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四个聚焦』 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
徐州日报记者 李小委 通讯员 徐教宣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徐州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历史起点,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成为教育工作主要目标要求和衡量标准。我市将深入实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做到“四个聚焦”,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大力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人民满意的目标方向,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紧紧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聚焦服务发展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布局,聚焦我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供给侧要素的全方位融合。 聚焦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重要先手棋,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严格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重大要求,推进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帮每个孩子谋个前程” 这十年,市教育局坚持党的领导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强化支部堡垒作用、激发党员先锋活力,2021年,市教育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帮每个孩子谋个前程”服务品牌正稳步地从理想向现实嬗变。 教育若想走进生命,必须要有滋养生命的力量。市教育局把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以机关党建品牌建设带动学校党建文化品牌建设。仅2021年,就有10个单位获得省委教育工委命名的“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 强化思政育人,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推动建立“四大联盟”,实现对全市各类学校的思政教育全覆盖。多次组织全市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深化素质教育,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施“一表五清”个性化关爱工程,以精准帮扶有效遏制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党史学习教育从娃娃抓起,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童心向党”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引领学生更好学习知识,锤炼品格、提升核心素养。 在党建品牌的引领下,我市高考成绩迅速攀升。市教育局连续四年在机关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今年,市教育局机关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荔枝网等平台对市教育局机关党建予以宣传。 ●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这十年,市教育局大力实施“党建+彭城三好”工程,推动教育短板补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新教育实验落地生根。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高考成绩稳居苏北第一并逐年超越苏中部分城市,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不断增加,“学在徐州”教育品牌熠熠生辉。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上,我市持续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扎实做好基础文章。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大力发展公办园,严格执行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形成公办园为主、非营利性民办园为辅的发展体系,确保到“十四五”末,公办园覆盖率达到65%,省优质园覆盖率达到90%。着力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成度,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强城镇学校容纳能力,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加快消除“大班额”“大校额”,确保到“十四五”末,60%的县(市、区)通过国家和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 进一步构建完善“五育并举”体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巩固提升“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治理成效。特别是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等群体,统筹抓好控辍保学、扶困助学,让这些孩子同样可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着力增强普通高中综合实力,积极应对高中阶段生源高峰,精准测算资源需求数量和结构,统筹各学段资源,通过“建、改、扩、腾、迁、整”等多种手段,加快高中资源建设,保障充足的学位供给。对接“分类考试、多元录取”高考模式和国家“强基计划”,建设综合改革、课堂教学、文化育人、普职融通等各具特色的高品质示范高中,办成一批省内一流的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持续实施县域质量振兴行动,帮扶薄弱高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步入高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抓住立教之本建设一流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近年来,针对我市基础教育生源持续增加的趋势,市教育局一手抓数量扩容,一手抓质量提升。杜厚娴,新沂市草桥镇周嘴中心小学数学教师,扎根乡村25年,在她的数学课堂上,总能找寻到和乡村相关的数学元素,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2018年,她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021年入选“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并组建了杜厚娴乡村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以教、研、学一体化,带动更多乡村教师共同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大刀阔斧推进教育改革,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支持教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畅通职称晋升渠道,加大对名优骨干教师、班主任、乡村教师等倾斜性激励,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组织一线优秀教师疗养,倡导公共服务机构为教师提供优惠服务,让尊师重教成为根植于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让教师成为最受羡慕的职业、最受尊重的群体。 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工作会议,制订教师梯队五年发展规划,将“强化师资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常抓不懈,积极改革教师招聘办法、提高招聘质量,2019-2022年全市每年招聘教师不低于7000人。持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注乡村教师培养,2021年实际录取乡村教师577人,超计划77人。“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招聘教师25451人,其中编制教师16342人,招聘编制教师数量全省第一。“十四五”期间还将招补中小学教师2.9万人,同时对标国家和省、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开启全力打造“学在徐州”教育品牌新征程。 ●着力构筑淮海经济区高等教育高地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徐州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教育的需要、对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为此,我市把高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和推动高校发展,以高水平大学带动区域高等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抓住省开展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机遇,以更大力度支持高校会聚一流学者、打造一流团队、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提升内涵发展质量。支持中国矿业大学省部共建、培育引进院士,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江苏师范大学建设一流教师教育研究教学型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加快建成“徐州大学”;推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符合条件的高职院建设职教本科,努力在徐州高等教育高地上隆起更多“高峰”。 建设优势学科群,支持高校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实施优势学科和专业品牌建设工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对接战略新兴产业专业,大力发展民生急需学科专业,积极打造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专业。支持中国矿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推动江苏师范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推动徐州工程学院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鼓励支持其他高校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实施名城名校战略,把高等教育纳入徐州教育体系中统筹考虑、一体发展,会同高校谋划徐州高教事业的科学定位和未来发展,对于重点项目和发展瓶颈,市委市政府将成立专班,积极配合高校做好对上协调争取,力争高等教育资源更多地向我市倾斜配置,同时集聚全市资源集中攻坚,全面提升徐州高等教育能级,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 ●积极建设江苏职业教育强市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33所(高职院6所、中职校24所、技工类学校3所),在校生18.4万人,教职工8298人。构建起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公办职业教育为主体,民办职业教育为补充的层次多样、中高本贯通、富有活力的现代职教体系。 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市将加快扩容兜底线,科学制订职业教育建设发展计划,加大学位供给,改善办学条件,满足适龄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确保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70%以上能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推动创建提质量,深入实施“领航计划”“双优计划”,建强一批省级一流中职学校、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实施技工院校提升行动和“双高计划”,打造优质特色品牌,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形成一批领军型职业学校。 优化发展调结构,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在每个县(市、区)办好一所技工院校,满足企业对普通技工的需求。推动职业学校梯级提档,到2025年确保每个县(市、区)都建成一所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构建中、高、技协同发展格局,支持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高职校建设高职院,让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徐州上学、留在徐州就业创业。 ●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战略 坚持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衔接”,提升教育服务能级和贡献水平。要在服务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对接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等重点领域,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教育进步和产业发展相互赋能。 在加强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支持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撑。推动校地协同创新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积极共建大学科技园、重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抓好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生物医药创新港、细胞治疗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等示范项目,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在徐州本地转移转化。 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发挥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支持高校集聚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打造更多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发挥职业教育在技能开发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引进最新操作工艺,升级实习实训平台,推广现代学徒制,探索长学制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投入、激励保障、评价发现、流动配置等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在徐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和优厚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