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校本教研推进“学讲”行动 ——记刘湾小学数学组
|
||
|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校本教研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刘湾小学数学教研组在学讲实验项目组的直接指导下,多向施策,分别从教育和教学的角度撬动校本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学讲课堂模式的积极性,努力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校学讲推进工作全面启动,并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助推了该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徐州日报记者 郑微 通讯员 周雪萍 通过校本教研改善课堂生态 所谓“教学是根,教育是魂”。目前推进的“学讲计划”,旨在改变当前教育中学习主体倒挂的一种现象,因此,改善大多数师生的课堂生态、培养师生学习的方法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迫切需求。刘湾小学数学教研组通过校本教研收集整理、反思实践学讲计划,试图从教育视角为更广范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策略参考。 为改善课堂生态,数学教研组每周组织一次公开课,成立观课小组,在上课时按照学生学习、教师教学2个维度进行观察,定下4个观察点,每位观课教师在课后根据观课情况进行评课,以反馈出很多教师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教学中的某一教学环节上,有的教师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而观课教师会用以数字量化的形式给这节课总评。”该校相关负责人举例,有老师上课习惯说“是的”这个词,一节课中“是的”占到了51.1%,而通过观课的数据反应,让老师真正意识到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口头禅,在以后的课堂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此外,学校每学期还会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每人准备一节课,从第一节课开始轮流上课,其余教师观课,感受不同教师在实施“学讲计划”时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课后,老师们就课堂上对“学讲方式”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反思,听课的教师当场进行量化打分。 校本教研下的教师队伍发展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这就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 据了解,刘湾小学数学组新教师多,市、区骨干教师缺乏,其中16位教师中入职三年以内的有一半。面对这种现状,刘湾小学将“务实、创新、沟通、互赢”作为教研团队的核心文化,以快速推动师资队伍的成长。 师徒结对理思路。在实施“学讲计划”时,刘湾小学为了让年轻教师快速适应教学环境,为每一位新教师安排了一名“师傅”。徒弟们每周观摩师傅两节课,看师傅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学讲方式”,并按照师傅的要求每节课都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师傅们每周听徒弟们两节课,为他们指出课堂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一些建议,指出有什么难点或容易引起学生歧义的关键点。师傅们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等方面都给了徒弟们许多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老中青组合共提高。在每学期初分课时,学校对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办公室都尽量做到老中青结合,根据年级分成高年级研备组和低年级研备组。组内每位教师上公开课之前,都会把自己的课件和教案在组内公开,进行共同研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结合“学讲计划”,提出自己的建议,达到共同提高。每一次研备,老师们都认真对待,提前研究公开课老师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该年级学讲进行的程度,每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讲行动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在推进学讲行动的进程中,刘湾小学数学教研组队伍走在了一条快车道上。为了给老师们提供操作层面上的借鉴,落实学讲行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执行力度及覆盖广度,刘湾小学数学教研组特别重视专家的点拨助推作用,开展徐州市“学讲行动”“走乡村——真教研、真学习”调研观摩首场活动暨“学讲理念与实践——苏沪两地网络教研活动;并承办了徐州市小学数学常态下“真学习、真教研”观摩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带来了整个学科组的迅速提高,年轻教师也迅速成长。目前,以王洪柱、王宗梅、王艳玲、胡惠宝、李亚、李璐等教师为骨干的中坚力量迅速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