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食材堪称夏季“良药” 六月上市的水果这样吃
编者按: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琐碎小难题。掌握一些健康生活的小窍门,也许就可以让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人民健康网《健康生活小窍门》专栏,为您出谋划策,用“小心机”化解“真危机”。
7种食材堪称夏季“良药”,家家都用得上
夏季具有“暑”、“湿”的气候特点,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出汗多、消耗大,常会出现睡眠欠佳,倦怠乏力等不适,出现这些症状时,除了去医院诊治,也可借助日常饮食来调节。
苦瓜最泻火
夏为暑热,五脏属心,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口舌生疮,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
《滇南本草》记载:苦瓜入心脾胃三经,可以泻火、清暑、益气、止渴。
从营养学角度看,苦瓜含有苦瓜甙、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缓解夏日食欲减退。苦味素还具有降糖作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食用。
绿豆最解毒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消暑、止渴利水,是夏季防暑佳品。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泻痢。”
从营养学角度讲,绿豆皮富含多酚类物质,盖上盖煮沸,尽量避免接触到氧气,溶出的多酚类物质尚未氧化,此时清热解毒作用最强,特别适合烦渴、咽喉肿痛、小便发黄的人饮用。
陈醋最开胃
许多人一到夏天就没食欲,这是因为夏季易出现津液耗伤,暑湿困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此时,可适当吃点醋。
醋入肝、胃经,可以开胃,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
炒菜或拌凉菜时点几滴陈醋或米醋,不仅能给改善菜品口感,也有助消化吸收,增进食欲。
大蒜最杀菌
大蒜是夏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大蒜富含铁、硒等微量元素及有机硫化物等有益成分,可杀菌抑菌。
特别是生吃杀菌效果最好,其中的蒜氨酸、蒜酶等有效物质会互相接触,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
吃饺子加点蒜泥,拌凉菜加点蒜末,炒青菜加点蒜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海带最降脂
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高,高脂血症患者不妨吃点降脂食物,而海带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含有的褐藻酸钠、海带淀粉等有降脂、降压功效。
夏天还是吃夜宵的时节,摄入大量油腻食物也会升高血脂,此时将海带煮熟后切丝,加入陈醋或米醋,与白菜丝一起拌着吃,不仅美味,还能消食解腻。
鸭肉最滋补
夏季消耗较大,清热解暑的同时也应该适当进补。
鸭属水禽,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而且鸭肉不温不热,可补虚生津、利尿消肿,适合容易上火的夏季吃。
但由于鸭皮中的脂肪含量较高,食用时最好将鸭皮剔去。
生姜最驱寒
大家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夏天很多人贪凉吹空调、吃冷饮,易受风寒;冷热交替可能导致受凉感冒、腰腿酸痛。生姜可解表散寒,温肺止咳。
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有助增进食欲。早上胃中之气有待升发,此时吃点姜能健脾胃。可以喝生姜大枣汤或晨起含姜片。
桃养人杏伤人?六月上市的水果这样吃
