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频道 > 美食信息

海鲜暗藏五大风险 放开吃可能会变绝命毒食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7-03

   南方部分海域发生赤潮 贝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

夏季正是大量海鲜上市的季节。特别是贝类海产品,是夏日餐桌上最佳啤酒伴侣之一。不过,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提醒,近期由于我国南方部分海域发生赤潮,食用贝类的安全风险加大,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其实,不只是贝类,其他海鲜在食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每年夏季都有食用海鲜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很多人在吃海鲜时也会有点担心。海鲜究竟怎么吃才安全?

  食药监:海鲜摊主应如实公布贝类产地等信息

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的总称。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分泌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约占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麻痹性贝类毒素而引发的中毒事件约为2000起,死亡率达15%。

麻痹性贝类毒素进入贝类体内后,对贝类本身无害。被人摄入后,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人一旦食用含有麻痹性贝毒的贝类,毒素很快在体内释放,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目前,尚无针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特效解毒方法。

国家食药监公告强调,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要查验贝类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留存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并承担购买者食用后中毒赔偿等相应法律责任。贝类产品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要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贝类产品和供货商的相关信息,保存相关凭证。销售贝类时,应当在摊位(柜台)显著位置如实公布贝类产品名称、产地、供货商等信息。不得采购和销售来源不明以及禁止采捕和销售区域的贝类。出现因销售贝类产品中毒等问题,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要承担赔偿责任。

与此同时,食药监也提醒广大市民,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毒素爆发高峰期不要采购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烹饪贝类时,要煮熟煮透,单次食用量不宜过多。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的,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救治。发现市场和餐饮单位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贝类产品的,可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海鲜暗藏五大风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介绍,多半海鲜具有低脂肪、高蛋白、锌、铜、硒、碘等微量元素含量高的优点,营养价值较高,但美味有时也与风险并存。在享用海鲜时,要注意避开五类风险。

  风险1 致病微生物

螃蟹、虾、贝当中所含的致病菌不少,甚至还包含致病性很强的诺如病毒。螃蟹就是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李斯特单核增生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主要携带者。胃酸很强的人能消灭食物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出现麻烦的可能性较小。消化能力弱,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如果遇上烹调不足、没有彻底杀菌的海鲜,致病菌很容易活着通过胃进入肠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胃酸不足的人,尤其要少吃海鲜。

  风险2 寄生虫

虾、蟹、螺等水产品中,可能有管圆线虫、肺吸虫、血吸虫等多种寄生虫。吃醉螺、醉蟹之类食物的风险很大,烹制不熟也可能让寄生虫的囊蚴漏网。这些水产美食千万要经过加热烹调,不能一味追求鲜嫩,更不能生吃。

  风险3 难分解的环境污染物

由于养殖环境可能有水质污染,水产品天天泡在水里,难免会吸收其中的污染物质,而且污染浓度会随着食物链的级别上升而十倍以上增长。再加上,甲壳贝类等水产品本身就有富集部分重金属元素的特性,水里有一倍的污染,到了海鲜河鲜那里就可能变成千万倍的污染。水产品中有富集问题的主要污染物是砷和镉等重金属。水产品中的砷含量远远高于肉类、粮食和蔬菜,对于贪吃水产品的人来说,通过鱼、蟹等摄入的重金属很容易超标。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环境污染物,海鲜河鲜都要适量,不能多吃。

  风险4 食物过敏和不耐受反应

甲壳类水产品和鱼类、鸡蛋、牛奶都是最容易造成过敏的动物性食品。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虾蟹等水产品是成年人最容易发生过敏的食物类别。其中的过敏相关蛋白质通过蒸煮10分钟的方法是无法去除的。除过敏之外,还有不少人对海鲜河鲜有不耐受反应,食后感觉胃肠不适。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有不良反应,就应当远离这些食物,至少是暂时性禁食。

  风险5 过量食用引发的痛风

海鲜河鲜的摄入量与痛风风险之间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调查数据证明。由于摄入这些食物过量时会带来大量蛋白质,肝肾功能受损的人也要严格限量,绝对不能随意大快朵颐。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