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硕士拜“沛筑之父”为师
|
||||||
|
||||||
|
想把传统乐器融入中小学教改 龚雪表示,由于沛筑失传的太久了,目前关于沛筑的制作与演奏查不到任何历史资料,学术界关于沛筑的记载和相关音乐理论资料几乎为零。郝老师作为徐州的民间音乐艺人,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实践,将沛筑复原并制作出来,然后经过口口相传的方法,将沛筑的制作与演奏技艺传授给部分学生,这种传播范围太小,面也太窄。沛筑要想更广泛更长久地传承下去,必须把它作为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整理编撰出相关的研究论文。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能让以后的学习者有章可循,有资料可查阅。
“前段时间,我在学院与一位教二胡的老师做青兰工程课题研究时,就曾经想过要把中国民间传统乐器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改中,让民族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多是学习竖笛和口琴,这些都是西洋乐器,并没有中国传统元素。我当时就想到了,如果能将‘沛筑’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这不是更好的推广和传承吗?”龚雪告诉记者,“沛筑当年之所以失传,或许是因为它已经无法适应历史的潮流,无法融入到当时的社会中去了。所以,今天的我们一定要对这种乐器及演奏方式做一定的创新与改进,让它在不失原汁原味的情况下,又能摒弃过去的不足与缺陷,让它与当下的西方音乐与流行音乐碰撞融合,以现在新兴一代能够喜欢与接受的方式方法演奏与学习,才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来源:彭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