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倾听来自彭城的远古之音
|
||
|
文/图 陈钊 早春二月,人勤花木俏,大棚农事忙,希望的田野里蒸腾着勃勃生机。 “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剃龙头、吃糖豆,是徐州流传已久的民俗活动,也是无数徐州人儿时的美好记忆。 “二月二,龙抬头”与彭城会有什么样的关系?本版特邀徐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钊,讲述这一民间谚语与彭城的文化渊源,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编者 ●『二月二』:中国古老天文的浪漫花朵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是华夏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谜团,往往可以从天文学角度得到破译,比如“二月二,龙抬头”。 中国古代天文学极其发达。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专著和观测记录,是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认定的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此书记录了800多个恒星的名字,划分其星官,并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这些成果都被汉代天文学家所继承。 中国的农历,依据的是月相的变化周期,以汉武帝时改定的历法《太初历》为基础,属于阴阳结合历法,既要每个月都吻合月相的变化周期,又要参考太阳回归年的一年长度,并添加24个节气,设置闰月,使平均日历年适应回归年。 汉代,“年”和“岁”的概念是有区别的:许慎的《说文解字》有“年,熟谷也”,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一年12个月或13个月(有闰月的话),354日或384日;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岁三百六十六日”,指的是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一年12个月,365日或366日。 节气是农历中最精巧复杂的设置,《新华字典》的附录中有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便于记忆。 这24个“节气”又细分为“节”和“气”,按次序,奇数的是“节”,偶数的是“气”,只有“节”而没有“气”的这个月被定为“闰月”。 “二月二”,从节气上说,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一天会发生一个“大事件”,就是“龙抬头”。这是中国古老的天文学开出的一个浪漫的花朵。 上古时代人们选择赤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星象为坐标,作为观测天象的参照物,称为“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也叫“四灵”。《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指的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面向南方星空看去,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作 “角、亢、氐、房、心、尾、箕”,由七宿相连,隐约组成一个形象,人们称它为“东宫(方)苍龙”,其中角宿、亢宿、氐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着龙角、龙咽、龙爪、龙心、龙尾、尾尖。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就有关于星宿的精彩呈现。 “东宫苍龙”共有三十二颗星,各有名称。冬季,苍龙七宿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春天开始慢慢上升,身子还没能伸出地平线,但“苍龙才露尖尖角”,这就是标志着万物复苏的“龙抬头”,是一个重要的农时。 ●见龙在田『龙抬头』:龙形象源于星象 “苍龙”在星空出现,就像民间一个老村长,拿着大喇叭召唤大家该开始一年的春耕生产了。智慧的古人称此星象为“见龙在田”。 仲夏时分,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称为“飞龙在天”。之后的“亢龙有悔”又名“七月流火”,代表着天气开始转凉。到了“群龙无首”的季节,就是秋收的季节。 天文考古学家冯时先生发现,如果以房宿星作为连接点,把七宿诸星依次连缀,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连缀方式,其所呈现的形象,都与卜辞及金文“龙”字的形象完全相同,从而说明,龙的原始形象来源于星象。 再来看许慎《说文解字》的相关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真是无比妥帖。 《淮南子·天文训》对此也有精彩的解释:“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指寅,则万物螾螾也,律受太蔟;太蔟者,簇而未出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便是:“天帝张开周天的四角,北斗沿着道路旋转,每月移动一辰,运行十二个月后又返回到原点。正月的斗柄指向寅辰,十一月的斗柄指向丑辰,一年环绕一周,周而复始。斗柄指向寅辰的时候正值万物复苏蠢蠢欲动,音律用太蔟,太蔟的意思是万物聚集但尚未破土而出。” ●『二牛抬杠』:汉代农耕的『高科技组合』 “龙抬头”虽说有悠久的历史,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是在元代之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都是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展开的、充满着正能量的活动。 由于地域不同,全国各地关于“龙抬头”的风俗也百花齐放,名称上就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等,活动也有祭社神、吃龙食、采龙气、剃龙头、起龙船、使耕牛、开笔写字、引田龙、放龙灯、敲龙头、围粮囤、熏虫等内容。 在古代的风俗人物志里,也有二月二的相关记载。 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谓之熏虫儿,谓引龙,冲、虫不出也。” 