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世界各地

凋敝的中国传统村落正孕育着再次焕发青春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14

  新华网郑州11月14日电(记者刘金辉)在中国飞速城镇化的近十多年里,无数的村庄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许多堪称“民居活化石”的村庄开始凋敝。近两年随着中国政府和民间保护意识的提升,凋敝的中国传统村落正在成为“香饽饽”,正孕育着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河南陕县的地坑院被称为“民居史上的活化石”“地下四合院”,是黄土高原窑洞民居的一种。在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记者看到一个个矩形的坑院镶嵌在地里,地坑的四壁被挖出一个个窑洞。在地坑院里,正堂、卧室、厨房、厕所、羊圈、井窖等构成了完整的家居环境。在村民们没有搬出地面之前,整个村庄形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房舍;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的奇特景象。

    住在地下,不会被水淹吗?据了解,地坑院是在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这里位于黄土高原边缘,降水少,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且这些村庄位于山顶平原,有利于排水。

    陕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说,人们这样居住已有上千年历史,衍生出了许多乡土民俗,如黑色剪纸、制作澄泥砚、捶草印花、扬高戏、锣鼓书以及独特的婚丧嫁娶民俗。

    “1985年后,人们逐渐富裕,加上地坑院潮湿、采光不好等缺点,人们开始在地上盖房,逐渐搬出地坑院,再加上农村‘空心化’的严重,吸附在其身上的民俗也渐渐衰败,一些已经消失,一些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承。”尚根荣说,“地坑院文化是独特的农耕文化,‘四世同堂’的居住布局是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真实写照。”

    目前,陕县的地坑院从1万多座减少到6、7千座,只有部分老人还住在里面,还有许多已经废弃,无人居住。90岁的张来旺是庙上村最年长的老人,他一人独居在这里,四个孩子都移居到了洛阳、三门峡等地。

    “已经习惯了,这院啊,有人住就不会塌,没人住,很快就塌了。”张来旺说,这个地坑院是在他20岁时挖的,他已住了70年。

    目前,庙上村已被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了地坑院文化旅游区,并规划建立覆盖全县的地坑院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部分地坑院进行修缮保护,并以其为载体开展民俗体验活动,向外界展示地坑院文化的魅力。

    不仅在官方,民间也意识到了它存在的价值。在一些村庄,许多村民自发开始修缮自己的地坑院,有的办起农家乐,有的用于夏天居住。“现在,好多县城、市区的人来这里体验农家饭、地方民俗,这是他们的根,割不断。”尚根荣说,“我把自家的地坑院也修缮了,我认为地坑院很快会再次焕发青春。”

    中国的许多传统村落也经历着类似地坑院的命运。著名作家、传统村落保护发起人之一冯骥才说,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锐减了90万个村落,这个数字非常紧迫。

    从2012年开始,中国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在两年内将1500多个村落纳入保护名录,从今年起,中央财政首次对列入保护名录村落给予每村平均300万元资金支持。

    除了中央的支持,地方和民间也开始行动,多元化的保护模式在形成。如古村落较多的安徽省,对村落分类确定保护等级,出台法律严惩破坏古建筑的行为。

    此外,一些有识之士也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来自北京的张崇军认保了黟县宏村镇茶行弄的一处清晚期的古民居,投入120多万元对它进行修缮,原来破败不堪、漏雨严重的老宅子,如今已成了一处体验徽文化的好去处。

    冯骥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有些村落消亡了,这是一个必然,但是我们要保护好那些好的,这是国家要做的,传统村落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一种文化自觉。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