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艺术品拍卖乱象丛生 艺术品真伪谁说了算?

来源:中国黄淮网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3-12-07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火热,与此同时,“假拍”、“拍假”、骗取鉴定费等无序乱象与日俱增,汉代玉凳争议、宋徽宗《千字文》被疑作假、徐悲鸿油画赝品风波、唐大禧被拍卖画作系仿作等丑闻迭出,艺术品拍卖乱象丛生,备受关注。

艺术品真伪鉴定谁说了算?如何鉴定?估价听谁的?文化部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艺术品市场鉴定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就艺术品鉴定、备案、评估等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利益——

“估价越高,评估费用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不良鉴定专家或鉴定机构往往为了获取更高的鉴定收费,作出与客观真实不符的鉴定结论”

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张马林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艺术品投资市场诚信缺失的根源性问题:艺术品鉴定收费与鉴定结论之间的利益驱动关系。他说:“按照市场惯例,评估费一般为评估价值的1%到5%。估价越高,评估费用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不良鉴定专家或鉴定机构往往为了获取更高的鉴定收费,作出与客观真实不符的鉴定结论。”

要有效治理艺术品投资市场,必须切断鉴定收费与鉴定结论两者之间利益正相关的牵连关系,在法律上建立统一的艺术品鉴定收费标准。张马林建议,把艺术品鉴定收费划分为“鉴定成本”与“鉴定酬金”两部分,分别按艺术品鉴定成本和艺术品鉴定酬金建立统一的国家价格标准。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