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城:建国以来徐州民族器乐历史回顾(扬琴篇)上
黄淮网(李铁城) 徐州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在民族器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胡琴演奏独树一帜,扬琴演奏在徐州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值得大书特书。
目 录
01 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徐州)扬琴艺术节
02 解放后徐州演奏扬琴第一人孔庆泉
03 名师出高徒
04 关键人物之一的范清福
05 致力于扬琴启蒙教育的焦永立
06 音乐奇才黎保银
07 巾帼扬琴高手胡德静
08 坚韧执着的郭翔川
09 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岳新明
10 高等学府里的专业人才王晓庆
11 令人称羡的扬琴姊妹花
12 新时代扬琴学会的掌门人沈剑
13 设立扬琴特色学校,开创扬琴教育新模式
14 成功举办徐州香港两地扬琴交流音乐会
15 十三岁少年举办扬琴公益音乐会
16 徐州扬琴演奏的事业方兴未艾,前景一片光明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徐州)扬琴艺术节
2018年8月18日至22日,在市委和市政府英明决策和众多国家级艺术家、教育家、演奏家的大力支持下,徐州音协扬琴学会会长沈剑团结带领广大扬琴爱好者,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徐州)扬琴艺术节”。
本届扬琴艺术节是历届艺术节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人数最多、竞争最强,也是水平最高的一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参赛选手共1300多人,其中最大者75岁,最小的仅5岁。此外,参会代表中还有来自港澳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地的扬琴爱好者和专家学者,可谓人才荟萃,济济一堂。
为确保本届艺术节的学术权威和公平、公平,艺术节还专门设立了由各大艺术院校、专业团体专家组成的“百人评审团”,堪称阵容豪华、盛况空前。
作为东道主,徐州派出的选手多达40余人,另有多名徐州籍的外地音乐院校学生参加,为本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奉献。
▲1-01 2018年8月18日至22日,第四届中国扬琴艺术节在徐州举行,主会场徐州音乐厅的夜景美轮美奂、流光溢彩(李天胜拍摄)。
▲1-02 全国各省市的参赛选手共13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1-03 徐州爱乐乐团为开幕式助演《红旗颂》,指挥(国家级):黄屹。
▲1-04 扬琴独奏《清风明月》,演奏者王文礼系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副主任,全国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徐州爱乐乐团协奏。
▲1-05 音乐厅内座无虚席。
▲1-06中国戏曲学院钱伟宏副教授在开幕式音乐会上演奏《凤凰于飞》,徐州民乐小乐队协奏。
▲1-07 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扬琴演奏家王玉珏老师在开幕式音乐会上的精彩表演。
▲1-08 徐州星光小学的“星光扬琴乐团”演奏《瑶族舞曲》,指挥:徐州扬琴学会会长沈剑。
▲1-09 孩子们全神贯注的演奏赢得了满堂彩。
▲1-10 远道而来的台湾“击人扬琴乐团”在紧张地排练。
▲1-11 颁奖嘉宾为艺术节竞赛单元中获金、银、铜奖的参赛选手颁奖。
▲1-12 来自内蒙古的获奖选手张珈睿同学在闭幕式上演奏。
▲1-13 艺术节期间同时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老师们就扬琴的演奏与发展为选手进行深入的讲解并现场教学。
▲1-14 中央音乐学院的黄河教授亲自为参加研讨会的学员示范。
▲1-15 浙江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管扬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于海英在研讨会上为演奏员们示范。
▲1-16 部分参会嘉宾与参赛选手在音乐厅旁边的广场上合影留念。
▲1-17 为艺术节服务的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
▲1-18 运筹帷幄的艺术节副主委、徐州市扬琴学会会长沈剑。
▲1-19 中新网也对艺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图文报道。
▲1-20 本文作者自始至终参加了本届艺术节。
▲1-21 本届艺术节的部分入场券和节目单。
亲身经历这场促进徐州民族乐器发展的盛事,有关徐州扬琴演奏人才成长的一桩桩往事,瞬间便涌上了心头……
解放后徐州演奏扬琴第一人——孔庆泉
1948年建校的徐州铁路中学(简称“徐州铁中”或“铁一中”,现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在建校初期有两个非常有名的音乐教师:周鸿声和孔庆泉。周老师拉高胡,孔老师打扬琴,他们演奏的广东音乐有着很高的水准,1955年曾代表铁道部在全国职工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还专门到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过。
▲2-01 年轻时代的周鸿声(左)和孔庆泉。