清代《燕京岁时记》:“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 清代《大同府志》:“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钱献生,谓之‘扶龙头’。提壶汲井水注之,曰‘引龙头’。” 其实,在中国古代,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活动,那就是开耕。 农耕的最初工具,是骨制农具或木制农具,人工耕种。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但据现代考古证明,最迟至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史记·仲尼弟子传》中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叫“司马耕,字子牛”。汉代,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铁器农具的普及,铁犁和牛耕最终形成了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在汉代,徐州地区是冶铁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铁制农具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犁、铧、锄、镰、耙、铲、镐、刀等都已出现,尤其是翻土使用的犁,在材料和结构上同步改良,成为汉代农耕技术的代表,铁制工具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徐州的汉画像石也因此蓬勃发展。这二者的完美结合,让“牛耕图”出现在了徐州的汉画像石上。 出土于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的一块汉画像石,中心画面是一个农夫赶着牛,用长直辕犁耕田的场面,旁边还有人除草、播种、送饭,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这种二牛牵一犁的组合是汉代最普遍的牛耕方式,通常也被叫做“二牛抬杠”。 这块汉画像石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还曾登上“中国邮政”邮票。 ●『古代男人劳动节』:春耕时节动员令 甲骨文上的“力”字其实就是一个犁,加上五株禾苗,代表“田”字,妥妥的一个“男”字。从中国文字发展来看,“男”字的本意不是“有力气的人”,而是“能耕田的人”,男耕女织之意。 传说中的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也纷纷效仿,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好传统,还举行盛大的“籍田”仪式,成为“吉礼”的一种。 历代皇帝的“籍田”面积多少已不可考,而明清两朝的记载比较清晰。这一天,皇帝要去先农坛进行农耕祭礼,并且到他自己的“自留地”去演示一下“御驾亲耕真人秀”,相当于为全国“劝民农桑”活动启动仪式剪了一个彩。 所以,“二月二”也被有才的网友们称为“古代男人劳动节”。 民间的年画上有首打油诗:“二月初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是不是很有“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的既视感? 明清皇帝“籍田”的面积“一亩三分地”,是确实真实存在的数据。据说要选阳数,同时又不能把皇上累着,于是就取了最小的“一”和“三”两个阳数意思意思,姑妄听之。 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应将耕地红线保持在18.65亿亩,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14.12亿人,那么做一下除法,人均1.32亩,四舍五入,可不就是“一亩三分地”吗? ●『欢欣鼓舞』的彭城:奋进在春天里 如果说牛耕是二月二这天的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还有一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在后世渐被遗忘,那就是制鼓。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从壴,支象其手击之也。”《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白话文翻译即:“农历二月(惊蛰、春分前后)春雷乍起,此时为仿雷音,掏空一段树干,上下蒙上兽皮,手持木槌之类敲击,这就叫作‘鼓’。” 可以说,“鼓”是因为春分、“二月二、龙抬头”才诞生的,它是“雷”的“模仿秀”。 在徐州博物馆“古彭千秋”展厅的特展柜中,摆放着一件有花卉纹的彩陶,沿口有一圈疙瘩、腹部有几个洞。这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彩陶鼓,出土于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大墩子遗址,距今4500—6000年,正处于礼乐文化初始的阶段。彩陶鼓周身的一圈疙瘩,在学术界叫“乳钉”,专门用于固定牛皮的。在彩陶鼓的腹上钻有小眼,是放音孔。 “鼓”不仅可以做名词,还可以做动词,比如“一鼓作气”。“一鼓”不是只敲了“一下”,而是敲了“一气”“一阵”“一通”。 汉画像石上的鼓与常见的鼓略有差异,在鼓身中间贯穿一柱,使其竖立起来,这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的代表——“建鼓”。 鼓是汉代最经典的乐器之一。从“喜”“欢”二字会发现,《说文解字》里说:“喜,乐也。从壴从口。凡喜之属皆从喜。歖,古文喜从欠,与同。”字形都是采用“壴、口”的结合,就是一人听到鼓声或看到乐舞表演时,张开嘴乐不可支的样子。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有段话也很有意思:“喜,乐也。乐者,五声八音总名……古音乐与喜乐无二字。亦无二音。”由此,或能解答一个小疑问,为什么音乐的乐和欢乐的乐是一个字。 “彭”字则是敲鼓而发出的声音。 清人段玉裁注疏许慎《说文解字注》中,对“彭”字的解释很简单:“鼓声也。从壴(音zhù),彡(音shān)声。”《说文解字》有“彡,毛饰画文也。象形。”就是用羽毛来装饰、以笔画表示修饰的意思。“彡”字在此表示的是“声音”,和现代图画中的表声手法如出一辙,所以“壴”加“彡”的完整意思就是“敲鼓时发出的声音”——“嘭、嘭、嘭”。 姓名如谶。“彭”城的名字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和“彭彭”的鼓声,蕴含着“欢欣鼓舞”“欢乐祥和”“风雷激荡”“骏马奔腾”“昂扬奋进”“乘势而飞”的美好内涵。 在这样一个春天奋进时,或许只有自强不息的人们,才配得上有如此美名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