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学

云龙走在教育优质均衡路上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9-11

 

“十二五”期间累计支出教育经费 14.95 亿元。新建学校7所,改扩建教学楼3.4万平方米,完成校安加固8.6万平方米。图为云兴小学城东分校校貌。
全面落实“学讲计划”,突显多元融合的“学讲”亮点,积极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打造精品“学讲”课堂。图为举办全市“学讲计划”县县行现场会。
公开选拔“影子校长”、“名校长工作室学员”2批,共32名赴沪跟岗培训,打造一批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教育干部队伍。全区中小学中,从“影子校长”中走出来的“一把手”校长占56%。图为“洪雨露工作室”成员与洪雨露先生合影。
提高办园水平,先后创建省优质园20所,省、市课程游戏化基地6所,优质园率达到70%以上。图为举办课程游戏化园园行现场会。
 


◎本报记者 甘晓妺 通讯员 葛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云龙区,教育历来都是全区发展的头等大事。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让云龙教育经历了一场改革、发展、收获。

教育优质均衡,这是一场透着智慧与勇气的探路,这是一次满载希冀的出发。云龙教育人敢想、敢做、敢为,深入实施教育“四区同创”,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在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多点突破,为所有老百姓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使云龙教育迎来幸福蝶变。

优质均衡的嬗变 咬定“发展”不放松

拔节生长,云龙教育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稳居全市前列。一座座优质、漂亮、设施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学校也修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每年,云龙区都要新建一批学校以适应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入学需求。就在2015年9月,云兴小学城东分校迎来第一批“小主人”。一年级的刘辉家住在橡树湾,和父母一起搬迁到此已有一段时间。刘辉妈妈介绍,起初家里一直担心孩子上学问题,现在看见新学校不仅漂亮离家近,还有云兴小学的品牌保证,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2016年,与云兴小学城东分校相隔不远,又规划了隶属于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的云苑路小学,为云龙区东部地区教育配套再添重彩一笔。

据悉,“十二五”期间,云龙区累计支出教育经费 14.95 亿元。新建徐师一附小教育集团经十路小学、云兴小学城东分校等7所学校,改扩建教学楼3.4万平方米,完成校安加固8.6万平方米,多轨制中小学全部达到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在云龙区,优质资源正在迅速扩张,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除了学校建设,云龙区还加大了对原有学校的硬件升级。不管是在建设城区内的优质学校,还是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一个都不能少”。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云龙区紧跟时代步伐,把信息化建设“玩”出“新花样”。全区投入8000余万元,已实现光纤到校,多媒体到班,师生计算机、大屏幕红外触摸液晶电视和视频自动录播系统全面普及,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均达到省一类标准。

同时,云龙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薄弱学校和薄弱项目倾斜。新建改造公办幼儿园7所,新增民办幼儿园16所。2015年,全区有幼儿园46所,入园率为98%;中小学校20所,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以上。

优质均衡的淬炼 坚持“育人”为根本

“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命题或许过于庞大。但学校教育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先为学生“塑心”,再为学生“塑脑”,让学生学习知识文化,更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云龙区教体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云龙区的每一个孩子向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接班人奔跑前进。

由于辖区内有宣武路、新生里两个大型批发市场以及袁桥、丰储一些菜市场,周边社区多为全国各地来徐经商人员,云龙区和平桥小学逐渐成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多的小学校之一。怎样才能让学校给予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般的温暖,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快乐地成长,是和平桥小学的“特殊命题”。

“我们开展了‘1234567’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德育引领、心理咨询,学习交流,游戏娱乐,汇聚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校长陈书强的话很朴实,但他们的付出有目共睹。

像这样通过活动搭建学生展示、受教育舞台的学校在云龙区不在少数。近年来,云龙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中国梦”教育、“五心教育”、“洒扫应对十好教育”、“文明伴我成长”、少先队建设等为抓手,全面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与加强德育教育相辅相成的,是云龙区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动摇。他们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探索区域推进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研究。全面落实“学讲计划”,突显多元融合的“学讲”亮点。实施经常性教学视导,推进常态化教研活动,召开教学管理现场会,进行教学常规“校校行”督查。积极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打造精品“学讲”课堂。

