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世界各地

甪直:旅游转型绽放古镇新魅力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时间:2014-07-16

初夏时节,来到“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入眼便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狭窄的青石小巷里不断传来叫卖小吃的吆喝声,穿着蓝布衣服的船娘撑船载客,沿着河道慢慢划动着手中的船桨。好一派怡人的江南水乡风光。

沿着东市河往前走,却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地上堆放着砂石砖块,工人们顶着高温摆弄着粗木柱子,空气中漂浮着阵阵油漆的味道。即便场面稍有杂乱,站在桥上观望,仍不难看出河道两边旧宅的修缮重建已初显成效,这里就是甪直古镇二期风貌整治改造项目现场。

甪直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主任吴秋荣向记者介绍,二期工程位于古镇中心地带,主要是修缮沿河、沿街房屋,改造古桥、古驳岸、廊棚等,目前已搬迁75户居民,拆除破旧建筑6000平方左右,恢复传统建筑约8000平方。“包括二期项目投入的1.5亿元在内,去年以来全镇直接用于旅游项目改造的资金达3.5亿元。”

据统计,2013年甪直古镇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68万人次,全镇旅游总收入约2亿元。对工业发达、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的甪直镇而言,旅游收入的“贡献度”并不大,占比也不高,为何仍要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古镇、发展旅游产业?

“因为古镇及其文化是甪直的核心品牌,这个金字招牌必须做大做强,任何时候都不会、也不能丢。”甪直镇党委书记吴敬宇说,当下自助游日渐流行,甪直提出了文旅、商旅、农旅“三旅融合”的发展“路线图”,围绕游客需求推动旅游转型,全面提升旅游服务业发展。

素有“五湖之汀”、“六泽之冲”美称的甪直,仅1.04平方公里的古镇景区碧水环绕,河道纵横,桥桥相望,被茅以升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博物馆”。古镇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密布,有保圣寺、万盛米行等8个著名景点,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在这里写出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1998年10月,甪直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营业。以此为肇端,16年来甪直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保护的原则,旅游产业在保护中前进发展。如今,面对旅游产品的转型潮流,甪直的硬件载体、接待能力已显不足。去年以来,甪直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各大要素逐一对标,提档升级。

作为甪直景区保护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吴秋荣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个项目的设计规划方案,游客中心、客栈、博物馆、影剧院……“这条河道原先是航道,现在通过景观改造,河中间12米仍然作航道,旁边种上荷花等水生植物,既保护生态、净化水质,又非常美观漂亮。”他一边指着马公河的设计方案,一边对记者说。

吴秋荣表示,根据规划,未来在澄湖东西两岸将建设游船码头,游客游览完古镇,可以从东码头坐游船畅游澄湖,然后直达位于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西码头,可以体验采摘游、品尝农家乐等,实现文旅、商旅、农旅的完美融合。

要实现“三旅融合”,从“观光游”向“品质游”跃升,就必须让更多的游客来到甪直、住在甪直,品味水乡生活。而甪直目前的总客房数在650间左右,住宿接待量难以满足未来游客的需求。在未来2年内,甪直将新建民宿客栈、快捷酒店、星级酒店等不同层次和特色的住宿载体,使镇区客房总数达到1500间。

与此同时,甪直旅游载体建设亮点迭出,为旅游业与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镇区晓市路和海藏路交界处,占地92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的游客接待中心已经封顶,年底前将投入使用;旨在“打造区域艺术文化品牌,丰富江南文化,提升甪直镇的知名度”的张省艺术馆也已基本完工;原来的甪直第二农贸市场拆除重建为特色美食城;甪直中学初中部搬迁后将打造商业综合体,并规划大型停车场,不仅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改善本地居民生活环境,更带动古镇经济的发展。

旅游的本质是对异质文化的深度体验,而“文旅融合,彰显特色;商旅融合,产镇一体;农旅融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构想为甪直描绘了一幅“三旅融合”转型发展的瑰丽蓝图。今后再来甪直古镇,不变的是古街古巷小桥流水,变的是更舒适的旅游服务和更丰富的旅游项目。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