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

长沙画家绘百幅钢笔画留住城市记忆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15

 画城市的人:长沙画家绘百幅钢笔画留住城市记忆

 
李渝基笔下的老黄兴路步行街。
李渝基笔下的老黄兴路步行街。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2018年05月15日08:36
 

人民网长沙5月15日电 (万丽君)青砖小路的文庙坪、小瓦飞檐的马家巷……来到长沙画家李渝基的工作室,透过墙上陈列的钢笔画作,仿佛走进了老长沙的时光深处。透过钢笔纤细的笔尖描绘,这些长沙老建筑,又重现了当年的古朴典雅。

现代都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传统的城市生活印记日渐消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李渝基就开始用钢笔记录长沙。由最初的简单速写,到如今复杂的新钢笔画,他画下百幅钢笔画作,记录长沙风貌,为城市保留时代记忆。

“绘画时感受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

1946年出生于重庆的李渝基, 5岁时跟随父母迁回祖籍长沙,居住在肇家坪一带。从小喜欢绘画的李渝基,被古色古香的街巷所吸引。从此,城市不同角落的风景,便成了他绘画的主题。

“那个时候工具有限,仅仅靠钢笔,只能画速写。” 李渝基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钢笔画都只能归属为老式钢笔画,幅面都较小,内容一般,结构单一,常用于书籍插图和连环画里。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改革开放后,不少绘画工具传入,李渝基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在黑白画的基础上,尝试创作彩色钢笔画,笔下的城市建筑也开始有了缤纷的色彩。

“这是张家界的‘十里画廊’、湘西的辰溪……”谈及自己的画作,李渝基如数家珍。他说,相比于其他绘画形式,钢笔画笔触更加细腻,“正是在用一笔一划画湖湘美景时,才更体会到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

“为后人留一个长沙的城市记忆”

碧波荡漾的湘江,悠闲自在的市民……随着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整个湘江风光带的美景尽收眼中。这幅全长 35米的《湘江神韵图》,北起银盆岭大桥,南至黑石铺大桥附近,李渝基耗时7年才完成。

“《湘江神韵图》的第一笔,描绘的就是我家窗外的景色。”生长在江边的李渝基,对于湘江感情深厚。绘画时,他就住在湘江边,灵感一来,带着照相机、速写本抬腿就往湘江边跑。

随着时代发展,湘江两岸景色逐渐变化,李渝基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画作。“2000年时画的一副湘江图,两岸的房子还是矮矮旧旧的。” 李渝基说,现在长沙的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湘江两岸多了不少高楼大厦,环境也越来越好。

“如果没有清明上河图,我们怎么知道宋朝的街道是什么样的。” 如今,李渝基一百多幅钢笔画,多是以城市建筑为主题,他说,时代的变迁不可阻挡,但是希望可以通过绘画,为后人留下一些参考,为城市保留一些记忆。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