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贪凉易患“阴暑” 江苏省中医院提醒加强防护意识
众所周知,三伏天在烈日下暴晒、高温下作业、热辐射都有可能导致中暑。然而近年来有一种中暑却在不知不觉增多,这种中医称之为“阴暑”的病人近几天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每天都有数十人就诊,而且以青壮年居多。急诊科郦永平主任医师说,三伏天过度贪凉也会中暑!只不过属于“阴暑”。
今年20岁的准大学生小张,平时喜欢打球的他最近暑假在家也经常和同学切磋球技。昨天下午打完篮球后满头大汗,浑身那个热呀,回到家嫌空调温度不够低,把空调调到18℃,还觉得不够凉爽又从冰箱里拿出半个冰西瓜,三下五除二解决掉,顿感浑身清凉。可能打球打累了,很快就睡着了。一觉醒来感觉到头昏乏力,且腹痛、腹泻,晚上症状加重,出现高热症状,家人着急地将他送到省中医院急诊科治疗。
“这个病人属于典型‘阴暑’”急诊科郦永平主任医师分析说,中医认为暑是夏天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暑多为阳热过盛所致,但阴暑还兼感受阴寒、湿气之邪而得之。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阳暑通常为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对阳暑的防治较为重视,却往往忽略了阴暑。阴暑的病机是暑热在内、寒湿在外。主要症状既有口渴、心烦、呕恶胸闷等暑湿之象,又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等风寒外束之症。阴暑的特点是头晕、恶心、乏力、没食欲、大便稀、舌苔腻,贪凉喜冷饮的人更容易罹患。阴暑发展比较缓慢,常持续好几天。三伏天感觉头重、恶心、身重,往往是中阴暑的先兆。治疗阴暑中医主要以解表清暑为主。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工作环境的改变,加之对“阳暑”的防护意识增强,这种“阳暑”病人越来越少,而“阴暑”病人却有增无减,因而提高认识,加强防护也很重要。专家指出,预防阴暑首先要注意不能过于贪凉,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要节制生冷饮食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第二,如已经有轻微中暑症状如头重、恶心、身重等,最好请中医专家进行辩证治疗,如用一些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等中药,从而达到解表清暑,和中化湿。第三,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恶心、头昏等病症,可选用刮痧进行预防。第四,饮食上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多喝绿豆汤、荷叶、藿香代茶饮;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等。(冯瑶)
来源:《市场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