▲2-02 1955年周鸿声、孔庆泉两位老师去北京参加全国音乐舞蹈汇演后在天安门前的合影。左起:孔庆泉、周鸿声、王某某、侯振(时任济南铁路局俱乐部主任)。
孔老师原在济南学医,会画画,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广东音乐,许多名曲谱都会背诵。后来到徐州铁二小当教师,教美术和音乐,1956年调入铁中,专事音乐教学。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徐州铁中的民乐队和市文工团的乐手们经常合作,在南郊宾馆为中央首长伴奏舞会,后来又到军供站的军用站台为回国的志愿军作慰问演出。当年的市委书记梁如仁发现孔老师是文艺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于1960年把孔老师调进了市文工团专司乐队指挥,还独奏扬琴和木琴,从此结束了市文工团没有扬琴演奏员的历史。
▲2-03 孔庆泉老师的木琴独奏《紫竹调》(拍摄于1965年)。
▲2-04 孔庆泉老师在演奏扬琴。
▲2-05 上世纪九十年代,铁中广东音乐小组在南郊宾馆演奏广东音乐《步步高》,由孔庆泉老师演奏扬琴,参加演奏的还有李铁城(高胡)、孙锦秀(琵琶)、窦桂忠(二胡)、黎保银(竹笛)、刘美华(中阮)等。
同年底,孔老师带领市文工团乐队一部分人员去了南京,加入到江苏省歌舞团民乐队之中,经常为外宾演出。在此期间,他曾经单独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得尼演奏过扬琴曲《忘忧草》和《雨打芭蕉》等。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孔老师又把大部分人带回了徐州。
可以说,孔庆泉老师应该是徐州解放后演奏扬琴的第一人。
名师出高徒
1963年,孔老师又调回了铁中。调回之前,他把市话剧团的张重庆培养成了市文工团(后改为市歌舞团)的扬琴演奏员。
后来,胡德静考进团,又接替了张重庆的工作,她在扬琴和木琴专业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徐州市歌舞团的独奏演员。更值得庆贺的是,她的女儿胡胜男已是当前国际乐团最活跃的打击乐独奏家之一,与许多国际知名乐团及指挥家成功合作。现为德国柏林音乐表演艺术学院、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打击乐教授及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六十年代初期,徐州各文艺团体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扬琴演奏员,以地区文工团为例,需要扬琴伴奏的时候,就让二胡演奏员严渭生凑个数。后来从南艺分来个会打扬琴的何宗正,但他四、五年后去了扬州文工团,打扬琴的任务又落到了褚铁英的头上。
直到1960年左右,南艺扬琴专业的陈曼青分配到徐州的江苏柳琴剧团,才算是打破了徐州文艺团体的扬琴“人才荒”。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这种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以徐州京剧团为例,在那里担任扬琴演奏的是毕业于徐州教育学院中文系的二级扬琴演奏员楼瑛。
楼瑛1972年开始就跟随孔庆泉老师学习扬琴,后师从于钱方平教授,1976年特招进入徐州市京剧团,参加过上百场剧目的伴奏与领奏。
▲3-01 1990年,楼瑛在徐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工专场演出中与王瑞(二胡)、潘彪德(古筝)表演器乐三重奏。
▲3-02 徐州文化艺术学校2005年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出中,楼瑛担任扬琴领奏。
京剧团与徐州文化艺术学校合并以后,她又开始担任扬琴演奏教学和乐理课程教学,並积极投入音乐理论的研究,八、九十年代参编了国家文化学科的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合著、编审发表了共24个谱曲作品。她撰写的专业论文《虽是墙外一枝,更添满园春》、《试论扬琴伴奏京剧的短与长》、《扬琴起源之我见》等分别发表在《中国戏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和《剧影月报》上。
▲3-03 楼瑛参编的国家文化学科重点项目。
▲3-04 楼瑛记谱并编审发表的谱曲作品。
▲3-05 楼瑛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部分专业论文。
作为文艺人才培养基地的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直到2008年从西安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研究生毕业的王晓庆分配来以后,学院才有了真正的扬琴教师。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它有清脆、明亮的音色,宽阔的音域,表现力极其丰富,除地方戏曲、曲艺用其伴奏外,它还可以独奏、重奏、齐奏等。经历了不断的改良与革新,现在的扬琴已成了四、五排码的民族乐器了。
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孔老师用两排码的小扬琴独奏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惊涛》等,让我们铁中好几代爱好音乐的学生眼界大开,从此喜欢上了这个民族乐器。第一个学生是55届的马玉贵,他常常跟着老师去演出,毕业后,在徐州矿务局带领宣传队活动了几十年。57届的钱进、58届的魏春森,他们的扬琴技艺也很有基础。
▲3-06 孔老师在铁中第一个扬琴学生是55届的马玉贵(右为近照)。
▲3-07 57届的钱进(左)和58届的魏春森。
尽管孔老师调离学校好几年,但受他的熏陶和影响,学校里会打扬琴的人数不胜数:
