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新时代引领医疗新风向
徐州的医疗资源有多强? 你可能还不知道,家门口的这所医院,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中排名第二—— 徐医附院:新时代引领医疗新风向 |
|
||
|
||
|
||
|
||
|
||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 通讯员 赵芃 随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的明确,徐州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步伐越走越快。徐州医疗健康产业辐射范围广达17.8万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2亿,如此庞大的医疗需求,需要质量过硬的医疗资源方能满足需求。 对此,徐州显然是有底气的。 3月24日,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排行榜”,其中徐医附院排名全国第65位。同时发布的另一份榜单是“全国地市级医院百强排行榜”,徐医附院的排名是:第2位。无论从医院的数量还是医疗机构的质量上,以徐医附院为龙头,徐州担得起“区域医疗中心”的重任。 艾力彼排行榜的权威性经过多年验证已毋庸置疑。纵观近年来榜单变化,徐医附院在全国顶级医院的排名中从78名逐渐上升至75名,直到今年的第65名。根据卫健委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医疗机构近100万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超过29000家,三甲医院数量接近800家。能够排在许多省立医院等“名角儿”之前,徐医附院的综合实力可见一斑。 因此,徐医附院同时获得全国地市级医院综合排名第2位的成绩,也就并不意外。毕竟,作为淮海经济区历史悠久、规模大、技术领先的大型省属三甲医院,它已经在这个榜单的前十位上盘踞五年,其中过去三年更是连续高居第4位。去年11月,徐医附院摘下了全国文明单位的桂冠,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所厚积薄发的百年名院。无论在医院规模、医疗技术还是管理运行方面,徐医附院一路劈波斩浪,奋勇前行,以实力铸就口碑,树起了一面全国地市级医院综合改革的标杆和旗帜。 实力铸造口碑 淮海经济区规模领先、出院患者位居江苏首位、人才队伍稳步扩大 2009年, “淮海经济区”的概念写入从中央到地方的规划;2017年,国务院正式将徐州定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8年间,一座城市的荣光冉冉升起,新时代的号角吹响了新的奋斗征程;8年间,一所医院的品牌牢牢树立,徐医附院凭借雄厚实力坐稳了淮海经济区医疗健康产业的龙头地位。 始建于1897年的徐医附院,如今已有121年发展历史。徐医附院是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确立的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也是江苏省四大紧急救援基地之一。医院现有本部、东院、西院三个院区,年门急诊量达30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21万人次,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外埠患者占40%以上。全院总开放床位数6000余张,在全国床位规模中排名第4位,净资产全国排名第29位,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徐医附院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徐医附院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审时度势,牢牢把握住了两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次是兴建12万平方米的病房主楼,使百年老院旧貌换新颜,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腾飞动力;第二次是建设徐医附院东院,其中一期16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不仅填补了徐州东区无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空白,更为淮海经济区百姓带来了全省先进的肿瘤诊疗中心、独立急诊楼以及苏北首套医疗物流轨道等诸多就医优势。东院的建成开启了徐医附院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它不仅使医院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医院,更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根基,描绘出美好的蓝图。 “徐医附院曾经有一个口号是 ‘做大做强做优区域医疗中心’。现在,我们去掉了‘做大’两个字, 希望医院未来靠精细化管理和人才优势来创造价值, 突出‘做强做优’的发展规划。”院长徐开林说。 医院“做强做优”,从根本上要靠人才的支撑。多年来,徐医附院高度重视“人才高地”的建设,坚持以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战略”为指引,明确“创新引领、人才强基、科研兴院”的办院方向,开展“人才阶梯”培养规划,实施“优秀骨干国内外研修计划”“专病名医培养计划”“科技英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激励政策,逐步形成了高、中、初梯次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开创了医院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目前,全院共有职工4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近700人,博、硕士学位12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特聘医学专家8人,特聘教授14人,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各类省级优秀人才约250人次,成为淮海经济区当仁不让的医疗人才高地。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生队伍建设,这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不断锤炼提升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素质,扩展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提升服务水平,为淮海经济区的老百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徐开林说。 技术塑造品牌 学科建设全省先进、医疗技术跻身全国前列、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在艾力彼医院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技术水平是重要一环。在徐开林看来,医改潮流风起云涌,唯有技术水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力,技术创新既是人民群众的生命需求,也是一所医院在新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 近年来,徐医附院以“质量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技术名院”为长期发展战略,坚持深化改革与强化管理并重、提高质量与改善服务并重,在学科发展、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科研教学、设备更新等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实现了自身发展质的飞跃。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提高医疗技术,就是提高医院竞争力。多年来,徐医附院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技术发展优势,在麻醉医学、介入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神经内外科诊疗技术、心血管内外科诊疗技术、恶性肿瘤部分诊疗技术、影像诊断、急救医学等方面紧跟医学科技前沿。