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徐州日报记者 王任飞
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徐州建设为统领,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仅以高质量服务为区域群众健康谋福祉,还开创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榜单中,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位列综合考核市级机关单位第一等次,且摘得综合考核突出贡献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聚焦高质量发展,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在过去一年是如何高效推进工作的?新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又将如何精准发力、突破创新?让我们一起聆听卫健声音。
攻坚克难
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攻坚克难,踔厉奋进,践行了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宗旨和使命。
他们坚决扛起疫情防控使命担当,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牢牢把住“防输入、防反弹、防外溢”的三道防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高效推进防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他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去年,全市共建成1个医疗事业集团、5个城市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18个县域医共体、20个跨省域专科联盟、34个远程医疗协作网。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90.34%,基层诊疗量占总诊疗量达65%以上。这一创新举措得到国家卫健委的充分肯定,入选“2020-2021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典型案例”。
围绕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我市深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坚持科技人才引领驱动。去年,新增徐州市传染病医院为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全市三级医院共24家,三甲医院共13家。徐医附院神经外科成功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全市拥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10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成14个院士工作站、3个国医大师工作站,引进20个临床专家团队。新遴选确认29名市级医学重点人才、40名市级医学青年后备人才。市中心医院成为省级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4家单位之一,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名医会诊中心,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国内一流权威专家。
他们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工作导向,深入推进“卫生强基”工程和健康徐州建设。去年,82家乡镇卫生院完成对标再提升,创成甲级村卫生室180家,新增19家省级社区医院。30个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年内新增1个),其中29个建成省农村区域医疗中心,数量居全省第一。通过全面启动实施全民健康素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保护重点人群健康等专项行动,健康徐州建设不断深入,全市卫生健康保障力度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更加充实。
改革创新 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人民健康、人民满意,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不懈的追求。2023年,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围绕“一个中心、三大战略、五项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深入落实,持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践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牢牢把握高质量、均衡性、现代化的新时代主题,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把维护和促进群众生命健康、让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各项卫生健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认真落实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是通过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等举措,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深化健康徐州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年,我市将紧扣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原则,大力推动健康徐州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年内创建国家卫生镇2-3个、省卫生镇5-8个;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围绕“一老一小”,我市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加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开展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按照“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的整体布局,逐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妇幼健康方面,今年将持续加强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健康管理,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巩固提高婚检、孕检、产筛和新筛率,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和婴儿死亡风险。
为全力打造更高水平区域性医疗中心,我市将以推进医疗建设重大项目和培育优势学科群为主抓手,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加强专科(专病)联盟辐射,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提升我市对淮海经济区周边城市的影响力。
此外,我市还将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三医”联动,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强基层方面,我市将通过提档升级、人才培养、打造特色科室品牌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让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