铁中的龙少轩、王泰华、李铁城、夏立荣、刘红琴、魏世森、王宪义、程咏莲、芦新运、宋静、申建国、李怀玉、李鲁、汪敏和赵钢琴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到了七十年代,铁二中樊桂琪的扬琴也打得不错了。
▲3-08 徐州铁中其它各届的扬琴学生 。
▲3-09 徐州铁中其它各届的扬琴学生(其中樊桂琪铁二中)。
再后来,程咏莲、赵钢琴、黎媛等又先后考上了各专业类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扬琴演奏水平更是日臻精进、更上一层楼了。
▲3-10 徐铁分局宣传队在济南路局演出(1965年拍摄)。
▲3-11 文革初期,铁中文艺宣传队在校门内演出,刘红琴演奏扬琴。
▲3-12 文革中铁中宣传队在淮塔演出。扬琴:孔庆泉老师。
▲3-13 文革中铁中宣传队在操场上排练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李铁城老师扬琴领奏。
▲3-14 李铁城二胡独奏《北京有个金太阳》,宋静扬琴伴奏。
▲3-15 宋静在1980年的红五月文艺会演中担任扬琴领奏。
▲3-16 李鲁木琴独奏《土耳其进行曲》,王小蕾手风琴伴奏(1984年拍摄)。
▲3-17 李铁城在教育局举行教师节晚会上的演出(1995年拍摄)。
▲3-18 在徐州市老干部宣传队演奏广乐音乐《平湖秋月》。高胡:葛家治;扬琴:李铁城(2010年拍摄)。
▲3-19 在矿务局宣传队演奏广乐音乐《步步高》。高胡:李铁城;扬琴:马玉贵(2012年拍摄)。
▲3-20 原铁二中的樊桂琪在演奏扬琴。
▲3-21 申建国12岁时师从铁一中音乐教师孔庆泉学习扬琴演奏,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与练习,15岁时被68军203师文工团看中并应征入伍,在部队文工团服役8年后转业。多年来始终活跃在徐州群艺舞台。
▲3-22 黎媛。
▲3-23 樊桂琪。
▲3-24 原徐州铁中学校乐队部分成员为62届高中毕业50周年聚会助兴,演奏《喜洋洋》。左起:李铁城(二胡)、葛家治(板胡)、刘照广(二胡)、龙少轩(扬琴)、李高仁(中阮)(2012年拍摄)。
关键人物之一的范清福
回顾徐州民族乐器扬琴的发展史,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范清福。
▲4-01 不同时期的范清福(学生、青年、部队、复员)。
范清福生于1941年,原住在彭城路北面的鼓楼街。他的邻居、少华街小学的同学王泰华家中有一个小扬琴,样子像蝴蝶,俗称蝴蝶琴。放学后到同学家做作业,总常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扬琴声。大人不在家时,他们也去敲敲、试试,先摸摸音节,再打打小歌曲,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很快就喜欢上这个乐器了。
清褔的哥哥也喜欢音乐,常带同学来家中演奏二胡、竹笛等,这些民族乐器从小就在他们心中扎了根。
由于王泰华是铁路子弟,1956年和我一起进入徐州铁中上初一,受孔庆泉老师的影响,我们也开始学习演奏广东音乐。当时王泰华用扬琴演奏的广东乐曲《倒垂帘》已经相当不错了。
同年,范清褔在家门口的徐州一中上初一,开始也拉过二胡,有一天,音乐老师冯晓舟拿出了一架破旧扬琴,让他用电话线中的钢丝补上残缺的琴弦,帮他定准了音,很快他就打着扬琴加入到民乐队的合奏之中。
后来,范清褔又去五中参加了徐州市中学生艺术团,在曾亚夫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了许多徐州民间乐曲,并且为于凤祥演奏冯子存的笛子曲《黄莺亮翅》、许洪辰吹的《喜相逢》伴奏。在那里,他也开始认识了比他低三届的音乐好友焦永立。
1959年夏天,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来徐州会堂演出,二胡演奏家张韶、笛子演奏家刘管乐、扬琴演奏家杨竞明等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让我们眼睛一亮!那时舞台上的扬琴已经是改良过的四排大扬琴了。
看完演出之后,范清褔在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杨竞明写的《变音扬琴演奏法》,书中有大量的轮音、和声和对位练习曲,还有很多新颖的扬琴独奏曲,都让他耳目一新。联想到广东音乐中,扬琴的表现手法多是双音、坐音、加花等,虽然打起来既华丽又流畅,但如果把杨竞明老师这些新打法用上,肯定会使扬琴演奏变得更加精彩!
从那以后,范清褔按照杨竞明指点的练琴方法,先后演奏了扬琴曲《苏武牧羊》、《珠落玉盘》、《海滨的早晨》等,为当时打扬琴的人探出了新路,树立了榜样。
1962年他高中毕业,和在铁中毕业的夏立荣同时参军入伍,去了武汉空降兵部队。夏立荣家住铁路三宿舍,和孔庆泉老师是邻居,也知道孔老师会打扬琴,但当时确实没有机会学习。到了部队,在范清褔的带领和指导下,他很快学会了打扬琴,还吹起了铜管乐,并积极投入到部队的文化宣传活动中,始终在团部或师部宣传队,不是打扬琴就是吹号,成绩卓著。
▲4-02 范清福的同学王泰华、战友夏立荣和音乐好友焦永立。
▲4-03 范清福和焦永立在徐州云龙湖留影(1969年拍摄)。
▲4-04 进入老年的夏立荣依然活跃在第一线。
1962年年底,范清褔进入四十四师师部宣传队,其成员大部分是有些功底、形象出众的,不久,他们就创作、排练了一套战士喜闻乐见的节目。
记得当时宣传队里有一架大扬琴,声音浑厚,音域较宽,但回声较长,比较适合打江南丝竹乐曲,而演奏广东音乐声音就不那么明亮了。那时琴上没有滚珠,不好转调。1963年春节,师宣传队到15军军部汇演,范清褔的扬琴独奏《苏武牧羊》获得了军长嘉奖,在返场演奏《珠落玉盘》快板时突然停电,全场漆黑,范清褔临危不乱,盲打自如,琴声没有一丝一毫的间断,演奏完美结束,博得了全场官兵雷鸣般的掌声!
四十四师宣传队的节目大获好评,后来又到北京空军总后汇报演出过。
中国空降兵部队是1961年诞生的,范清褔1962年在那里呆过的第一支战士演出队一直活跃至今,存在了整整五十个年头!
