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交警打造淮海经济区交管示范市
事故少 秩序好 文明出行的“徐州规矩”深入人心 徐州交警打造淮海经济区交管示范市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新 畅通、文明的交通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全市交警紧紧围绕“打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创建淮海经济区最安全城市”的发展定位,瞄准“全省争第一、全国有位次,打造淮海经济区交通管理示范市”的奋斗目标,实现了“事故少、秩序好、群众满意”。 常抓不懈 交出亮眼“成绩单” “文明的交通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张伟介绍说,早在2015年,我市交警就联合各有关职能部门启动了文明交通优化工程,这标志着公安牵头、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全面形成。2017年,徐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绩的背后也有着徐州交警不断强化交通管理、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徐州交警全面加强路面巡逻、执法管控,严查各类交通违法,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全市交警累计排查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和隐患突出点段215处、排查整改城区交通安全设施问题245处,有效提升通行安全系数;建立源头隐患问题通报、重点车辆违法信息推送、问题突出企业约谈等工作机制,推送预警信息5000余条,约谈问题突出企业十余家,对35家企业实施限制办理车驾管业务措施;通过路面盘查、上门清缴,淘汰报废黄标车、老旧车3375辆;健全完善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和节假日大客流应对工作机制,未发生严重交通拥堵。 不懈的常抓共管换来的是亮眼的成绩单:事故预防工作实现新突破,今年上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8.84%,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共排查整改隐患1223处,源头监管业务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科技“会诊” 开出精准治堵“良方” 5月16日早晨,一辆运送病重儿童就诊的轿车驶进市儿童医院,在交警精准的指挥下,车辆仅用时20分钟就走完常规需要40分钟的路程。在交警指挥中心监控大厅,大屏幕上不断切换着轿车行经的前方路口,“绿波”控制等智能系统确保了这辆车的一路畅通,而这里,是实现徐州市区道路畅通的“大脑中枢”。 依托网络大数据技术,交警部门定期编制城市交通状况分析报告,科学治理堵点乱点。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交通堵点乱点25处、调整交通组织方案21个、审定道路施工导改方案42个,对31个在建项目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排查出的交通堵点乱点,一点一策、综合治理。 市第二人民医院门前就是全市车流量最大的淮海路,拥堵问题曾经是“老大难”。交警支队多次会同区政府、院方以及周边商铺进行论证,制订区域“微循环”方案,科学渠化交通流,并在附近增建、扩建停车设施,道路通行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乱象是影响城市道路畅通的顽疾,在整治中,交警积极借助城管和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力量,罚教并举、齐抓共管,半年以来,累计查处行人、非机动车等不文明交通违法89.6万起,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守法率提高到95%以上。 一个个交通“顽疾”得到有效治理,不礼让斑马线、随意鸣笛、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文明出行的“徐州规矩”已经深入人心。 流程“瘦身” 让群众尽享“惠民大礼包”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交警支队在服务流程上积极“瘦身”,下放权限,为群众送上“惠民大礼包”。 交警支队车管所打出了指尖微警务系列“组合拳”,推出微信、支付宝扫码缴费服务举措,拓宽业务办理新渠道;推进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及手机APP车管服务,面签注册量93.5万余次、访问量1亿余次;延伸网上服务触角,开通违法查询、业务预约办理等十余项便民项目,实现21项车驾管业务网上办理;出台《交警优化营商环境十五项举措》;深化警邮共建,建成8个警邮合作点,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利用“一号窗口”受理各类疑难事项3600余件、为200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疑难事项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保持100%;通过“96122”热线接受咨询、建议3.6万余条,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赢得了群众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