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旧小区无法装充电设备 车主很烦恼
人民日报:南京老旧小区无法装充电设备 车主很烦恼
《人民日报》2017年2月8日9版 版面截图
原题:一边是充电桩利用率不高,一边是新能源车充电难
充电这事有点烦
核心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进入家庭,充电桩市场迎来一片火热。一边是各路人马抢滩布局,一边是充电桩盈利模式难以突破;一边是充电桩利用率不高,一边是新能源车充电难。如何解决车主“充电难”、桩企“盈利难”,成为充电桩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充换电站数量将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80万个;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比例接近标配的1∶1。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无论是以国家电网、中国普天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还是以特锐德、万马股份、奥特迅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以及以华商三优、星星充电等为代表的创业公司,都纷纷在充电市场“跑马圈地”,布局直流或交流充电桩。
然而,一边是充电市场的火热,另一边却是新能源车主在充电时时常遭遇烦心事:充电排长队还得交停车费、不同平台的充电卡无法通用、车桩不匹配充不了电等。与此同时,充电企业也存在充电桩利用率不高、盈利难等问题。
“飞线”的无奈与隐患
“如果你在自家小区没法充电,那最好别买电动车。”在一个电动汽车车主交流群里,已经买了新能源汽车的“前辈”好心地告诫记者。
在记者加入的几个电动汽车群里,充电都是车主们热烈讨论的话题,“飞线”充电成了许多车主的“好”办法,省钱又方便。一位车主甚至做了60米的“飞线”,车停得再远都照样充。
这样充电的隐患无疑是很大的,充电线路破皮或者老化都将带来触电或者着火的危险。车主选择“飞线”充电大多出于无奈——想在小区安个充电桩,不是物业不允许,就是没有固定车位或者小区电网无法负荷。
家住南京市郊的刘先生,最近打算购置一辆新能源汽车代步。然而当他询问物业时却了解到,老旧小区配建充电车位目前比较困难,现在电容量也无法装充电设备。“一方面难以找到足够空间,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地上地下停车位改建,业主们存在不同意见,操作起来不易。而去其他地方充电,又感觉不太便当。”刘先生坦言,尽管新能源汽车具有绿色清洁等优势,对自己很有吸引力,但想到短时间内可能存在充电难题,还是很有顾虑。
“目前深圳充电桩建设最大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快速充电桩用地难,而私家车慢速充电桩,则要面对物业、建设单位以及业主之间诉求难以统一的难处。”深圳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看得到桩却充不上电
如果只能选择公共充电桩充电,停车位被占、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则频频困扰着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
滴滴司机郑师傅平时开一辆新能源车,只要出门拉活,钱包里装着不下三张充电卡,手机里还装着多款充电软件。“就这样,只要电量降到不足40%,这心里就开始发慌,满大街找充电桩。”
谈起找充电桩的经历,郑师傅有不少烦恼,虽然在手机APP中能够找到附近的充电站,甚至可以看到有空闲的充电桩,但是到了之后却发现,很多不是在维修,就是不能用。“平均得找两三个充电地址,才能充上一次电。有一回,找了四个充电站都没充上,车趴在路上,只能叫救援。”
车辆在充电桩上充不上电、充电电流小、充电枪拔不下来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便宜的地方排大队,不排队的地方贵得肉疼。”开了半年多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小侯,提起充电时的停车费就很纠结,“都说新能源车比汽油车省钱,可仔细算算,快充一两个小时,慢充少说也需要六七个小时,停车费一般都是每小时五六块钱,有的一小时需要10块钱。时间长了,这个支出并不少。”
充电桩主要分布的区域是商圈、写字楼、换乘停车场。根据记者的走访,利用率不高的充电点停车收费都在每小时五元以上。
充电桩利用率并不高
电动汽车为何会遭遇种种充电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充电桩的建设难、运营难、互联互通性差是造成车主充电难的主要原因。
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要找到合适的地段建设充电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的地段虽然客流量大,但寸土寸金;而偏僻的地段虽然便宜,但客流量小,建成充电桩后的利用率不高。根据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报告,当前已经建成的充电场站选址大多为临时用地,使用年限一般为2年,到期后不予续签。土地性质的临时性给项目的投入和长期使用带来一定风险。
除了建设不易,充电设施不兼容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运营商不同,各个充电桩使用的充电卡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不同运营商的充电桩,有的需要用电卡,有的则是微信支付;有的是人工服务,也有的是自助支付,彼此之间很难实现通用。
另外,充电设施企业目前大多没有找到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主要采用收服务费的方式来支撑,而充电设施属于专业的电气设备,运维成本居高不下。国内某大型电力企业的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流充电桩盈利很困难,直流充电桩则要看利用率,但目前除公交和物流车外,其他类型的充电桩利用率并不高。据有关运营商反馈,目前充电设施利用率在5%左右,大部分充电桩闲置。
充电设施监管难也是行业面对的一大问题,目前行业仍缺乏对充电桩设计、制造、建设、运维等全过程的有效监管。行业管理规范和认证体系不健全,门槛相对较低,较多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企业安全意识不足,缺乏专业能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人民日报》2017年2月8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