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特色医院

徐州市中医院:别让哮喘伴一生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5-21

 

 

 

  ◎徐州日报记者 陈娟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起病不分年龄段。春夏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不少市民的支气管哮喘又犯了。徐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李英姿介绍,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提醒哮喘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守医嘱规范用药,缓解和控制好病情,保证生活质量。

  哮喘诱发因素多

  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李英姿介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它是一种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以气流受阻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通俗地说,就是反复地、发作性地咳嗽、喘憋。医生通常可根据典型的症状或肺功能检查得以确诊。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平常对正常人不构成刺激的气味,如冷风、油烟,甚至香水气味,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可能诱发哮喘发作;一般刺激性的气味比如油漆味、汽油味,哮喘患者会反应更厉害,甚至无法忍受。

  “哮喘诱发因素很多,其发病诱因主要有感冒、过敏原、特异性刺激等。”李英姿主任中医师说,常见的过敏原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感冒都是诱发哮喘的常见因素,这些疾病大多数是由病毒所引起。二是一般物质如空气中的尘埃、尘螨、花粉、地毯、动物毛发、衣物纤维等;刺激物如香烟、喷雾;食物如虾、蟹;奶类食品如芝士、乳酪、牛奶等。三是空气污染,空气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污染物,例如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就可能诱发哮喘。四是气候转变,每当天气急剧变化或季节转换的日子,例如在夏秋之间,或者由冬季进入春季,温度和空气中湿度的转变会令患者的呼吸管道产生敏感的反应,诱发哮喘。

  与过敏性鼻炎关系密切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之间有没有联系?李英姿介绍说,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哮喘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本质上说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相同,只是靶器官不一样,过敏性鼻炎发生在上呼吸道,哮喘发生在下呼吸道;流行病学关系密切,临床大约70%的哮喘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中超过50%的患者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若干年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性鼻炎控制不满意,可通过鼻—支气管反射使哮喘加重,也是难治性哮喘的常见病因之一。

  因此,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哮喘的同时应该兼治过敏性鼻炎,以便更好地控制哮喘。仅有过敏性鼻炎者也应该积极控制鼻炎,以防向下发展成哮喘。

  患上哮喘应积极治疗

  如何判断一位长期咳嗽的患者是否患上哮喘?李英姿说,有一种哮喘叫咳嗽变异性哮喘,仅表现咳嗽的症状而无喘憋。长年咳嗽患者,经普通抗炎治疗效果不好,或反复发作不易治愈,或咳嗽有明显的季节性,或一般的刺激,如冷风、油烟刺激就能诱发咳嗽,如果有上述情况,就不能排除患上咳嗽变异性哮喘。

  市民王女士今年34岁,3周前感冒,感冒后反复咳嗽严重,并且胸闷,伴有荨麻疹,前来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医生确定其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西药抗过敏治疗、吸入性激素治疗,配以止咳平喘中药、雾化治疗,5天后,王女士症状转好,咳嗽症状减轻,夜里不再咳嗽,胸闷和流泪症状减轻。

  李英姿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哮喘比作海里的冰山,患者表现的症状及发作,就像人们看到的海面上冰山的一角,而哮喘气道炎症及其他病理机制,就像水下巨大的冰山,决定着病情程度,有待人们去探索。

  严格说来,哮喘是一种慢性持续终生的疾病,病人即使不发病,其气道黏膜下的组织改变与正常人不同,对刺激反应性也不同。就目前的科学技术,哮喘尚不能完全治愈。虽然不能治愈,如能科学、合理地治疗,坚持用药,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以至于无症状,无发作,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哮喘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

  哮喘发作时如何处理是一个实际问题,哮喘发作时,患者首先可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药物,必要时重复,如有家用雾化器可进行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能药和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雾化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可以缓解;如不缓解或症状加重,就应该去医院,不必再过多使用吸入剂,用药过量是有害的。

  生活中,患者可以简单检验自己病情控制情况。一方面看是否存在哮喘症状,这些症状是否影响工作、生活和睡眠,夜间憋醒次数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另一方面,还有一种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患者可以自己在家通过峰流速仪进行肺功能的检测,首先把浮标打到零点,将峰流速仪放到嘴边,先吸气然后用最大的力量吹气,要求用同样的方法检查三次,间歇1—2分钟。可以通过这种检测判断疗效、治疗方案是否正确以及有没有可能复发。

