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尖兵背后的天使——记“江苏最美警嫂”候选人、徐医附院护士王瑾瑜
◎徐州日报记者 郑薇 通讯员 杨梅花 摄影 赵帅
八小时之内,她是一名白衣天使,性格开朗、做事精干,工作起来有股子蛮劲,照顾病人温柔又耐心,细致又严谨,娴熟的业务赢得了病患和同事们的金口碑。八小时之外,她还是一名司法警察的贤惠妻子,柔韧坚强,善解人意,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成为老公心中最熨帖、最踏实的依靠。她以一个妻子特有的爱与责任,身肩两头,于繁重的工作、忙碌的生活中穿梭往返,快乐地呼吸、真实地劳作,认真地经营着小家庭的烟火与日常,也成就着一个普通警察家庭的和美充实与不同寻常。她,就是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王保同的妻子——王瑾瑜。
事业在左,生活在右,鱼与熊掌谁说不可兼得?
成为警嫂之前,王瑾瑜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还是一名实习护士。
她经常开玩笑地说:“当时看上保同,就是因为那身威严帅气的警服。”然而,当一名警嫂并没有想象中的惬意与轻松,更谈不上光鲜。由于法警工作的特殊性,妻子们更多的是需要勇敢承担、坚强忍耐、宽慰包容和自我牺牲。
市中院法警支队队长刘川说:“做警察的妻子,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与牺牲。”
工作忙、孩子幼、家务重,丈夫又常常加班出差,这一切,让王瑾瑜的每天都过得像打仗一样。
她告诉记者:“每天早晨6:25的铃声一响,再困我也得一个‘鲤鱼打挺’——起床。然后,迅速穿衣、梳洗,顺便叫醒保同和女儿,再照顾他们洗漱、收拾、穿衣。7:20,一家人准时出门,相继向着幼儿园、医院、法院奔去。”瑾瑜总是这样精确地计算着每一分钟,紧张忙碌而又有条不紊地打开新的一天。
护士工作的琐碎繁重,众所周知,但“南丁格尔”的梦想,一直在激励着王瑾瑜。她想用“提灯女神”的光芒,照亮病患康复的希望之路。
每天8:00,她都准时来到单位交接班。70多个床位全部迅速交接一遍后,一天的忙碌就开始了。给病人做口腔护理、气切护理、雾化吸入、静脉注射,给危重病人进行特殊护理,拍背、导尿、鼻饲等,还要随时接纳新病人……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身疲腿软、腰酸背痛。17:00的下班时间,几乎从未准时过。
压力与繁忙,考验人也锤炼人。短短几年时间,瑾瑜就成为徐医附院神经内科最年轻的护理组长,并担任神经内科的总带教老师;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多次当选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
每当暮色四合,累了一天的瑾瑜匆匆赶回家里,却不能有丝毫小憩,必须重新抖擞起精神,洗洗刷刷,里外拾掇,哄女儿、讲故事,淘米洗菜、起锅做饭,甚至是家里的灯泡不亮、马桶坏了、螺钉松了,这些本应是男人的活,瑾瑜也早已是得心应手、不输须眉。一个三口之家,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温馨舒适。无论在外面有多少风霜疲惫、烦恼辛苦,进了家,掩上门扉,一切便化作青烟遁去。
她经常对丈夫说:“你尽管忙你的,不要牵挂家里。我们做护士的就是照顾人,也不差再照顾咱这个家,放心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风雨共担,相濡以沫。瑾瑜以一个妻子对家庭真挚的爱与全部的热情,聪慧而又坚毅地平衡着工作与生活的双重负荷,承受着岁月的打磨与淬炼。她从一个简单快乐的女孩,渐渐蜕变成长,愈加沉稳内敛、成熟达观,有着磐石般的坚强,也有着柔情似水的体贴与暖心。
这一切,让作为法警的王保同能够毫无挂碍地投入工作,并取得骄人的工作业绩,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法警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黑夜在前,白昼在后,军功章里也有我的一半
早晨7:40,离上班时间还有20分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楼前,一群蓝色的身影已列队集合,身姿挺拔,步伐矫健。他们就是专门负责提押嫌犯、维护法庭秩序的司法警察,俗称法警。每个庭审现场,他们都贯穿始终。
站在队伍前排施发口令的,正是王瑾瑜的丈夫——法警王保同。80后的他,不仅是法警支队最年轻的一员,还是司法警察射击、跑步、理论、安检识图、人身安检5项全能竞赛的省、市冠军,是全省法院司法警察中唯一的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当一名警察,是很多男人儿时的梦想,王保同也不例外。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学毕业后的他,顺理成章、没有悬念地成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
“教书育人,做一名辛勤园丁,也是一份不错的职业。本以为人生将会这样顺延下去,但2006年的那个暑假,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招考,又搅动了心中的那个梦想。”王保同回忆着当初。
笔试、面试一路领先。2006年,王保同顺利通过公开招考,走上法警岗位。
而今,10年光阴倏忽而过,王保同在法警这个行业中百炼成钢,早已从“门外汉”一步步蜕变成长,2014年一举摘下全省法院“五项全能”的桂冠。领导和同事们眼中的他,训练刻苦、适应性强,有担当、能吃苦、不怕流血牺牲,反应机智、技能娴熟、心理素质过硬。
