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顾浩八韵体新诗研讨会在南京华江饭店举行,江苏省、南京军区、部队院校老领导陈焕友、方祖岐、柴宇球、张连珍、顾浩、冯敏刚、凌启鸿,著名学者、诗人宋林飞、丁国成、孙友田、黄东成、冯亦同、万龙生、方政等数十人参加,大家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再次聚焦在诗坛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八韵体新诗写作,并充分肯定其对新诗改革的贡献,同时认为到了广泛推广的时候了。
八韵体新诗课题研究已经成熟
江苏省委原书记陈焕友说,近年来我在生活中经常读到顾浩同志的诗作。江苏每项重大建设,多个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出现,都留在了他充满热情、赞美、歌颂的诗中,这样的诗心、诗情、诗语,让我们受到鼓舞,我由衷的敬慕。我很乐意在这里为顾浩同志的诗作叫好!对顾浩同志所倡导的践行的诗歌发展,改革也是我心之所系。
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冯敏刚都在积极关注和探索诗歌写作的改革。
20多年来,他们与顾浩各有探索,但都要求新诗写出韵味。对于顾浩潜心研究和倡导的八韵体新诗表示肯定。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成熟,眼下要做的是向诗界推广,让更多的写作者尝试。
顾浩谈什么是八韵体新诗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说,他有七十年的诗歌情结,八韵体新诗是他七十多年诗歌心血的结晶。他自幼即爱诗,1956年开始习作自由体新诗,1960年开始习作散文诗,作品多次在《新苏州报》和《新华日报》上发表。至今,他出版了《金陵春草》《江海涛声》《盛世风情》《神州凯歌》《浩斋琴韵》《顾浩词选》《胜日乐章》《尧天旋律》等八本诗词集。他对诗歌作了“两步”试验,第一步是借古体词的词牌、体式,内容则新拟“旧瓶装新酒”,名之曰:“新古体词”。他先后创作了328首“新古体词”。第二步是独创“八韵体”新诗。一般是三个诗行构成一个诗节,四个诗节构成一个诗段,两个诗段构成一首诗,每首诗八个韵。从2009年开始不到十年的时间,已创作出八韵体新诗180首。说到关键的探索,他认为,押韵是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条。他的八韵体新诗,首首押韵,押普通话韵。一般在每个诗节的第三行用韵,上下两个诗段共八个诗节,用八个韵。
江苏省政府原副省长凌启鸿认为,八韵体新诗的优势是继承了经典诗歌的优秀传统,也吸收了自由体新诗的长处,充分显示了汉字的多重美质,又避免了苛繁的格律和断诗的散乱,是顾浩对中华诗歌的一大贡献,也是中华诗苑的一大收获,值得庆贺与弘扬。
记者了解到,2009年开始,八韵体新诗理论研究启动。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诗国》杂志社,共同举办了以“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为主题的“中国·南通诗会”,全国一百余位诗人、专家、学者出席大会,顾浩关于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阐述,引起强烈共鸣。江苏省作家协会随后成立了“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课题组”,并办内刊《诗家》,发表大量很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和大量很有质量的探路诗作,已出版了10多部文献资料性质的书籍,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 2016年3月,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和扬子晚报举办了“太仓诗会”,进一步研讨八韵体新诗等。
八韵体新诗创作正当其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宋林飞教授说,他在忙于研究之余,也会通过诗词创作来调整身心。对于八韵体新诗,他进行了研究,认为八韵体新诗在题材上可以广泛,在审美上富有韵律美感,语言精练,炼句也炼意。他的创作,与顾浩的豪放风格不同的是,他的八韵体新诗多婉约。在会上,他朗诵了他创作的八韵体新诗,朗朗上口。
南京市诗词学会会长朱小石提议,八韵体新诗在传播上应在新媒体上抢抓注意力,尤其要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在手机端上传播,扩大影响。会上,有诗人提出创建八韵体新诗微信公众号,建立八韵体新诗微信群,增加参与创作的人数和作品数量。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龚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