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回龙窝”的“窝”
■民间 “回龙窝”的“窝” |
|
◎汉风 自从书院搬迁到解放路8号彭城大院文化产业园,我就开始过上“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生活。彭城大院是徐州市人民政府的旧址,坐落在城市中心区,东临快哉亭公园,南依户部山戏马台,北望苏宁广场,西与回龙窝历史街区无缝对接。在书院的日子,我每一天都会在回龙窝的长街短巷中穿梭好几趟,要么去彭城路的花市买花;要么去马市街的状元池洗浴;要么啥事都没有只是在读书倦怠的时候,到那些青石板路上散散步。 回龙窝是自清代延续至今的历史街区,周边有徐州古城墙遗存、城隍庙遗址、大同街钟鼓楼等文化遗迹。有材料说,改造后的回龙窝将通过“景观小品、情景再现、非遗互动、特色业态”等载体,被打造成徐州城市展厅及新的城市名片。我对这样的表述没有兴趣,反倒觉得眼前的古典院落、石板小路、陈年老井、园林小品等引发了心中无限的感怀和眷恋。 每一次,从回龙窝里经过,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一踏上那些历经过无数岁月的青石板,我的心就会静下来,柔起来。抬头看到那些青砖黛瓦、古典窗棂、芭蕉银杏、飞鸟流云,心中的诗意与欢喜便像涟漪一样悄悄地漾开来。有些时候,我会在那里踟蹰一段时光,发一会儿呆,看一会儿那些早已熟得不能再熟的风景。我如此留恋那一段行程,因为那一段路是从历史走向今天,从古典走向现代,从诗意走向现实…… 我对回龙窝的怀恋不仅因为当下的古典感觉,更源于过去的美好记忆。大学刚毕业,在《淮海文化报》做副刊编辑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这一片古典民居。在我的记忆中,回龙窝虽然处在车水马龙的包裹中,这里的居民却仍保留着淡泊悠然的淳朴民风。那些头发斑白的老人,春天种花,夏天乘凉,秋天打煤球,冬日晒天阳。浸着沧桑岁月的斑驳木门缓缓开启、闭合,巷弄里的日子水波不惊……一座座深邃的院落掩映着一段段酸甜苦辣的故事。 在这仅有百余户人家的居民区内,曾经星散着一大批寿星,年过百岁的人瑞就曾有十多位,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竟达三十多个。这里的居民曾自豪地说:“俺们的回龙窝就是长寿窝。”为什么这里的居民如此长寿?民间有个说法,这里的井水十分养人,吃了百病不生。回龙窝的确曾有三口古井,井水冬暖夏凉,味道甘甜。还有一种说法与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帝下江南时曾想穿过这里,但因回龙窝是个死胡同,无法穿行,只好顺着原路返回,“回龙窝”因此得名。所以也有人说,是皇帝御驾给这里带来了祥龙瑞气与绝佳风水,故而这里的人多长寿。 关于回龙窝的得名,《徐州市志》上的说法与民间传说大相径庭。按照志书的解释,回龙窝因地势低凹,雨水倒流,久积难泄,俗称“回流涡”,后谐其音,美称“回龙窝”。以笔者浅见,这种说法也未必合理。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认同这个地区与“龙”有缘,与“窝”有关。 从文化的角度讲,“窝”这个字带着浓厚的原始气息与深远的自然痕迹。“窝”字从穴,从呙。“穴”意为“土室、地洞”。“呙”意为“圆形中凹”。两者联合起来表示“锅形的坑穴”。《集韵》解“窝,穴居也”。由此可见,“窝”原指鸟兽昆虫的巢穴,后引申用作隐藏或避难用的洞穴,借指人的安身处。 数数徐州的地名,“窝”无处不在。城中有“回龙窝”“侯山窝”;城南有“文窝”“万窝”“张窝”;城北有“裴窝”“李窝”;城西有“路窝”等等。从居住环境的角度看,叫“窝”的村寨大多处在背山向阳之所,得天时与地利,是风水绝佳处。这就是我们先人起名的智慧。在民俗演进的过程中,“窝”逐渐演变成人们对安居生活的向往与寄托,所以才有谚语常讲的“安乐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如此看来“回龙窝”的“窝”的确非同寻常。 可是,对于这非同寻常的“窝”字,有些人却觉得太“土”,不够高大上,于是就擅自做了改变,把“文窝”改成“文沃”,把“侯山窝”改成“侯山沃”。这样的做法与把“徽州”改成“黄山”,把“中甸”改成“香格里拉”等一样,是典型的任性之举、贻笑大方之事。而处在繁华与时尚之中,坐落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回龙窝,在拆迁改造之后,依然保留着它的本名,笔者暗暗为之点赞。 放下笔,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我了无睡意,便又走下楼,到回龙窝去散步。阿苇大概已经备完课,见我不在就打来电话:“这么晚了,你去哪里了?”我答:“在回龙窝散步呢。”可能是我的声音太轻,她没有听清楚,又问:“在什么窝?”我一字一顿地说:“在回龙窝的窝。马上就回我们的窝。”我们都在电话中笑起来…… 来源:徐州日报2017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