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延时开放 两大国宝首次亮相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让很多人向往夜游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自元宵节举行“川博华灯欢乐之夜”后,每周六晚的延时开放政策也受到市民的热烈响应。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规范,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实现了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3月4日,川博延时开放至晚8点,近千名观众走进博物院,和院长摆龙门阵,听川博首席专家解读“扬州八怪”的故事。他们还走进神秘的文保实验室观摩拓片全色,国宝级别的斯瓦特风格佛像与齐白石书画首次走出文物库房,与市民见面。
现场演示文物修复
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了大江南北,把神秘的文物修复师带进公众的视野。其实在川博也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这里就像文物的医院一样,能够让文物“起死回生”,受损文物通过修复师的妙手回春,再次完美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这个神秘的文物修复实验室,平常可不对外开放,只有文保工作人员才能在里面施展“医术”。当晚,全国知名文保专家、川博副院长韦荃在这里动手修复12张“清拓唐石台孝经拓片”,现场演示全色工序。数十名观众走进实验室,近距离围观尚未展陈的文物,包括石台孝经拓片、泰山金刚经拓本等。
相传,唐玄宗书写《石台孝经》拉开了与杨贵妃情史的序幕。川博馆藏的12张“清拓唐石台孝经拓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蛀虫、破损、掉色的现象,要经过清洗、染纸、接画、命纸、正墙、全色等20多个步骤,每步都是细致的纯手工活儿。只见修复师左手执调色盘,右手握小楷毛笔,笔尖微蘸事先调好的颜色,小心翼翼地为拓片的虫蛀、破损处补色,数次之后,填补的位置几乎看不出痕迹。
馆藏国宝首次亮相
川博馆藏32万件文物,受限于展厅面积只能展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不少“镇馆之宝”一直在文物库房深居简出。4日晚,记者和50多位市民经过重重安检之后,得以进入库房,鉴赏文物精品。
馆藏的七八世纪佛陀像藏传佛教艺术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宗教内涵受到世人的供奉与喜爱。特别是一尊释迦牟尼铜佛像,呈现的面貌与早期印度斯瓦特艺术风格一致。保管员小心翼翼地将其抬放至工作台,刚一亮相,观众就发出一片惊叹之声。
川博专家甘晓透露,目前,世界上留存的斯瓦特风格铜像极少,大约只有60多件,其中故宫收藏了十几件。此前,这件铜佛像被评定为3级文物,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最近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专家根据铜像造型风格,特别是佛像下有两头狮子做力士的特点,推测它属于斯瓦特风格,是稀世罕见的国宝级珍品,“有望以后评定更高的文物等级”。
观众有幸见到这件稀世珍宝,不仅能了解早期工匠们娴熟的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还能揭开斯瓦特这个曾经活跃的佛教艺术中心的神秘面纱。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斯瓦特佛像只有一面刻字,而川博馆藏的铜像底座四面都刻有文字。来自北京的文物专家为此一同“会诊”,虽然尚未鉴定出文字种类,但推测可能是佛教里的吉祥话。
齐白石书画传奇
1936年4月,齐白石应四川军阀王瓒绪的邀请来到四川,客居成都市文庙后街王瓒绪公馆治园,开始了一段五味杂陈的四川之旅。齐白石在来四川之前跟王瓒绪是“千里神交”,有过“蜜月期”,为什么在离开成都时两人关系恶化到绝交的地步?当晚,川博拿出“压箱底”的5件齐白石书画精品,为读者讲述书画名人背后的传奇故事。
保管员张玉丹戴着洁白的手套,双手托举打开一个折扇。这是齐白石画的岱庙扇面,庙外古松二三株,层林尽染,苍翠欲滴,寓意着画家不老的心态。折扇上写有“治园三弟”的字眼,是齐王二人关系非常亲密的时候友情的见证。这件折扇在川博库房“躺”了半个多世纪,捐赠时齐白石老人尚在世,但由于作品的品相极好,打破了文物评级先例,在当时就被评选为国家三级文物。
在张玉丹看来,造成这两位“巨人”友情破裂的真正原因,或许应该从1936年成都的文化生态和齐白石的个性来考虑。她做出了两种推测,其中之一是齐白石来蓉后不愿对王氏所藏书画的真假做出判断。考虑到眼前的藏品真假参半,而自己不具备鉴定能力,齐白石拒绝为其题盖鉴章,令王非常不满。另一种推测,可能是当时四川的画界、政界原本平衡的“生态环境”,被“最牛北漂”齐白石的到来打破,中间有人向王瓒绪打小报告,让二人心生嫌隙。
无论是何种缘故让二人分道扬镳,好在齐白石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书画精品,记录下二人友情分分合合的历史。如今再看这些书画精品,颇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