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清新福建 生态领跑
东南网报道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今年全国两会现场,不管是福建代表团开放团组还是媒体集中采访我省人大代表,“清新福建”都成为境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福建的重头戏。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殷殷期盼,如今早已深深印在福建各级领导和八闽儿女的心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我省真抓实干,加速突破,用绿色“指挥棒”发力,2016年再次交出了水、大气、生态全优的成绩单,生态环境继续领跑全国。
“福建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全省干部群众长期以来共同维护的成果,同时也是福建发展的优势资源。”省委书记尤权多次强调,推动福建发展必须把“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起来。
代表委员们说,福建应该进一步抓住国家在福建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这一机遇,聚焦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强化顶层设计、绿色导向,紧扣生态美,推进清新福建体制机制建设。
转型升级,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福建碳市场去年12月正式开市运行,首日成交1822万元,创全国试点省份开市首日成交量的新高,并推出在省内碳市场可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这在全国属首创。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焦念志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减排不是给发展拖后腿,环保也可变身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他认为,应该采用科学理论和技术合理减排,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后,未来可逐步推进海洋碳汇市场的交易。
“目前,我国建筑总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例明显偏高,这是全社会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必须突破的点。”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认为,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是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是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今年,我省将鼓励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发展,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领域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市县,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持续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建议,以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基金、绿色抵押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企业“环境责任利润”,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建立企业碳信息披露数据和绿色投资网络,以绿色会计报表应用与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应坚持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代表委员们认为。
先行先试,建立绿色发展新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
去年,我省将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升级为书记、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与省委、省政府签订环保“军令状”,在全国率先扛起环保“党政同责”大旗。
“‘党政同责’的推行,让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责任更加明确,履职更到位,各项环保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全国人大代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表示,我省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环境目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且根据主体功能,实行了差异化的考核,通过这一考核体系破解了绿色考核导向落实难的问题,强化了党政主体责任。同时,把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强化了主体责任,破除了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合力。
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率先出台培育发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率先开展放射性物品一体化监管改革……代表委员们表示,这些改革探索在全国其他地方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对福建来说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哪些方面还可以先行先试?
全国人大代表、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党支部书记邓文山认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三明市、南平市和龙岩市是国家南方重点林区,三明、南平又地处福建闽江流域上游,龙岩地处福建九龙江流域和广东韩江流域上游,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建议将三市列为国家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试点,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建议,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能效、能耗限额标准,不断提高能效准入门槛,鼓励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及新型节能技术研发力度,建立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体系,逐步将能效指标的审查纳入生产设计过程。
“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健全绿色市场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杰代表认为,应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鼓励学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制定技术领先、市场成熟度高的绿色产品评价团体标准,增加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市场供给。
今年,我省还将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体制机制改革。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敢闯敢试,推崇首创独创,开展新的探索试点,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福建样板”。
绿色惠民,释放生态文明新红利
环境就是民生。保障最普惠的“绿色福利”,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有更多获得感,始终是我省推进生态建设的着力点。
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提升专项行动,建立森林、流域、重点生态区域等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长效投入机制…… “我省注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惠民’道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张玉珍代表说。
“在开展共建美丽乡村行动中,莆田市按照‘谁产生垃圾、谁负责清理’的理念,充分调动群众共建的积极性,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城乡环境变得更美了,这一经验已经在福建省推广。”林宝金代表说。
今年,我省还将建立完善各级生态环保项目储备库,推动河长制全覆盖,重点推动解决八大畜禽养殖重点区域污染整治……
如何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福建省委副主委陈兴生建议,要完善各类生态保护转移支付政策,对生态流域自成体系、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给予更多的正向激励。
代表委员们表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列出问题清单,找准问题根源,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绿色惠民、环保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