桃养人——吃多了易上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胡立明解释,之所以说桃养人,是因为桃性温,与杏和李子比较,相对平和,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的功效,尤其适合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闭经、跌打损伤等症状的人多食。桃子中富含的果胶,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不仅能够预防便秘,还具有一定的养颜美容功效。桃子对治疗肺病也有一定功效,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肺病宜食之”。正因为如此,桃子又被称为“寿桃”、“仙桃”,从这点来看,桃子确实能养人。但是桃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人更不宜多吃,因上火而便秘的人也不能通过食用桃子来通便,反而会“火上浇油”。
杏伤人——吃多了伤脾胃
胡立明介绍,中医认为杏性温热,有小毒,适合代谢速度慢、贫血、四肢冰凉、虚寒体质的人食用,对受风、肺结核、痰咳、浮肿等病症的患者也有裨益。但是对热性体质的人,食杏容易加重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且鲜杏酸性较强,容易损伤牙齿,对脾胃也有一定的影响,有肠胃疾病的患者不宜多食,从这个角度讲,杏吃多了确实有些“伤人”。一般人食杏在3~5颗较为适宜,喜爱吃杏的人不妨多食用一些加了糖分的杏脯、杏干等。
李子“会死人”——未成熟的有毒性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主要是因为未成熟的李子被食用之后会产生一定的毒性。李子中含有较高的酸性,脾胃虚寒的人应该少食李子,更不能跟其他柠檬、杨梅等酸性水果一起吃。多食李子还易生痰湿,易引起心烦发热、潮热多汗等症状。不过李子具有生津止渴、清肝除热、增进食欲的功效,适当食用三五颗李子并无大碍。
樱桃分国内国外——营养没差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介绍,市场上的樱桃大致可分为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个头较小,多呈浅红色,而欧洲甜樱桃个头较大,颜色暗红,进口大樱桃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车厘子。
很多人认为大樱桃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大小樱桃在营养上相差可忽略不计,而在价格上却相差数倍。樱桃大小是品种问题,和口感甜度没有关系。另外,大樱桃果肉韧性好,小樱桃更柔软些。有些商家为追逐利益,用国产大樱桃冒充车厘子高价出售。目前许多国外优良樱桃品种已在国内成功移栽培育,消费者应视各自喜好购买,防止被卖家忽悠。购买时注意,颜色深的樱桃一般较甜,颜色浅的大多发酸,挑选圆润有光泽的,看一下果梗,绿色的比较新鲜,不新鲜的颜色发黑。
荔枝有青有红——选红绿相间的靠谱
营养师王潍青:市场上荔枝颜色有青有红,应挑红绿相间的。小型水果摊所售荔枝,极少有青、黄明显的外观颜色,一般多为鲜艳的红色,很多是用经过添加微量硫酸或盐酸水制成 “保鲜水”来浸泡或喷洒荔枝,会让荔枝表皮短时间内呈新鲜亮泽的红色促进销售,但对身体没好处反而有害处。而大型超市保存一般为掺杂冰块或置于冷藏柜中,即使有水,也多为冰块融化后的冰水。冰块的来源,则与水产保存的冰块为同类。其所售荔枝,颜色深红者较少,大多为红绿相间,颜色不规则分布。
因此,荔枝按季节食用,不急于尝鲜,过早食用未成熟的荔枝,其营养与口感均较差。而且买时也要注意看一下保存环境,建议购买冷藏或冰块保存的荔枝,对于无低温保存措施或泡水保存的荔枝要谨慎购买,甚至能闻到刺激性异味,如有保鲜水进入果肉,则可能有发苦发涩的味道存在。
杨梅藏着小虫——盐水泡泡就除虫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阮光锋:又到了吃杨梅的季节,不少人因为杨梅里有虫子而不愿意吃,其实哪有那么可怕。杨梅里可能会有的小白虫是果蝇的幼虫。处理掉这些虫子也并不麻烦,吃之前,可以用盐水将杨梅浸泡一下。这是因为果蝇很怕盐,用凉开水加盐浸泡一下,它们就会都从杨梅里跑出来,这样基本就不用担心吃杨梅的时候吃到虫子了。
幼虫生来就是吃果肉的,以水果的营养为生,不会携带传染病菌,一般对人体无害。而且,人体胃液的酸度是可以杀死果蝇幼虫的,就算吃进去,这些幼虫会也被当成蛋白质消化掉,不会在人体内生存或繁殖。所以,杨梅中的小虫,即使是吃下去,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完全不用惊慌。
枇杷果肉颜色不同——白色可口红色做罐头
食品工程与营养硕士李然:果肉呈白色至淡黄色,皮薄易剥,果肉细腻柔软,汁多味甜;而红果果肉为橙黄或橙红色,胡萝卜素含量高,但果皮厚、肉质糙、味道酸,更适合做罐头。