闪光的荣誉背后,王保同实现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到一名优秀法警的巨大跨界。这令人惊叹的飞跃,是拼搏吃苦,是意志顽强,是厚积薄发,是热血与汗水的恣意挥洒,还是一名妻子的无私奉献。
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2014年,作为从全市200多名法警中精心选拔出的第一名,王保同紧张地备战全省法院司法警察业务技能竞赛。然而,就在还有一个多星期即将赴赛的关键时刻,一次偶然的检查,王瑾瑜的父亲被查出身患大病,必须马上手术切除。
“得知这个消息,当时真是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懵了。”回想当时,瑾瑜记忆犹新。一面是至亲的父亲急需救治,一面是深爱的丈夫就要比赛,她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故作坚强的她,常常躲在医院杂物间里发呆,心乱如麻。
情绪稍有平静后,瑾瑜试着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听到岳父重病的消息,王保同的第一反应是立即回来,因为妻子身边没个能商量的人不行,他很担心。
此时,瑾瑜反而冷静下来。她说:“你千万别回来,马上就比赛了。已经训练了那么长时间,付出了那么多,不能前功尽弃。再说,医疗上的事儿,你又不懂,回来也使不上劲儿。我是护士,照顾咱爸比你在行。你就放心比赛吧,家里别操心了。”有了妻子的承诺和宽慰,王保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其实,此时的王保同由于紧张而高强度的训练,已经整整瘦了20斤,并受了伤,正带伤咬牙冲刺最后关头。面对各自的困境与两难,夫妻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独自承担,没有轻言放弃,也没有向困难服软,更没有娇气地向对方寻求依靠。
手术前一天夜里两点多钟,王瑾瑜躺在医院的陪护椅上,孤单而忐忑。此时,她当然渴望丈夫能在身边,好有个人说些话,分担一下。但顾全大局的她,知道这不可能,丈夫已经在紧张的比赛中。她不断在心中给自己暗暗鼓劲,镇定,不要紧,一切都会好起来。
手术后,作为独女的瑾瑜一个人在医院照看着父亲,洗脸、刮胡子、洗脚、剪指甲,晚上就和衣而卧在病床边,第二天一早,胡乱洗把脸就继续上班。
“那时怎么熬过来的,现在真不可想象。等保同比赛回来,父亲已经出院了。”瑾瑜感慨地说。
正是有了妻子这个坚实的后盾,王保同在全省法院司法警察业务技能竞赛中,才能轻松上阵、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沉着应战,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创下“五项全能”冠军的佳绩。
左手是你,右手是我,我的柔情你永远都懂
法警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是神秘而特殊的。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队长刘川,曾这样描述这个职业的风险:“危险不给家人说。”话语简单,却耐人寻味。
这意味着,作为一名警嫂,不仅要付出更多辛苦,还要比常人多出更深沉的担心和牵挂。
处置突发事件,是法警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协助执行局拘留一名被执行人张某时,王保同曾经受伤。由于被执行人欠债数额巨大且十分狡猾,几次对他实施拘留都没有成功。此次得到其将要露面的消息后,王保同及执行法官蹲守整整6个小时,张某才终于现身。在他打开车门的一刹那,王保同箭一般冲上去,迅速对其实施了强制措施。被押上警车的张某极力挣脱反抗,并用手中的车钥匙恶狠狠地向王保同的右脸颊扎去。虽然反应机敏,但王保同的脸上仍被划出十几厘米的口子,鲜血直流。王保同不顾伤情,继续执行任务,成功将被执行人带离。事后,权利人感激万分,送来一面大大的锦旗。
一天下班到家,瑾瑜发现丈夫脸上被抓了三个又深又长的指痕。再三追问之下,王保同却轻描淡写,说是被一名闹访人挠的。瑾瑜当时又急又气,只得赶紧带着丈夫到医院消毒上药。从那之后,王瑾瑜就多了一层担忧。每天下班之后,如果丈夫没有准时回家,就会打个电话问问,若没有意外,心中的石头才能落地。
中级法院法警要承担一些特殊任务。第一次执行任务回来,王保同很紧张,情绪也有些低落。那天,恰巧瑾瑜值小夜班,回到家已是零晨一点多,原以为丈夫早就睡熟,不料进家后却发现,丈夫在卫生间不停地洗手,话也少,人显得很闷,像有心事。细心的她,从丈夫闪烁的神色中觉察到一丝难掩的焦躁和不安。于是,她故作轻松地和丈夫东拉西扯,随便拉呱。渐渐地,王保同心情缓过劲来,不再紧张,话也多了。
聊天中,聪明的瑾瑜得知,丈夫执行了特殊任务。她不由心疼,继而心念一动,拉起丈夫的手,微笑着,轻声细语地聊起胆小的自己在最初学护理时的种种囧事。妻子的理解和柔情,终于融化了王保同那颗一直绷着的心,也驱走了心中萦绕不散的梦魇。
甘当绿叶不羡花。
善解人意的瑾瑜,以深沉的理解、浓厚的爱意和默默的奉献,使王保同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逐渐成长为徐州法警队伍中的业务骨干,成为全省司法警察业务技能省级教练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十佳司法警察、优秀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获得省、市两级“五一劳动奖章”,以及省人社厅授予的“创新能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不言苦累,春华秋实。
那一枚枚奖章和一本本鲜红的证书,见证着王保同在法警战线上付出的艰辛与赤诚,也凝聚着王瑾瑜对丈夫全部的柔情和挚爱,更真实地写照着一个普通警察家庭中夫妻彼此间的信任扶持、相携激励和肝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