▲4-05 参加四十四师战士宣传队赴孝感十五軍軍部汇演时的演出照(1963年拍摄)。
▲4-06 与四十四师軍乐队战友的合影(1964年拍摄于湖北应山)。
范清褔在部队初期,为方便转调,也试着把扬琴改成四排12平均律琴,但由于条件不允许,不得不又恢复了原样。后来调到军部,武汉军区帮买了一架北京乐器厂刚研制出的401琴,演奏中的困难才得到彻底解决。
1968年,范清褔复员回到了家乡徐州。在部队期间,他就常常和扬琴好友也是邻居的焦永立通信,交流扬琴的发展与改革,回来后交往更加紧密了。
范清褔看到徐州没有改良过的扬琴,很多曲谱不能演奏,心中便萌生了试做扬琴的想法。那时正值工厂防震停产,他便开始尝试402扬琴的制作。在同学家父(木匠)的帮助下,选好材料,根据用过琴的尺寸、成品弦的长度,以及共鸣箱音板厚薄分布、音撑等因素,弦定划线,三个月就完工了。试奏后发现和402琴相仿,但音板稍薄,高音不够明亮,音色还不是太理想。
2019年,他在网上看到世界扬琴大会闭幕式上有专家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是电子化。一石激起千层浪,范清褔经过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从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到杨竞明的六律六吕制,经过潜心钻研,他发明的新型电子键盘已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另一项新型电子扬琴的发明专利也获得了通过,并进入到发明专利的实审之中。
▲4-07 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种电子琴键盘”专利证书。
▲4-08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新型扬琴”发明专利进入实审阶段的通知。
致力于扬琴启蒙教育的焦永立
一九五九年秋季,焦永立升入徐州五中读初一,班主任王志远是一位音乐老师。开学没多久,王老师组建“红领巾民乐队”,把焦永立也选了进去,让他学扬琴。从此,焦永立就与扬琴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王老师在南京师范大学民乐队就是打扬琴的,所以教起焦永立来可谓得心应手。他不但详细讲解扬琴演奏的基本方法,还给了焦永立一本《怎样演奏扬琴》的小册子。从此,焦永立就迷上了扬琴,每天一有时间,就坐在扬琴前苦练基本功。
有一次逛新华书店,焦永立发现了《扬琴独奏曲八首》这本书,他如获至宝,立马就买了一本,回来就一首一首地苦练,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后来,焦永立被学校推荐到徐州市中学生艺术团,专司扬琴演奏。当时艺术团排练了几首乐器合奏曲,主要是给歌剧《血泪仇》和《王二小放牛郎》伴奏,并到市里几个主要中学巡迴演出,配合忆苦思甜教育。
1962年,市文化局在彭城剧场举办了徐州市首届器乐大赛,王志远老师让焦永立代表五中参赛,表演扬琴独奏《苏武牧羊》並获了奖。也是通过这次器乐大赛,他认识了江苏柳琴剧团的扬琴演奏员陈曼青老师,以后便经常到柳琴剧团去向她请教,对演奏技艺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新式的401扬琴也是从那个时开始接触的。
1965年,焦永立高中毕业留校做了教师,英语教学之余的全部精力,他几乎都投入到了扬琴启蒙教育之中,陆续带了几个后来在扬琴界发展得可圈可点的学生,包括六中的郭翔川、乐友郑斯铭介绍的景维雯、五中学生叶宗敏、同学的孩子周小辉、好友郭吉友的女儿、沛县某剧团乐队的小孙和睢宁某剧团乐队的小于等。
在五中工作后,王志远老师一直让他负责校宣传队的乐队,后来五中选拔招收文艺班,学校又委任他担任七二级文艺班、七三级文艺班的班主任,还负责组建文艺班乐队。在此期间,他带了三个扬琴学生:七二级文艺班的李桂云、七三级文艺班的赵扬琴、还有和七三级文艺班同届的五中学生褚铁英,他们都是从启蒙学起,不到一年就能参加校宣传队的演出。这两个文艺班还出了不少文艺人才:吴莉、高乐、张兰萍、张俊清、袁徐红、刘大放、魏玉祥、黄琼瑶、王晓黎、朱建敏、魏晓丽、苗莉等;
五中文艺宣传队乐队的李士波、陈颖、王琳娜、乔小娜、施永红、张鹏、岳新明、薛国华、冯维贞等,很多都走上了专业文艺的道路。
197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在市文化宫联欢,焦永立给张家强老师的二胡独奏《子弟兵和老百姓》作扬琴伴奏,配合十分默契,演出效果极佳。
1974年,焦永立调到徐州二中,郑培心老师让他负责乐队,又带了三个扬琴学生:耿秀荣、王军和侯桂荣。之后受黎宝银之托,他和赵扬琴辅导黎媛学扬琴一年有余,还受琴友高建国之托,辅导其女高玮学习扬琴。
