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保健养生

儿童酱油低盐低钠是戏言? 标准缺失别“入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01

 随着调味品的市场细分,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群体的调味品逐渐发展成为庞大的一类,并占据着超市调料货架的半壁江山。对于不少身为父母的消费者而言,选购儿童调料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在让饭菜更加可口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而这种逐渐普及的需求也让打着“儿童”字样的专属调味品成了“更健康”的代名词。

  儿童酱油需求高

近日,记者在不少微信、qq等妈妈群和代购群里看到,几款针对儿童群体的海外酱油产品格外走俏,更成为了“网红爆款”,甚至需要加价和排队才能购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饭菜的口味也开始挑剔,但是成人的酱油、味精家中婴幼儿的肾脏负担,现在有意识的家长都会选择专门的儿童调味料。”目前就职于北京东城区某事业单位的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另一位同样关注儿童酱油的薛先生则向记者道出自己的困惑:“给孩子选择儿童酱油图的就是它的‘低盐低钠’,可是我对比了爱人买回来的儿童酱油和自己家大人吃的普通酱油,竟然发现盐和钠含量竟然比大人吃的还高。到底儿童酱油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9月25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家乐福、物美等多家大型综合超市,并对在售的儿童酱油种类和价格进行了对比。相对于成人酱油,儿童酱油普遍“瓶小格高”,多数包装规格约为每瓶160毫升,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约为普通成人酱油价格的3至6倍。按照工作人员介绍,其中比较热销的几款包括售价8.6元的160ml加加儿童酱油、售价28元的160ml禾然儿童有机酱油。除了传统线下商超在售的国产儿童酱油外,电商海淘和代购渠道的海外儿童酱油则身价更高——如日本三井宝宝海带低盐昆布酱油200毫升价格是56元,美国Bragg养分无盐有机氨基酸儿童酱油180毫升价格是68元。而这些海外儿童酱油在号称“人肉背回”的代购渠道中价格更是水涨船高,甚至需要提前预订和排队。“因为酱油这种东西重量大,还是液体,相对其它海淘的奢侈品、化妆品价格低,所以是代购比较不愿交易的商品,每次都限量带回来。可是为了保证质量和日期新鲜,我还是会选择价格更高的靠谱代购。”目前正在等待下一批日本味千酱油的消费者穆迪表示。

  “低盐低钠”是假象?

从商品的火热程度不难看出消费者对儿童酱油的热度和需求。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各种有关“儿童专属只是噱头”的报道屡见不鲜,一些标准缺失、夸大宣传的儿童商品让身为家长的消费者心生质疑。那么这些价格不菲、甚至费劲周折购买的儿童酱油到底是否真的更健康?

随后,记者从不同渠道购买了国产千禾有机酱油(小童装)、千禾日本三井宝宝昆布酱油、美国布拉格氨基酸酱油三款,又拿出了家中正在使用的“鲁花自然鲜”共同进行钠含量的对比。结果显示除了三井宝宝昆布酱每100ml钠含量3.1外,千禾和布拉格儿童酱油分别以每100ml5.3和6.4,超过家用普通的鲁花自然鲜酱油每100ml5.0的钠含量。记者曾在多位代购的描述中看到,十分走俏的“网红”美国布拉格酱油,一直以“无盐”为卖点的。但对比后其钠含量却最高。随后记者对某电商中的该款酱油供应商进行了咨询,对于实际的钠含量,该供应商给出的解释是“该酱油成分中的钠是大豆提取的天然钠”而非后期添加。但是该品牌本土官网上却在显著位置明确提示:低盐饮食人群建议少食,无盐饮食人群不建议食用。9月26日,记者联系到从事海外代购的王女士,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在一个月内卖出了这款‘网红’布拉格酱油220瓶。但是关于商品的描述,她表示并未仔细进行确认,仅仅是靠“同行转发”。

  标准缺失别“入坑”

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儿童的专属类食品国家并未出台具体标准。而除了记者进行对比过的儿童酱油外、儿童榨菜、儿童面条、儿童水饺、婴幼儿零食等也多停留在“少盐、少糖”等字眼上,而实际成分列表中的各类添加剂并不在少数。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外包装或广告词俨然成为其获取产品信息的最大来源,关注和比对具体成分者少之又少。

“目前由于缺乏相关市场标准,多数儿童食品的准入门槛较低,市场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就职于某高校的食品安全专业教授王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达到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不少商家在儿童食品包装上玩起“文字游戏”。“比如‘无蔗糖’和‘无添加蔗糖’完全是两个概念,而商家则多用偷梁换柱的伎俩对消费进行误导。在比如,对于成分的描述,有的单位是‘每100ml’的含量,有的则是为了从视觉上显得更少,把单位换成了‘每份’,而具体的‘份’量还要用指定规格进行换算。这些都应该在具体购买时做好功课。”另外,王杰还指出,对于一些海外食品的私人代购渠道,存在较多的夸张宣传现象:“比如有的酱油宣传富含大量氨基酸,但是事实上所有酱油都含有氨基酸,但四想要通过平时炒菜时的计量此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显然并不实际。还有很多食品在海外销售时并没有标注‘有机’,但是在国内市场却把‘有机’当作最大卖点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这些都需要消费者在具体选择时多对比查看,擦亮眼睛。”(记者 卢岳)

来源:消费日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