  “哮喘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达到最少的哮喘症状、最少的哮喘复发和不因哮喘发作急诊就医,并保持常人的生活质量。”李英姿说,所以其防治原则是在急性发作期以缓解症状为首要目的,而持续性哮喘患者应按哮喘诊治指南,适级使用抗炎药(吸入糖皮质激素),做到长期治疗,早期用药,个体化调节,并且按需加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必要时进行联合治疗。缓解期的重点为增强体质,预防复发,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体根据病情,因人而异,采取综合措施。

  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是吸入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同时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加用其他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之一,但在哮喘治疗上却普遍存在明显的平喘药使用过度而抗炎物使用不足的现象,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只有6%的哮喘病人使用了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

  许多人因为害怕激素的副作用而不敢用激素或自行减药,甚至看病时骗医生说已经遵照医嘱使用了激素,以至于剂量不足,疗程不够,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长此以往,使患者和医师均失去信心。其实,激素并不可怕。关键是应用要科学,合理。激素虽然是长期应用,但是,治疗哮喘的激素主要是局部吸入为主,剂量少,全身副作用非常小。吸入治疗用的剂量,用微克作单位,口服和静脉是用毫克为单位,相差 1000 倍,因此还是很安全的。激素的副作用与哮喘对人们的身体、生活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不应对此有过多的顾虑。

  一般说来,只要是在医生的指

  导下运用相应剂量是很安全的。吸入激素的计量把握有以下原则:适级治疗,轻度哮喘应该吸入低剂量的激素,最常见的是使用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一天的使用量是200—500 微克,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升级治疗,即加大激素的吸入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加大药量,也可以联合治疗(即加用长效的β受体激动剂和其他支气管扩张剂),这样可以运用尽量少的激素达到比较好的疗效。另外,实验证明,早用激素不仅能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和较好的生活质量,并且用药量相对小,副作用少。

  李英姿介绍,激素等喷雾剂吸入用药,与口服及静脉用药的不同还在于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熟练掌握气雾剂或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否则不能达到预定的疗效。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喷药,首先振荡药物(摇一摇),然后在吸气的过程中使药物进入呼吸道,然后屏气10 秒钟,最后不要忘记用冷开水漱口,减少局部副作用。

  哮喘患者注意事项

  每年的 3—5 月、10—11 月是寒暖交替季节,由于气温变化频繁,往往是哮喘的多发季节,应比一般人注意保暖。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保暖得太过分,因为有时过热也会促使哮喘的发作。

  李英姿介绍,哮喘病人在饮食方面应特别注意,有些食物如虾、蟹,奶类食品如芝士、乳酪、牛奶等对部分哮喘患者可能是致命的过敏原,哮喘患者应留意饮食中的过敏原,还应避免一些冷的、辣的刺激食物。

  其次,在居住环境方面,各种各样的灰尘常可激发或加重哮喘的发作,如街道上的灰尘,依附在枕头、床单、被褥、衣服、窗帘、地毡等地方的灰尘,家里的腐烂物质,破旧家具等产生的脱屑、皮屑、细菌、霉菌等。还有滋生于卧室、床褥、枕头、沙发、衣服等处的尘螨。所以,哮喘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整洁,保持室内清洁,尽量避免居室内养花;不饲养宠物;减少卧室内的皮屑;用致敏物质不能通过的覆盖物覆盖于床单和枕头,使之不接触粉尘;减少室内潮湿度,预防霉菌的生长;远离烟草烟雾。

  李英姿提醒,哮喘患者平常生活中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如冷水洗脸等耐寒锻炼及夏季参加游泳活动等;重视避免接触过敏原,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忌用一切可疑的或已知的过敏物品。

  哮喘患者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哮喘的自我管理,多了解哮喘防治的知识,密切配合医生,进行长期的自我监测,科学使用抗炎药和支气管扩张剂,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哮喘的药物,必要时上急诊室或住院治疗,定期随访医师,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完全的控制。 另外,高危人群要做好哮喘的预防,因为有哮喘家族史或个人过敏史如婴儿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的患者,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较一般群体高。对此人群应尽早治疗原发病,尽可能防止哮喘的发生。

  市中医院多年开展的中医外治穴位贴敷治疗在哮喘的治疗及预防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穴位贴敷治疗法是在患者体表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对腧穴经络的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这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一个重要治法,穴贴治疗常选择背腧穴,背腧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之要穴。内病外治,除药物本身作用外,主要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调整脏腑阴阳通利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发作期穴位贴敷多与内治结合进行,可以促进症状缓解,控制症情,持续期尤其是轻中度患者,应用穴位贴敷外治,对控制症状效果尤显。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