1984年,焦永立又调到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经常参加校音乐组的排练演出,如1985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在市体育馆庆祝教师节,周玖玖二胡独奏《唱支山歌给党听》,他负责扬琴伴奏;1986年教师节又给沈涛二胡独奏伴奏,这期间又带了两个扬琴学生赵红和袁玮玮,在全省三十多所师范文艺大赛中,表演扬琴二重奏《骑兵进行曲》和《大象》,並荣获一等奖。
▲5-01 1967年至1968年,焦永立参加了市区一支文艺宣传队,照片最后一排左一是队长徐师大的周生,左二是焦永立,右二是任昌华老师,右三是王志远老师。宣传队的队员都是各中学的文艺骨干。乐队有郭良谌、王士坤、郑斯铭、苗世义、戴天祥、侯英武、马银河、李传银、焦永立等。
▲5-02 七十年代的焦永立在演奏《海滨的早晨》。
▲5-03 焦永立(右)为沈涛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伴奏正在进行合练,准备参加徐州师范学校的教师节联欢会(1985年拍摄)。
▲5-04 五中七二级文艺班聚会的合影,前排中焦永立。
▲5-05 五中七三级文艺班2013年聚会合影,第二排左六为班主任焦永立。
▲5-06 五中文艺宣传队2018年联欢会,乐队有李士波、冯维贞、薛国华、岳新明、王琳娜、张鹏、高乐、郭勇、秦航、喻继昌、焦永立等。
▲5-07 徐州二中文艺宣传队部分师生合影,前排右四焦永立。
▲5-08 徐州二中文艺宣传队乐队合奏郑培心老师的作品《徐州小景》,黄金、陈强、张其瑞、郭美珍、耿秀荣、焦建生等参加演出。
▲5-09 焦永立的学生耿秀荣为陈强二胡独奏《子弟兵和老百姓》扬琴伴奏。
▲5-10 乐器小合奏《喜洋洋》,高彩峰、丁杭元、朱更新、沈玉藻、刘建华、马德华、小蒲、焦永立等参加演出。
▲5-11 在徐州市2018年举办的第五届老年艺术节上,焦永立等小乐队为朱更新的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伴奏(视频截图)。
音乐奇才黎保银
回忆徐州民族乐器扬琴的历史,黎保银堪称是一个音乐奇才。
黎保银原是徐州铁路车辆段客运车间的八级模型木工,自幼喜欢音乐,但由于家中姊妹多,生活清苦,买不起乐器,只能找一根竹笛,试着追求音乐的梦想。风景秀丽的云龙公园、翠柏青青的云龙山,都是他练习吹奏的课堂。不久,或刚健明亮、或轻柔圆润的笛韵,就在他的唇边倾泻而出了。
▲6-01 黎保银在庆祝他的弟子王圣贺南艺留校音乐会上表演笛子独奏,为他扬琴伴奏的是他的孙子黎海乐(2018年拍摄)。
▲6-02 弟子王圣贺原名王嘉鑫,是黎保银的内侄。
七十年代,因乐曲演奏的需要,他又在徐州铁路分局宣传队吹起了唢呐和长笛。由于他祖辈都是木匠,所以乐队的乐器变形或损坏,他都能很快地修好。
扬琴在当时是一件很贵重的乐器,宣传队托关系,花了不少钱从北京乐器厂买回了一架改良过的四排大扬琴。黎保银看到我用这架大扬琴为他的竹笛伴奏,激动地说:“难道我们造不出这样的扬琴吗?”
不久,他听说从部队复原的范清褔已经做好了一架大扬琴,就到那儿拿回了图纸作参考,重新设计、绘图,备好木料,又把钢筋截断走丝制成琴轴,左侧的弦钩,就用窗户上的“羊眼”代替。
整个扬琴一共有144根弦,每两根弦的距离都要保持得当,否则,稍微碰在一起,就会出现相互干扰的噪音。他一遍又一遍地测量、划线,才确定了近288个孔的位置。
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第一架自制大扬琴终于诞生了!此时此刻,黎保银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突发奇想:如果自己会演奏扬琴,就能知道这件乐器的优缺点,再制作时就不必照葫芦画瓢了。对,一定要攻克扬琴的演奏!
当时,我们演奏扬琴都是随心所欲,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要学习“正宗”的扬琴演奏,到北京音乐院校去请教专业老师是最快、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此,黎保银跑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先后拜项祖华、桂习礼和黄河等扬琴名家为师,学习基本演奏法。经过认真琢磨、反复练习,他很快成了扬琴演奏行家,从而对扬琴怎样有利于发声、共鸣,对所涉及的材料学、力学、声学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过后做的扬琴,音色更加优美,琴型也更加漂亮!