2017年由肿瘤研究所完成基础研发、血液病研究所完成临床研究的“CAR-T细胞治疗”项目顺利完成美国AABB国际认证现场审查,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作全国交流,以色列Laniado医院血液科两次派团队来徐谋求合作。医院目前拥有PET/CT、回旋加速器、双源CT、3.0T核磁共振、符合线路SPECT/CT、大型数字化平板X光机、瓦里安UNIQUE、23X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400多台(件),在整个华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依托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医院现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1个,14个临床、医技科室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是省卫生计生委临床医师进修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麻醉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3个(麻醉学、血液病学、神经外科学),省“科教强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1个(麻醉学)和省医学重点学科2个(血液病学、肿瘤学),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研究所4个(麻醉学、肿瘤学、血液病学、卫生应急),省转化医学基地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重点实验室4个(麻醉、肿瘤重点、骨髓干细胞、听力中心),省专病诊疗中心1个(布加综合征),形成了“以省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为骨架、以市重点学科(专科)为支撑、以医科大学医教研成果转化为依托”的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分层次、全方位持续推进医院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奠定了医院在全省医疗行业第一方阵的地位。 科研是一所医院长期发展的潜力所在。近五年来,徐医附院从人力、物力、财力对科研工作给予了强有力支持,先后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9项、国家卫计委科研项目5项、教育部科研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7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89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1项、省卫计委科研项目71项、发表SCI论文近千篇,主持或参加大规模多基地临床科学研究及相关研究145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研成果奖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3项,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1项),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6项、二等奖39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绚烂夺目的成就背后,是几代徐医人百多年持之以恒的拼搏和坚守,是“普施仁术、济世救民”精神的永世传承。背靠百余年深厚积淀,面朝新时代改革东风,徐医附院正以精湛的技术、雄厚的学科和扎实的科研不断夯实发展基石,大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服务打造口碑 管理运行不断创新,优质服务赢得口碑,内涵建设夯实基础 作为区域医疗龙头,徐医附院始终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不断创新医院管理模式,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及时收集并反馈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建议,用无声的行动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医疗质量是压倒一切的核心。近年来,徐医附院严格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认真执行合理检查、用药、治疗的“三合理”规范,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单病种、日间手术管理,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医疗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加强控制和监督、提升医疗质量水平工作中,徐医附院把重点放在了病历质量上,在病历质量监控上下大功夫,建立了完善的控制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质控缺陷逐渐下降,目前质控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重点抓好医疗技术的同时,徐医附院还制订和完善了多项工作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患沟通,切实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其中,高风险病例二次沟通制度就是该院加强医患沟通的一项创新举措。2010年6月,该院开始实施“二次沟通”制度,在临床医生和患者、家属的常态沟通之外,鼓励重大、高危手术的患者家属术前到医患沟通办公室进行沟通。这样一来,医患双方有了更加充足、深入的沟通,有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 除此之外,徐医附院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开展多种优质护理活动,改善病人就医体验。一方面是加强专科护理小组建设,通过院级的专科护理小组建设加强专科护理内涵,同时注重加强人才培养,近年来,医院培养出的国家、省、市级专科护士已经达到近百人,带动了区域性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在这里,门诊各楼层均有分诊护士、导医、挂牌上岗的文明引导员及志愿者全天候在此守候,为患者提供导医导诊、就诊预约、提供常用物品、病情证明审核盖章及各项便民服务,还为远道患者邮寄化验单,为重、老、弱、残等特殊患者全程陪同就诊等。这些细节服务,处处彰显着徐医附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徐医附院是江苏省较早实施医德考评并建立医德档案的医院,曾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受到省卫生厅的表扬。医院将行风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全院设立了90多个意见箱和120多本意见簿,因扎实的行风工作成为江苏省内首家两次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的医疗机构。从2013年起,医院全面实行电子医德考评,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严格执行四级考评,把考评结果与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医德考评和医德档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历经百年风雨磨练,如今,已成为区域医疗龙头的徐医附院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新医改的蓝图上描绘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所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二的百年名院,将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办院精神,以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勇气和决心,在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