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级车展迈进 北京车展不和谐之音待修正
2016北京国际车展已近尾声,1179辆展车,112辆全球首发车亮相,再次创造了北京车展创办20年来的规模之最。然而,如此盛大的车展上仍然有些不和谐音符,如观众观展体验有待提升,黄牛倒票依旧猖獗,明星助阵车展成了“星迷会”等等。笔者认为,在向世界级车展迈进的道路上,北京车展还有蜕变空间。
首先,观众观展体验有待提升。车展是对汽车工艺的呈现与汽车产品的广告。通过参观展会上的汽车或汽车相关产品,观众可了解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动向。4月25日北京车展媒体日首日,展馆内人山人海,空调系统的不给力使得馆内温度居高不下,嘈杂的噪音持续不断。一身是汗的观众被汹涌的人群推着往前走,观展心情已荡然无存,更谈不上享受这一汽车业的视觉盛宴了。
其次,车展黄牛“收证”业务尤存。与往年不同,为还媒体记者一个清净的车展,今年的北京车展媒体证件实行实名制,证件上明确标注工作单位、姓名和个人照片。尽管如此,票贩子依旧在大摇大摆倒卖媒体证。车展前期,媒体证价格不断被炒高,甚至飙升到8000元一张!倒买倒卖证件导致大批闲散人员进入场馆。他们或是为追星而来,或是为散发广告,严重影响了车展的正常秩序。
汽车产品讲解员助阵,车展博人眼球不博人心。车展前夕,主办方明确表示此次车展将取消车模。尽管如此,车展现场,部分展车旁边依旧出现了一些类似模特的人员。他们不再以模特之名上场,而是有了新的名字:“产品讲解员”。在为车展回归本义拍手叫好的同时,人们发现:这些颜值颇高的年轻人大多对汽车产品信息一无所知。面对参观者的提问,他们不得不向厂商工作人员求助,自身根本起不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再来看看明星走秀。从体育界到娱乐圈,从日韩欧巴到本土大叔,车企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能代表自身品牌气质的明星为自己助阵,以期在车展上博得更多的关注度。各路明星亮相车展现场,导致一系列病症出现:展馆被追星族们挤得水泄不通;真正看车的参观者和媒体人被困得无法动弹,想进进不去想出出不来;明星展台的临近展台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笔者看来,参展商不惜出高价邀请明星走秀,无非是想在车展中聚集人气,增加自信心,使其展台不至于太冷清。参展商们忘了,车展上,真正的主角是车,而非某一明星。令人戏谑的是,明星散去,展台被追星粉丝们踏破后,能记起花费1800万元请来的明星所代言的车型名称的参观者却寥寥无几。
车展是一个国家汽车文化的集中展示。纵观国际几大车展,法兰克福车展以德国汽车工业为基础,充满浓郁的地域色彩;具有“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的日内瓦车展以展示豪华车及高性能改装车为主;以展示汽车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东京车展则已成为“亚洲汽车风向标”。相比之下,北京车展尚未形成自己的展会文化和清晰的定位。事实上,向世界级车展迈进,北京车展除了要改善展会本身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使其更加专业化、人性化,还媒体和爱车者一个清清静静的车展,更需要中国汽车工业的雄厚实力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