黎保银既会演奏民族乐器,也会制作民族乐器,大家都说他是音乐奇才,也是音乐杂家。“杂”为职责所需,“杂”为志趣所好,“杂”得似五彩缤纷的花园。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黎保银桃李满天下,先后为音乐高等学府输送了100多名音乐人才。毛毳(南京音乐学院)、武雨晴(南京艺术学院)、张铭舒(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甘甜(南京艺术学院)、周宇宁(南京艺术学院)、韦雨萌(上海音乐学院)、白牧冉(中央音乐学院)、白捷新(天津音乐学院)、钱玉(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黎媛(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刘懿庆(中国音乐学院)等都曾经是他的扬琴学生;竹笛专业还有王圣贺(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王彬惠(南京艺术学院)、周正(南京艺术学院)、李依诺(湖北汉江大学)、朱映烨(浙江音乐学院)、权可欣(浙江音乐学院)等。
▲6-03 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的白牧冉,启蒙教师就是黎保银。
▲6-04 钱玉(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韦雨萌(上海音乐学院)。
▲6-05 毛毳(南京音乐学院)、甘甜(南京艺术学院)。
▲6-06 张铭舒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音乐会演出的宣传页。
▲6-07 黎保银的女儿黎媛自幼喜欢扬琴,曾接受过焦永立和赵扬琴的辅导达一年有余,后来考上了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2014年8月20日,徐州市成立扬琴学会,黎保银被委任为名誉会长。多年的精心耕耘,赢得了一束束鲜花、一阵阵掌声、一声声赞誉。但是,他没有沉浸在灿烂中,他要继续用音符晕染人生的金秋。
黎保银夫人的侄女王璇,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她八岁起就跟黎保银学习扬琴,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桂习礼、黄河教授和南艺的芮伦宝教授。200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是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扬琴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扬琴学会副秘书长。
▲6-08 黎保银内侄女王璇在南艺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王璇的演艺经历:
2004年,随导师芮伦宝教授代表江苏参加厦门第三届扬琴艺术研讨会;
2006年,应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邀请,参加“茉莉花”民乐组合赴两国演出;受江苏省委指派,赴澳门参加澳门与内地高校学生文化交流演出;
2007年,参加南艺民乐演奏家小组赴日本交流演出;
2008年,参加南艺民乐演奏家小组,赴美国交流演出。
获奖项目:
2005年,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中,获江苏高校赛区民乐专业组一等奖;
2006年,在江苏“二胡之乡” 民族音乐节二胡比赛中,获优秀伴奏奖。
▲6-09 王璇现在是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6-10 王璇扬琴独奏音乐会的海报。
巾帼扬琴高手胡德静
胡德静,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扬琴学会名誉会长、徐州市打击乐学会会长、原徐州市歌舞团独奏演员、原徐州民俗博物馆馆长。
胡德静自幼能歌善舞,60年代中后期,在徐师附小红小兵宣传队集报幕、跳舞、唱歌于一身,是宣传队的台柱子,之后,开始学习扬琴,启蒙于谷由恩、肖承家两位老师。1972年考入徐州市歌舞团乐队,为声乐、器乐、独唱、独奏节目伴奏,还参加演出过《沂蒙颂》、《草原英雄小姐妹》、《红缨》、《马兰花》、《王老五抢亲》等大型舞剧的扬琴伴奏,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期间跟随南京艺术学院钱方平先生和上海歌剧院张晓峰先生学习扬琴,演奏技艺日臻精进,曾在徐州市专业文艺团体业务考核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七十年代后期,西方流行音乐进入国门,电声乐队逐渐兴起,民乐陷入低潮期,胡德静开始学习西洋乐器——木琴、爵士鼓等打击乐器,师从原中国歌剧院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客座教授、中国打击乐协会会长、打击乐演奏家金纪广先生、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教授、教育家、演奏家赵纪先生学习打击乐。期间,和金纪广先生共同对日本电视连续剧《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曲进行改编,经过探讨、摸索,大胆采用并掌握了四支槌双击和刮奏的技巧手法,结合特殊的伴奏形式,充分表现了阿童木的顽皮可爱、机智和勇敢。在梯形木琴上运用四支槌双击,作为特殊的演奏技巧,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江苏戏剧》杂志专有刊登她的演奏介绍和演奏图片,改编的这首独奏曲也曾在中央广播电台和江苏广播电台播放。
在师从赵纪先生研习期间,她吸收了小军鼓的滚奏和双跳手法,并将其运用于木琴独奏《霍拉舞曲》、《马刀舞曲》的高速滚奏和大幅度跳跃演奏之中,增加了木琴技巧的演奏难度,极大地丰富了舞台演奏效果。1987年,她随江苏省慰问团奔赴老山前线慰问演出,不仅是木琴独奏演员,同时又担负起整场架子鼓的演奏任务。其热情奔放的演奏激情和娴熟的演奏技巧,每每博得战地解放军官兵热烈而长久的掌声和赞扬。
1997年9月,她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央歌剧院举办的题为“中外打击乐专家”的技术交流研讨会,特别对在如何控制、掌握打击乐器的“悦音”技法上,使与会者受益匪浅。
▲7-01 胡德静在徐州市歌舞团排练厅练琴。
▲7-02 胡德静(中)当年的演出照。
▲7-03 胡德静(中)当年的演出照(2)。
▲7-04 胡德静用四只锤双击法演奏《铁臂阿童木》。
▲7-05 爵士鼓华彩。
▲7-06 1997年,胡德静在中外打击乐专家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与英国打击乐专家伊芙林格兰尼及学生合影。
▲7-07 九十年代,胡德静在文代会上与孔庆泉老师亲切交谈。
