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互联网+服务,架起城乡医疗互动连心桥
|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瑾 “李主任,这是上周装起搏器的某某某,今天感觉不舒服,心慌胸闷气短,对症处理一下可以吗?要做啥检查?”“可以做个心电图网传和动态心电图看看,同时发张图片来看看刀口皮肤颜色。”“她感冒了,我先用药看看,心律失常药物还要用么?” “刀口没有问题,起搏器感知和起搏正常,可以放心使用各类药物。” 以上是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CCU室(冠心病重症监护室)、远程心电会诊中心负责人李家岭主任在手机里与新沂中医院医生的一段对话。像这样的交流,对李家岭来说每天随时都有很多。 自去年12月中医院设立了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心电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以来,医院已帮助县(市)区20多家医院配置了心电图机等相关设备,实现了网上心电图远程会诊,解决了偏远地区基层医院患者的燃眉之急。仅今年3月份以来,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已为本院和周边联网医院诊断患者心电图5万余份,不但及时为患者治疗做出指导,而且也促进了基层医院医术水平的提高。 医联体分级诊疗,与基层患者心连心 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三级医院牵头,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其目的是为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双向转诊,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徐州市中医院至今已与本市县(市)区20多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共建专家工作室56个,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基层,并帮助基层医疗培养人才,使基层居民就近就医、放心就医。 心血管病是损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脏性猝死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占75%,以突发的胸闷胸痛为表现。研究表明,从血栓形成到血管供应的心肌组织坏死最晚是6-12小时,急性心梗救治的关键是患者从起病到救治的时间,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因此有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之说。 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可以在医联体内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通过“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市中医院心内科去年3月在丰县的首羡、梁寨两家卫生院安装调试了心电图机,之后又继续加大投入,成立了远程心电会诊中心。会诊中心连接着所有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县(市)区20多家医院,每当基层医院遇到疑难危重患者,便会将患者的基础检查报告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医院,由值班专家给出诊断和抢救方案。心内科还建立了心电网络微信群,方便与基层医生沟通交流,解决患者的难题。 “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生死常在顷刻之间,及时的诊断和抢救至关重要,治疗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发生并发症越少,生活质量越高。”李家岭主任强调,“许多胸痛患者常常首诊于基层诊所,第一时间的心电图传送、上级医院的及时诊断,常可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专家坐镇指导,会诊中心时时监控 心电图是住院、门诊、健康体检最普遍的常规检查项目,以往患者做心电检查要排队进行,只有少数急诊重症患者可以获得在病床边做心电图的待遇,自远程心电会诊中心成立后,中医院的住院患者不用来回奔走、排队检查,在床边就可以做心电图检查了,患者诊断治疗也更及时高效了。 记者在中医院了解到,患者在床边做完心电检查之后的数据,第一时间通过采集器同步传送到心电中心,诊断中心医生即时完成诊断报告并发送回临床医生工作站,临床医生即可查阅到患者的心电诊断结果,患者既往的心电图检查数据也长期保存在心电网络服务器中,供医生随时调取,以便对比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及时发现问题与变化。 “每位住院患者和心内科患者都要排查心电图,诊断医生必须做到细致、准确地分析心电图变化,把准确的诊断报告及时发送回各个科室。”李家岭说,“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每位患者所做的心电检查信息都会同步到心电会诊中心。每来一份新的未诊断心电报告,系统就会通过语音和黄色闪块来提示值班医院作出诊断,以便及时发送给临床。” 医院各科患者心电图联网全院覆盖只是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工作的一小部分,心电中心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对基层医院的治疗指导和诊断。李家岭说:“我院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对外与20多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了远程心电会诊,24小时连着患者的安危。每当基层医院遇到疑难危重患者求助于会诊中心,值班专家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基层医院传输来的患者检查报告及各项数据,当即给出诊断和治疗指导,以保障患者得到及时稳妥的救治。” 这样的病例不在少数。曾有一位50多岁的县区患者,被心慌胸闷困扰多年,每次发病都没有抓到异常心电图,一直未能明确诊断治疗,后偶然因心慌胸闷发作,至当地卫生院就医,抓到心动过速的异常心电图,卫生院将患者的心电图传到市中医院的心电中心,李家岭主任读图后第一时间作出室上速诊断,并远程指导当地医生实施了急救处理,待病情稳定,120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市中医院,很快安排做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康复良好。 李家岭说,对于这样基层卫生院处理不了的危急患者,心电中心接到信号之后,都会及时给予抢救指导或转院安排,已接诊过的数十例患者无不抢救及时、转危为安,体现了远程心电会诊的重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医护人员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降低了误诊误治的几率。 一条龙全程护卫,中西医结合早康复 市中医院心血管科是淮海经济区一家心血管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拥有CCU室(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病房专用心导管室、心血管研究室。以心血管科为主体,急诊科、120、胸外科、检验科等多科协作的市中医院胸痛中心为胸痛患者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诊治服务,争分夺秒救治患者,提高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效率,帮助许多濒临死亡的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获得了新生。 李家岭介绍:“时间就是生命、就是健康,设在我院的120救护站的急救车配备有心电图机、呼吸机、监护除颤仪、急救药品及心梗急救药物等,每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急救任务,跟在救护车上的医生和护士会根据患者情况及时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医院各科联动,以院前急救接诊、绿色通道开放、入院中急危重症会诊以及出院后中医药康复随诊的‘一条龙’人性化诊疗模式,各相关部门配合密切,无缝衔接。” 心血管科拥有独立的导管室、血管内超声、主动脉球囊反搏(IBP)、冠脉旋磨仪等多种先进医疗设备,在急性胸痛救治方面更迅速、规范、精准,常规开展中西医结合诊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及伴随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已开展冠脉介入手术20年,擅长运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心病、实现冠脉介入无植入治疗、运用冠脉内旋磨技术处理冠脉钙化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与传统中医“真心痛”的临床表现如疼痛剧烈、持续不能缓解、大汗出、手足青相似。李家岭说:“我科结合中西医优势,在现代医学急诊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明辨心梗气血阴阳虚实之不同,区分轻重缓急,注重毒邪致病这一病机特点,临床治疗中不仅救急治标,改善症状,更可固本培元,改善预后。这一理念和方法被逐一传授到中医院医联体的成员单位,扩大了中医的疗效和影响。” 拉近医患“心”距离,未来指向家庭监控 中医院的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安放着一排排电脑,前面的大屏幕供医务人员进行会诊和授课使用。在会诊中心的记录本上,每一次的会诊情况和课题被仔细地记录,参加会诊和学习的医务工作者一一签名。 远程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由医院监护中心服务器、网络通信支持,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各监护终端。市中医院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对心脑血管病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更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诊断能力,中医院推出的“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中心、“互联网+影像”远程影像中心等,充分体现了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 “目前,市中医院的心电会诊中心已做到了医院本部和医联体成员的联网全覆盖,在继续深化扩展这项工作中,未来的心电会诊中心还要将联网的范围扩大到120救护车和社区、家庭。”李家岭说,“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各种老年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等慢性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深入家庭、社区对这类慢性病进行家庭监测、社区监测尤其重要。家庭监测所需的仪器具有易于携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即时联网等特点,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24小时监测,帮助患者自己或医生准确地判断病情,监控到的数据与心电会诊中心联网,借助网络云技术将监测的结果及时通过网络设备传输到医院的心电会诊中心,心电医师在接受器上看到提示后,及时作出诊断,让患者在家里就可以随时享受到专家级服务,拉近医患之间‘心’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