对接、高效畅通的轨道交通体系。在引领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能级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快构建“互联网+交通枢纽”的智慧型经济新形态,对标上海、苏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地集聚高端资源和创新要素,助力徐州在高端制造中心、科教中心、健康医疗服务中心以及消费中心等建设上的功能升级。

  (作者系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博导、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