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利器,如何避免伤及眼表?

来源:黄淮网  作者:徐医附院眼科 王贺  时间:2025-07-02

一片透明的盾牌

守护视力却也可能挑战眼表健康

 当您的孩子每晚佩戴角膜塑形镜以控制近视时,是否曾想过这片小小的镜片可能给眼睛表面带来怎样的影响?

角膜塑形镜

 近年来,随着近视儿童数量激增,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作为控制近视发展的有效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据临床数据显示,佩戴角膜塑形镜可使儿童眼轴增长速度平均减缓45%,让孩子白天摆脱框架眼镜的束缚。这项技术通过特殊设计的逆几何镜片,在睡眠时轻柔地改变角膜形状,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

 在这亮眼效果的背后,眼表健康问题却常被忽视——角膜塑形镜在重塑光线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眼表微环境。

角膜塑形镜如何影响眼表?

 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主要通过改变角膜上皮分布来发挥作用。佩戴后,中央角膜上皮变薄,而中周部角膜上皮增厚,形成中央平坦、周边陡峭的形态。这种物理重塑虽可矫正视力,却也干扰了眼表正常生理环境

 泰山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跟踪了50例(100只眼)青少年佩戴者,发现戴镜后出现明显变化:

 泪膜稳定性下降:

 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所有随访时间点(1周至12个月)均显著缩短

 角膜上皮损伤增加:

 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升高,提示上皮点状损伤

 基础泪液分泌无变化:

 Schirmer I试验显示基础泪液分泌量未受影响

 这些变化与屈光度无关,低度数组(-1.0D~-3.0D)和高度数组(-3.0D~-6.0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眼表损伤的预警信号

 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提示眼表已受到损伤:

  持续眼红、眼痛或异物感

  晨起摘镜后视力模糊持续时间延长

  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

  分泌物增多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还可能影响睑板腺功能,这是干眼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最严重的威胁:微生物性角膜炎 

 在所有并发症中,微生物性角膜炎最为严重,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2001-2007年的数据分析显示,超过75%的角膜炎病例发生在东亚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和台湾。

 深入分析这些病例发现三个关键特征:

 儿童青少年是主要受害群体

  56%的患者年龄在8-15岁,39%为16-25岁

 病原体特殊

  33%的病例为棘阿米巴感染,远高于普通隐形眼镜佩戴者

 感染源明确

 多数与使用自来水清洗镜片有关

 角膜感染初期若及时治疗通常可逆。角膜上皮具有再生能力,及时干预可避免永久损伤。但如果治疗延误,可能造成角膜瘢痕甚至视力丧失。

 安全使用指南:让风险可控

 角膜塑形镜对眼表的影响虽存在但可防可控。遵循以下安全准则,能显著降低风险:

 1. 专业验配是前提

 角膜塑形镜属于Ⅲ类医疗器械,必须在有医疗资质的机构由专业医师验配。验配前需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排除禁忌症。

 2. 规范护理是关键

  使用专用护理液,严禁用自来水冲洗镜片

  定期使用去蛋白酵素液清洁(每周至少一次)

  护理用品选择经FDA认证的知名品牌

 3. 规范操作流程

  佩戴前按“内外夹弓大立腕”口诀彻底洗手

  使用专用吸棒取戴镜片

  镜片存放盒每日清洁,定期更换

 4. 不适时暂停佩戴

 当出现感冒发烧、眼部炎症或明显不适时,应立即暂停佩戴

 5. 定期随访不可少

 戴镜后需按医嘱定期复查(通常为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通过专业设备评估眼表健康状况。

 展望未来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镜片材料和设计正不断涌现。高透氧材料(如Boston® EqualensⅡ)的应用提升了佩戴安全性。研究者也在探索如何优化镜片设计,减少对角膜上皮的机械压力。

 同时,联合治疗方案也在发展中,如针对干眼患者,研究发现将不含防腐剂的环孢素滴眼液加入镜片储液池中,可改善眼表炎症。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控制领域的价值毋庸置疑。避免眼表损伤的关键在于规范使用。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通过科学验配、精心护理和定期随访,绝大多数并发症可以避免。

  图片

 王医生提醒:

 当家长为孩子选择这条近视控制之路时,请记住:安全与效果同等重要。只有守护好脆弱的眼表环境,才能让这透明的盾牌长久地守护孩子的清晰视界。

 (本文案例及数据均来自专业医学研究,具体治疗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审稿专家  牟宁 徐医附院眼科副主任

文、图/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