枇杷属于上市期短的水果,要趁着季节买一些给家人吃。购买时首选白果,挑选成熟度高的,以果皮橙黄,茸毛完整,成熟、无青果的为佳。吃枇杷一定要去皮,果核不可食用,因为不成熟或果皮果核中含有苦杏仁苷,有一定的毒性。成熟的枇杷一次也不建议吃太多,1~2个即可。
50岁后练太极七大好处
50岁后,运动方式对关节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短跑、跳跃等高冲击运动易加剧中老年人关节磨损,太极等低冲击运动非常适合该人群。近日,美国“关爱网”总结了中年后练太极的七大好处。
1.防跌倒。由于骨骼肌肉自然衰老,人在50岁后跌倒风险显著增大,易导致髋骨等部位骨折。而经常练太极能改善身体平衡性,增强腿部肌肉力量,进而防止跌倒。多项研究发现,练习太极1年,摔倒风险可降低43%。
2.助减肥。澳洲研究人员发现,中老年肥胖人士经常练太极,可改善体重指数,减少腹部脂肪,调节血糖。美国科学家发现,练太极1小时可消耗280千卡热量。因此,太极拳又被称为“不流汗的减肥运动”。
3.身体壮。50岁后保持强壮身体有助老人生活自理。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练太极强身健体,长期坚持还能获得力量训练的各种益处。值得关注的是,练太极还对关节有好处,有助于远离关节疼痛。
4.血管好。《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练太极6个月,身体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体重更健康,总体生活质量提高。多项研究表明,练太极可降低血压,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
5.更灵活。英国《体育医学》载文,练太极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动作轻柔的太极运动可有效拉伸全身不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柔韧性、灵活性,减轻关节及腰背疼痛。
6.减压力。美国梅奥诊所研究数据表明,经常练太极可减少焦虑和抑郁,提升情绪,缓解压力,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7.无门槛。除了有严重腿伤者,太极基本上人人能练。即使是生活离不开轮椅的老人,也能练习太极。
凉席没晒,招来荨麻疹
最近,周女士发现儿子四肢、肚子上长了很多红色疹子,瘙痒难忍。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丘疹性荨麻疹。查找原因,结果是家里凉席惹的祸。
近期温度升高,不少人将储藏了大半年的凉席直接拿出来使用,孩子皮肤娇嫩,特别容易被螨虫叮咬,引发丘疹性荨麻疹。由于不同人对昆虫叮咬反应不同,就像周女士的儿子属于过敏体质,被虫咬后更容易诱发丘疹性荨麻疹。不过,只要坚持使用抗过敏药,并且不再接触过敏原,一般一个星期就能康复。但严重的会合并感染,如果出现红肿、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另外,生活中要加强防护。保持环境卫生,多开窗通风,经常晾晒被褥,不给螨虫生长机会。凉席、被单、床单用之前,最好在阳光下暴晒。一般,螨虫最适宜生存的温度为17℃~30℃,当温度高于55℃、10分钟以上,螨虫就无法生存。
瘦肉蔬菜加米饭,最管饱
英国利兹大学心理学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食用蔬菜、瘦肉和米饭等低能量密度食物最容易产生饱腹感,每天这样吃,平均摄入的热量比试图限制热量的人还少了约1000千卡。
在为期4天的试验期内,96名平均年龄41岁的超重或肥胖女性参试者,在该校人类食欲研究实验室吃试验餐。她们在前两天和后两天分别摄入低能量密度食物和高能量密度食物,早餐和午餐热量相同,晚上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情享用正餐和零食。参试者按时记录饥饿感、饱腹感和进食欲望。分析结果显示,前两天里参试者的饥饿感和进食欲望持续降低,饱腹感较强;而后两天里她们的饥饿感和进食欲望较强,每天平均额外多摄入了1057千卡热量。
研究人员指出,低能量密度食物含有更多水、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比高能量密度食物份量更足,并具有减轻饥饿感的效果。专家建议,打算减重的人群不妨尝试这种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