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一站式”介入治疗脑卒中: 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4-14

 黄淮网  近日,由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心主任韩冰带领的团队,成功为房颤患者实施“一站式介入治疗: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心脏壁上布满了电路,房颤就是最常见的心房电路紊乱现象。

 一次脑梗引

 今年70岁的张先生,常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在平日生活中还经常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一个月前因脑卒中入院,在完善各项检查时,发现张先生是“病”在脑,“根”在心——原来他患有房颤!

 稳定了脑卒中病情后,为了接受进一步房颤治疗,张先生慕名找到韩冰主任。心内科团队在接诊后,经过认真、详尽的评估,发现张先生的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3分,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参考食道超声及左房CTA左心耳无附壁血栓以及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张先生属于脑卒中高危风险。

 韩冰指出,张先生的脑卒中发作就是房颤引出的,有什么办法可以既消除房颤症状,又封堵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心内科团队经过反复商讨,决定为张先生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可以消除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可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脑卒中,一个台次上做了两台手术,“一站式”解决房颤问题。

 一站式介入治疗

 4月2日,张先生被护送进了导管室实施“一站式”介入治疗。

 手术分两步完成,首先行射频消融,由心脏诊疗中心主任韩冰、副主任医师李世杰完成。为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后,经右股静脉穿刺,心脏导管经房间隔穿刺成功,并直达肺静脉周围。经过1个小时的精准操作,患者心房颤动心律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

 接着在全麻下行左心耳封堵术,超声科副主任刘茹经食道超声评估左心耳形态和结构参数后,心脏监护室主任、心脏结构组长张毅刚,副主任医师阮宏云先将已经定位到左心房的射频消融导管替换为封堵输送鞘管,结合术前心脏CT的左心耳三维重建、食道超声测量以及术中左心耳造影,确定封堵器的大小。

 一切准备就绪后,术者们密切配合,巧妙地将封堵器通过输送鞘管定位到左心耳,缓慢释放,封堵器如花朵般“绽放”在左心耳的开口,紧紧地“捂住”左心耳,术后造影显示封堵伞呈现完美的“草莓型”,周边没有一点残余漏。术后张先生各项体征正常,苏醒后顺利返回病房。

 韩冰介绍,该手术属于微创操作,无须开刀,手术成功率高,而且术后2天即可出院。术后仅需要短期口服抗凝药物,避免长期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生活不便和经济负担。这种“一站式”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好,可改善房颤所导致的心功能不全,降低卒中或血栓栓塞事件,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对二次手术的恐惧。

 延伸科普

 左心耳封堵,让心脏血栓无处可藏

 在我国,目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约有800万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房颤除了引起胸闷、心慌、乏力甚至心衰等症状,约有20%-30%的房颤患者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梗死、脑中风。相比于其它原因导致的卒中,房颤卒中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房颤是心脏疾病,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严重的脑卒中呢?

 顾名思义,房颤是指心房发生颤动,使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血液在心房内淤滞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的脱落随血流移动导致全身不同部位的栓塞,其中最为常见即是脑血管的栓塞——脑卒中。

 那我们如何预防房颤卒中呢?

 以往我们主要依靠口服抗凝药物,但需要长期服用且存在出血风险,严重者可导致致命性的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新近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对于预防脑卒中发生有明确疗效,而且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华法林,但仍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对于无法口服上述药物,或者出血风险高的病人如何治疗,面临困难和挑战。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技术,左心耳封堵术应运而生。

 (文、图/由徐州市中心医院提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