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保健养生

12日“入伏”:多地迎“大烤”,“养心”保健康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7-13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三伏天,晒冒油。”本月12日,我国将迎来“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专家提示说,伏天期间,天气炎热,公众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

据了解,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初伏、末伏各占10天,而中伏则为10天或20天不等。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三伏天”常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即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个月里。今年7月12日交“初伏”,7月22日交“中伏”,8月11日交“末伏”,8月21日“出伏”。同前年和去年一样,今年的“三伏天”同样是4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中央气象台10日发布天气预报称,预计未来一周,华北、黄淮、西北等多地将持续遭高温炙烤;由于气温高再加上降雨导致湿度加大,10日后江南大部、华南东部将出现持续性高温闷热天气。

面对即将到来的“桑拿天”,如何安然度过“苦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除要注意防暑降温外,公众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

她表示,入伏后,“暑易入心”,闷热的天气很容易让人烦躁不安,着急上火,情绪失常,出现睡眠不好、血压升高等症状。“保护好心脏,应避免熬夜,规律饮食,充足睡眠,适当午睡。”

此外,还应保持心情舒畅、心境愉悦的状态,切忌遇事大悲大喜。“只有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进而远离心梗等威胁。”李艳玲说。

入伏后,也是“三伏”穴位贴敷的好时机。保健专家提醒,“三伏贴”要认准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关节炎等适应症,孕妇、感冒发烧者、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人应慎用或禁用。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