2006年,胡德静率学生参加“上海之春”少儿专场综合节目展演比赛。赛事中,她凭着与他人合作、专为学生陈盈竺“量身定做”的集木琴、电子琴、架子鼓为一体的器乐曲目《快乐的小乐手》,一举夺得多个奖项:乐曲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最佳指导奖、新人奖和组织奖,而在相关论坛上发表的《关于少儿器乐作品创作的探索》论文也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此外,曾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过《浅谈木琴的手臂作用及槌法》、《漫谈西洋打击乐乐器—木琴》等专业论文。
▲7-08 2006年,胡德静率队出席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江浙沪少儿歌舞精品专场的演出,这是她当时的领队证、代表证及获得的奖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在扬琴和木琴的演奏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她“伯乐识骏马”的育才能力,发现并培养了一批专业良才。其中,最值得骄傲的弟子——徐州扬琴专业优秀的传承人、掌门人沈剑,继承了老师“严谨务实,唯才是举,精益求精”的育才精神,在老师的引荐下,与我市某校合作创办了“扬琴特色班”,培养出扬琴学生数百名,优秀学生若干,每年都会为国内著名音乐院校输送学生多人,其中就有十多名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并在全国扬琴赛事上夺得金奖,尤其出色者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最高奖项“文华奖”,为我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沈剑现已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徐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世界扬琴协会会员、徐州市扬琴学会会长。
▲7-09 胡德静与她的得意门生沈剑。
尤其令胡德静骄傲的,是她亲手培养出了世人瞩目的“家骏”女儿胡胜男——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打击乐演奏家之一。
生于音乐之家的胡胜男,从小就沐浴在音乐的天地中。天赋异禀,加上耳濡目染,很小就在音乐的道路上起步。她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8岁考入奥地利格拉茨国立音乐艺术表演大学,后又考入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国立音乐大学以及奥地利莫扎特国立音乐学院,取得了演奏家博士学位。其间,获得了德国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国际音乐家继承人”最高荣誉奖和奥地利政府颁发的国家最高奖学金。
2007年在赢得慕尼黑胡梅尔国际打击乐大赛金奖后,又获得保加利亚国际打击乐大赛最高奖以及最佳定音鼓演奏奖。她是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打击乐比赛中获得金奖的演奏家,第一位获得最佳定音鼓演奏奖的得主,中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打击乐演奏家。柏林、北京及徐州多家媒体均对她进行过专访报道。作为杰出的国际级艺术家,她以打击乐独奏家身份与许多国际知名乐团及知名指挥家合作,成功举办多场音乐会。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刚先生专为她和夫婿创作了“打击乐与小提琴的对话——《峨眉》”管弦乐协奏曲。她的音乐会被奥地利皇冠报评为“一场前所未有的打击乐盛宴……”,柏林邮政早报称她的演奏为“……极具魅力且卓越才华的打击乐独奏家”。2017年、2022年,胡胜男先后受邀担任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中德建交45和50周年专场音乐会的艺术总监并参加了演出,为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她还多次受邀到国内外著名音乐院校,举办了许多大师班以培养新秀,并频繁带领学生成功举行音乐会,并在国际赛事中担任评委。胡胜男现任德国柏林音乐表演艺术学院和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打击乐教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打击乐教授。中国“津宝”打击乐签约艺术家、代言人。
▲7-10 胡德静的女儿胡胜男现在是德国柏林音乐表演艺术学院和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打击乐教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打击乐教授,也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打击乐演奏家。
▲7-11 胡胜男在演奏马林巴。
▲7-12 胡胜男2009年由柏林音乐厅交响乐团协奏演出。
▲7-13 胡胜男2016年由新加坡交响乐团协奏演出。
▲7-14 胡胜男2018年由广州交响乐团协奏演出。
▲7-15 胡胜男和夫婿陆威2019年在柏林音乐厅演奏叶小刚的《峨眉》,由德意志交响乐团协奏演出。
坚韧执着的郭翔川
七十年代初,郭翔川加入了徐州六中的宣传队,一开始只是在演员队里唱歌、跳舞,还演过话剧。后来,乐队里打扬琴的同学毕业了,老师就安排她学习打扬琴。没想到这一改变,决定了她一生的从艺之路。
为了培养她尽快掌握扬琴演奏技能,戴天祥和邱云祥两位老师就带她去五中找扬琴高手焦永立老师拜师学艺。记得第一次在焦老师家中听他演奏《骑兵进行曲》、《翻身的日子》、《珠落玉盘》等当时难度最大的扬琴曲,堪比听了一场高质量的独奏音乐会!出神入化的演奏,美妙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她深深地吸引住了,也使她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演奏扬琴的技法。
从此,在焦老师悉心教导下,她不但很快就入了门,而且演奏得越来越熟练。为了进一步的提升,焦永立老师又介绍她向从南艺扬琴专业分配到江苏柳琴剧团的陈曼青学习,后来陈曼青又把她引荐给南京艺术学院的钱方平教授。经过这些名家的指点,郭翔川的演奏技艺突飞猛进,并在此基础上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明星班继续深造,一步步走向了专业的道路。
八十年代,南京艺术学院的扬琴老师钱方平教授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北京,郭翔川又被借调到南艺,承担扬琴教学的工作,而且一干就是三年。
迄今为止,她已为上至来江苏访问的各国元首政要、下至音乐爱好者的普通百姓总计演奏了几千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郭翔川能有今天的成就,千里之行,始于焦老师家里那场示范音乐会!
