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五海』扬名又逢时
◎华玉振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徐州迎来重大发展新机遇,淮海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三十多年来徐州人的梦想,淮海人的共识。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备受毛泽东推崇的《彭城怀古》,既蕴含对古徐州的缅怀,也充盈对新徐州的期许。 如何抢抓机遇,高质量发展?确立“五海扬名”战略的定位和路径,正逢其时。 所谓“五海”,是陇海、淮海、上海、沿海、大海的简称。十年前,我市有关部门曾形成《开发陇海、辐射淮海、对接上海、走向沿海、跨越大海——徐州市确定“五海”发展战略的可性行探讨》的调研报告,在全市各界引发讨论。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走访淮海、陇海、上海和沿海,积极开展对外投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双向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五海”战略的实践路径,清晰可见。 所谓“扬名”,是指徐州近年接连斩获了一项又一项荣誉称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举其要者,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一个双拥模范城市,首批中国创业之城、中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城市、中国书法名城、中华诗词之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首批三个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中国首批创建新能源试点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中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等,此皆其荦荦大端。 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徐州竞大位,五海扬威名。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历史上的徐州,是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而闻名的;新时代的徐州,是作为“宜家必争”之地而闻名的。变区位优势为交通优势,进而转化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优势,再转化为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优势,使徐州成为宜居、宜学、宜业的风水宝地,是徐州实施“五海”战略、坚定不移“走出去”、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济链条的必然选择。 “名不正则言不顺”。徐州的发展必须赋予其相应的战略定位。在“一带一路”的国际视野中,在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国家视野中,在江苏区域梯次递进的省份视野中,徐州仍然要有开发陇海的胸襟、称雄淮海的自觉、对接上海的实招、拥抱沿海的载体和跨越大海的航道,从而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征途中不断进位争先。 要使众多的城市荣誉实至名归、名实相符,除了“五海”战略的定位,还要有“扬名”的具体路径。有干部群众建议,打造徐州的“名山名水”“名城名号”“名人名品”是务实之举。徐州山水众多,可择其一二倾力打造,如云龙山、吕梁山;故黄河、大运河;微山湖、骆马湖、云龙湖、吕梁湖等等。徐州名城则名也,但乡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振兴尚待时,名镇、名村保护与打造还有差距。除彭祖、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以外,学术、科技、艺术、军事、经济类的古今徐州名人效应还不显著。在徐州制造上,除徐工机械、徐州小吃外,驰名中外的徐州产品还是屈指可数、乏善可陈。 有人会说“五海”作为地级城市发展战略目标过于宏大。其实,古语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之说。战略目标,是用来谋长远、定全局的“定海神针”“指路明灯”,长远方向不远大、全局定位不周到,只顾眼前局部,只顾当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反作用。 有人会说“扬名”作为地级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不够低调。其实,奋斗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建功立业是新时代的鲜明标识。“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圣人之本;“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勇妇之为。在“一带一路”等世界级别的舞台上,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上,奋发才有为、名扬才有位。 “征帆五海新潮涌,舣舰七洲大纛扬”。徐州的未来,实可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