云龙区还着力突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丰富体艺活动,广泛开展兴趣特长培训、阳光体育运动、文艺汇演等活动,学生体艺素养明显提升。

有了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在市内外大大小小的体艺赛事中,领奖台上总能看到云龙区孩子的身影,甚至还有不少学生走上国家级领奖台。“我们最看重的并不是一个奖牌一个名次,让孩子在比赛中变得更加阳光、自信,学会努力、学会付出,满怀正能量的走好今后的路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云龙区教体局局长王艳这样说。

优质均衡的砥砺 为有源头“活水”来

“每一个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在云龙区,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大话。打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建立起从新教师到拔尖人才、名家名师的发展路径,云龙区构建了教师队伍立体化梯级培训的“成才路”。

8月28日,虽然是星期天,但云龙区的教育人仍然忙碌着。中午13:53分,云龙区教体局局长王艳在“云教育”微信群里,转发了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篇微信《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新学期,给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看到这样的微信,我总是想尽量分享给更多的老师,让大家得到更多的进步和收获。”王艳说。

教师培训不能“老三篇”,必须找到适合区域特点的策略、路径和方法。为此,云龙区教体局动了不少“脑筋”,通过构建起教师培训的立体化网络,为每一位教师搭建起“成长+展示”平台,让他们成就职业梦想,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

云龙区每年对各个学校校级班子进行“政绩实绩”考核。全面加强与上海市洪雨露名校长培养基地合作,成立“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洪雨露工作室”,公开选拔32名“影子校长”、“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赴上海跟岗实训。落实校干竞争上岗制、校长任期交流制、“后备校长”跟岗培训制。

更重要的是,云龙区进一步加宽了区级名师培养“底盘”,加大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建设力度,加速孵化名师名家,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云龙教育精英团队。由区内省特级教师、名教师牵头,先后成立2个市级工作室,9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开展区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名师、青年优秀骨干教师评选工作。全区有省特级教师6名,区级以上名师等366名。开展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扎实推进校本培训,每年组织选送3000余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与徐州工程学院成教院合作办学,推进教师学历提升。

注重教师专业成长不能忽略师德师风建设。云龙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教育、自查自纠、建章立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优质均衡的蜕变 改革创新“加速度”

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云龙教育敢为人先、善于先行先试,开创了很多教育改革的领先之举,推动了云龙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通过加强了教育发展顶层设计,整体实施教育发展战略布局,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从公办教育到民办教育,从国际教育到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无不在整体设计的范围之内。

学前教育围绕“增量提质”,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拨付学前教育奖补资金1400万元。全区普惠性幼儿园比例90%以上,省市优质园比例85.7%。全面加强规范管理,实施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提高保教质量和水平。

小学教育则在全市率先突出集团化办学。以青年路、公园巷、一附小、解放路、云兴为领衔学校,成立5个小学教育集团,提高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将李庄、下河头和土山寺3所涉农分校分别交由公园巷、解放路和云兴小学一体化管理,以优质学校对接6所新建学校,今年,把新城实验学校纳入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实施“五统一、三共享”。通过学校改造、文化建设、名师交流等,实现名校与新校、名校与村小、名校与弱校的无缝对接。

初中教育突出“名校嫁接”。打破管理体制制约,由市直属的徐州三中托管区属二十九中、三十中,统一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文化建设、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共享优秀教育资源、优质师资队伍、优质教科研成果,生源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高。2016年招生已达430余人,是托管前的3倍,考入普通高中和四星级高中人数大幅提升,社会声誉明显好转。积极吸收民间资本进入云龙教育,利用三十中场地引进徐州树人中学办学。

今天的云龙教育,环境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兴学重教蔚然成风。十三五期间,云龙教育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初中水平提升为突破,以学习上海、南通为抓手,切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构建更加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教育强区建设步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云龙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徐州日报2016年9月9日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