谈起这位曾经的弟子,焦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翔川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对音乐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的乐友不能比的,这也是她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推陈出新的根本原因。以至于对丈夫于汉教授的创作和对女儿于海音的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01 扬琴演奏家郭翔川。
▲8-02 郭翔川与她的恩师焦永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州举办的五次国际胡琴艺术节,郭翔川一直都积极参与其中,並全力协助相关部门,先后邀请了国家级艺术家闵惠芬、刘文金、张锐、宋飞等胡琴界“大咖”前来助阵,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岳新明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东南角,有一个不大的院落“快哉亭”,里面的“少年之家”,曾经为徐州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岳新明就是其中之一。
从小就酷爱音乐的岳新明出身寒微,大部分的少年时光都是在少年之家学习扬琴渡过的。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岳新明勤奋好学、十分刻苦,他对扬琴的喜爱与执著,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为了练琴,甚至连家也不回,就躺在练功房的木制大连椅上过夜。
当时少年之家的音乐教师叫王世君,云南人,是南京师范大学二胡专业的毕业生,但他对扬琴的教学也有一套自己独创的模式与方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个年代琴竹款式少,品种也少,王老师就自己动手选材料制作。只要有时间,他就用二胡陪岳新明练琴,如《赛马》、《江河水》等,没有曲谱,就从录音带记录下来,从不嫌麻烦。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岳新明的扬琴演奏技艺突飞猛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他后来走上专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01 岳新明的恩师王世君。
1982年,岳新明考上了江苏省柳琴剧团,担任扬琴演奏员,从此有了一个施展才艺的平台。多年来,他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民族音乐的精髓,形成了极富感染力的独特演奏风格。他举行的多场个人音乐会,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也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岳新明现为徐州演艺集团扬琴、打击乐专业副高级演奏员、世界扬琴学会会员、中国扬琴学会会员、徐州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彭城书院精品艺术团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师、中国矿业大学特聘教师、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女子打击乐编导,曾随市政府代表团出访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
▲9-02 徐州演艺集团扬琴、打击乐专业副高级演奏员岳新明。
▲9-03 2019年10月,岳新明在合肥参加第十五届世界扬琴大会。
▲9-04 岳新明在第十五届世界扬琴大会上独奏原创扬琴曲《春回大地》。
▲9-05 国风夏韵颂彭城——岳新明个人专场音乐会2021年6月在徐州国潮汉风馆举办。
▲9-06 岳新明在个人专场音乐会上演奏原创作品《天香》。
▲9-07 岳新明在个人专场音乐会上演奏原创作品民乐合奏《竹林涌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岳新明积极投身于器乐曲的编导与写作,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2009年为中国矿业大百年校庆,编导了原创女子打击乐《鼓舞飞扬》:
2016年1月,原创的《天韵》集朗诵、音乐、打鼓于一体,由中央电视台三套节目进行了录制;
2019年6月,为江苏师范大学编导了扬琴与打击乐音乐会《天君》;
2021年5月,为道教协会谱写了扬琴曲《灵威观》,音乐制作郭阿娜;
2022年12月,再次集音乐创作、鼓设计为一体,为中国矿业大学录制了女子打击乐《天池乐鼓》,音乐制作郭阿娜。
2019年12月29日,是岳新明演艺生涯中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徐州演艺集团艺术委员会专门为他举办了《春回大地——岳新明扬琴和打击乐作品音乐会》,演奏的都是他呕心沥血创作的优秀作品,堪称徐州市举办此类作品音乐会的第一人。
▲9-08 《春回大地》——岳新明扬琴和打击乐作品音乐会2019年12月29日在徐州举行。
▲9-09 《春回大地——岳新明扬琴和打击乐作品音乐会》宣传单页(一)。
▲9-10 《春回大地——岳新明扬琴和打击乐作品音乐会》宣传单页(二)。
▲9-11 音乐会演出的节目都是岳新明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
▲9-12 岳新明在个人扬琴与打击乐作品音乐会上演奏原创排鼓独奏《天君》。
▲9-13 岳新明在个人扬琴与打击乐作品音乐会上演奏原创扬琴七重奏《梦月水莲》。
在乐器的教学中,岳新明的经验也是相当丰富,方法科学,治学严谨,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弟子,并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吴思诺2018年在徐州举办的中国第四届扬琴艺术节获银奖,2019年在中国扬琴圈(网)获最高人气奖,奖励一台扬琴。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考入国内著名的音乐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1998年,学生张凡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扬琴专业;
2004年,学生黄欣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扬琴专业;
2006年,学生韦雨萌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唐柯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明晶考入中国戏曲学院(2008年获批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员);
2008年,马莹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
2019年,学生胡金文璇考入山东省艺术学院;等等。
▲9-14 岳新明学生明晶、葛泽恺、周珊珊、胡金文璇的部分获奖证书。
▲9-15 岳新明学生黄欣的扬琴十级证书、黄欣、韦雨萌、唐柯的学士学位证书、马莹的硕士学位证书,以及明晶获批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员的证书。
在岳新明诸多的学生中,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专业硕士、青年扬琴演奏家马莹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马莹自幼喜爱音乐,受原徐州铁一中孔庆泉老师启蒙,10岁开始学习扬琴,12岁起师从于岳新明老师,13岁起赴北京随中央音乐学院刘月宁教授学习扬琴,也受到桂习礼教授的多次悉心指导。2004年,她以专业课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师从硕士生导师史玥副教授。2008年又考取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师从著名扬琴演奏家、博士生导师——刘月宁教授。2011年硕士毕业,并成功举办了音乐会,曾多次在全国各地和北京各大音乐厅、各国大使馆参加过演出活动。
2012—2017年,就职于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教育系。
2017—2021年,就职于西安外事学院,并创办了马老师音乐教室,积极投身于扬琴后备人才的培训,深受学生的喜爱与好评。
▲9-16 青年扬琴演奏家马莹。
▲9-17 2011年5月,马莹在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音乐会上。
请继续阅读(扬琴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