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团队倾力抢救重度Rh溶血宝宝,经两次换血终健康出院

来源:黄淮网  作者:姚萌  时间:2023-02-13

 黄淮网(姚萌)近日,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团队成功为患有RH溶血症的新生儿换血2次,2月8日孩子已经健康出院。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因为胎儿和母亲血型的不合而出现,发生率为2%-5%,而其中RH溶血症仅占14.6%,该病虽然罕见,可一旦发生,却凶险万分。今天,我们故事的小主人公苗苗(化名)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

 在外行看来,苗苗出生时白白胖胖,皮肤晶莹剔透,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在新生儿科医生眼中,这雪白的皮肤和隆起的腹部却是重度溶血的可怕表现。

微信图片_20230211201034.jpg

新生儿医学团队与时间赛跑

成功换血两次救命

 2023年1月27日,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诊了一位36+3周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孕妇,经检查和评估,发现胎儿已出现宫内窘迫,决定立刻为该产妇进行剖宫产。接到紧急电话后,新生儿科医生早早前往手术室待命,与产科、麻醉科通力合作,以确保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微信图片_20230211201039.jpg

 “这个孩子出生时3公斤,虽然看起来白白胖胖,但其实是严重贫血和水肿的表现,腹部膨隆,肝脾肿大,都说明了孩子出现了宫内溶血,病情十分凶险。”儿科主任邓晓毅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出现严重溶血的孩子了。

微信图片_20230211201042.jpg

 时间紧迫,苗苗性命危在旦夕,只有换血才能有效抑制病情恶化,新生儿医学团队立刻联系中心血站进行紧急配血,通过众人的爱心接力,出生仅4小时,第一次换血便立即开始,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抢救,她的各项生命体征终于趋于稳定。可苗苗的病情却一波三折,第二天,她的胆红素明显增高,为防止黄疸加重所致的胆红素脑病,医生们只得进行第二次换血。

微信图片_20230211201053.jpg

微信图片_20230211201056.jpg

换血进行中

 “这个孩子的总换血量达到102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量的4倍。”邓晓毅说。正是因为两次成功换血,及时换出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了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纠正了贫血,改善携氧,预防了心力衰竭,逆转了孩子的病情,创造了生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30211201100.jpg

 经过新生儿团队近两周的不懈努力,苗苗的情况终不断好转,溶血性黄疸的相关检查也都恢复正常,于2月8日健康出院。

 专家呼吁: “熊猫血”妈妈应及时进行产前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指的是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据有关报道称,ABO溶血病较为常见,占所有新生儿溶血病的85.3%,而RH溶血病只占14.6%。

 “Rh溶血病除了会造成新生儿重度贫血、黄疸外,还可能出现全身水肿、肝脾肿大,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新生儿医学中心主任邓晓毅谈到。

微信图片_20230211201104.jpg

 通常,Rh溶血病一般不会发生在第一胎,但第二胎以后,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直线上升。因此,邓晓毅提醒广大女性,规范的产前检查不可忽视,凡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血型检查,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中抗体检测。女性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第一胎后,应尽早注射相应的抗Rh免疫球蛋白,以中合进入母血的Rh抗原,确保自身及胎儿的安全。

文、图/由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提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