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什么是教育》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胡晓虹  时间:2022-07-25

胡晓虹

《什么是教育》为20世纪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著。全书凡19章,散文笔法,既直击社会现实,又富有理性的力量。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以诗性的语言探讨教育的本质,对人类文化环境、教育的基本类型、教育的意义和任务、教育与语言、教育与文化、什么是陶冶及大学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体现了雅斯贝尔斯教育哲学思想的深邃和广博。可概括为三点:

教育的本质。书中用解释的方式给教育下了定义,如“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其中,交往强调双方的主体间性;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敞亮是认识的提高。另外还有:“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而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意味着信仰。因此雅斯贝尔斯认为,“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雅斯贝尔斯强调人的文化性和精神的超越性,重视主体间的交往、自我能力的生成,尊重了教育的本源。我们知道,汉语“教”“学”字源都与儿童有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会意字中有儿童的形象”;“学,孩子在房子里学习知识,也有儿童的形象”;西语名词“教育”,“education”,源于拉丁语名词,词根有“引导出”之意,教育从词源都指培育儿童的文化活动,从而促使他们成长和成人。雅斯贝尔斯反对经院式、师徒式的教育,更加推崇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师生之间是对话关系,不是屈从和依赖关系,教育更追求精神的虔诚与信仰。

教育的作用。雅斯贝尔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决定着未来人类的生存,教育的衰落意味着人类的衰落……塑造儿童就塑造着未来。”雅斯贝尔斯既反对“教育无用论”,也反对“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进人的发展,而不能改变人的本质。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潜能;第二,为受教育者提供选择的机会。因此,“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从前述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出发,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养成,而非理性认识与知识的堆积。因此,教育的作用就不仅仅是为科技、经济和军事的目的服务,而是要实现对个体的精神生活的陶冶,将人导引到“大全”的境界,进入到精神的历史传承之中。这种见解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20世纪战争频发,雅斯贝尔斯深受其害,他认识到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霸权,呼唤人本体性的回归。

教育的方法。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陶冶的过程。他在强调人文学科的陶冶作用的同时,特别指出:陶冶不在于安排哪些课程,而是要实现内在精神的真正唤醒。比如“物理和化学的结果是无足轻重的,但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具有陶冶价值”。因此陶冶的过程具有精神性。他特别推崇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主张“存在的交往”,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加强“思想的正确性”,而在于提高“存在的真实性”。不能只教“何以为生”的本领,即科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引导受教者思考“为何而生”。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其思想属于西方现代存在主义范畴。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方式是开放的,教育的评价是多元的。在这样的概念下,每一个被教育者都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他对现代教育弊端的批判也是发人深省的。针对教师权威,提出“交往”“对话”;针对训练有素,提出精神陶冶;针对科学主义,呼吁人的回归。

一、唤醒而敞亮。雅斯贝尔斯特别重视师生间的交往,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从而使每个生命更加“敞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类似的见解,比如“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又如徐州一中有一批优秀的特级教师,如张世功、房澍民、王兴华、李连军等,这些老师学养深厚,爱生如子,对学生影响深远。李连军老师的学生李皖所写散文《五月的鲜花》入选全国中职语文教材和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作者深情纪念班主任李连军老师,李老师教学精湛富有文艺才华,不幸英年早逝。李皖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了艺术之美对一个少年的唤醒过程:“我的灵魂突然地就被扯疼了”;“孩子们坐在半暗的光线中唱着,有一个孩子就是我,他不知道他的生命正在发生着一些微妙的改变,他不知道今天的我正在写着这篇文章,他不知道两年之后他会考上上海一所大学……”李皖成为中国优秀的音乐评论人。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并举”教育主张,依据“兼容并包”的原则治理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二、爱与信仰。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有信仰。没有信仰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正是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信念,陶行知先生能够结合国情,灵活借鉴西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化为“生活即教育”,同时提出“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形成生活教育理论。他身体力行办教育,成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爱国者。

正是怀有“一切为民族”的自觉使命与信仰,于漪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共和国的人民教育家,在近70年的岁月里,于漪老师在基础教育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她曾经深情地说:“如果说我这一生有一点值得骄傲,那就是我钟情于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教育事业,钟情于与全民族素质提高血肉相连的母语教育,我激情燃烧,愿为之倾注全部心血,奉献青春与生命。”“直至今天,我依然不知老之已至,不能也不愿放下我心中的事业,这一使命将伴随我生命的始终,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无怨无悔。”

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只有怀着仁爱之心,对社会人生充满理想信念,才可能运用扎实学识在课堂上传递情感和正能量,让爱充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温暖学生、提升智慧、陶冶心灵。

三、自由生成。雅斯贝尔斯所处时代,实用主义盛行。针对功利化与“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帮助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迫,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其明白学习的动机。”“真正的教育不提倡死记硬背,但也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

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当今教育仍然具有“唯技术化”倾向,将追求“技术”当成教学理念、教学程式和终极目的,过度培养应试技巧,而不关注学科素养的培养;过度进行方法灌输,而抛弃精神的心领神会。原本丰富有趣的学科变得僵化刻板,成为目中无“人”的技艺训练。教学变成枯燥无味的“规训”,而不是润物无声的“教化”。早在2008年,笔者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在留白处耐心等待心灵转向》一文,呼吁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过度教育,在向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给智慧和人格教育留白,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感动和宽容,热爱祖国,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完成生命的超越……今天,这个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研讨,我们永远在路上。

前不久,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因为一番富有真知灼见的发言成为网红。他说:“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所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四、陶冶灵魂。“陶冶的学问可以改变人、扶助人成为自己。”“在陶冶的历程中,方能真正唤醒我内在的精神实质”。雅斯贝尔斯非常重视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对个体道德发展的陶冶作用。因为,艺术保存了人类最深刻的人文精神。审美不仅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事,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精神风貌。美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获得人性的圆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阜平县的“马兰花合唱团”清唱的国际奥委会会歌感动了整个世界,观众们热泪盈眶。孩子们穿着带有中国民族元素的服装,纯真可爱,他们歌声澄澈美好,被称为天籁之音。这背后是音乐教育家邓小兰老师的辛苦付出。她在退休后,每年往返北京和河北阜平县马兰村,志愿为当地孩子教授音乐课,由此,改变了多少农村孩子们的命运啊!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徐州丰县实验小学蒋显敬校长,坚持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陶笛”为突破口,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发挥艺术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深厚的传统民族器乐文化来陶冶师生性情,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得到省内外教育专家的赞扬。

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的高度,着眼人类文化史,指出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未来,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培养了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中以何种尺度和自明性生活,都将决定这个民族的命运。”这也是当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仍然要时时回望教育学经典著作的原因。让我们走近这本书,自我唤醒,反求诸己,不忘教育的初心;孜孜以求,不断探寻,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作者系徐州市教科院教授)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