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迷”老朱
◎胡明慧 老朱的全名叫朱淑建,不过,这个名字在圈内,比起“老朱”这个名字可就要差远了。如果在徐州的泉友圈内提起老朱,大多数的人反应会是:“噢,是他呀,俺认得。” 老朱为人随和,激动时说起话来还有些结巴,走到哪里都是“开心果”。正因为这,大家都乐意亲切地称他一声“老朱”。 如此一位老好人,却因为“爱钱”而进过“局子”。提起这段经历,老朱语气激动,话也说得越发的结巴。 听老朱说,那是在大约40年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买卖货币还不被允许,大家都是私下交易。那天,他刚从泉友手中买到了3枚“稀罕物儿”,正跟朋友炫耀呢,几位便衣把他“请”进了“局子”,最后的处理结果是,3枚刚入手的好东西就这样被没收了。 这次受挫,并没有让老朱懊丧多久,相反,却让他更加坚定地爱起“钱”来,发誓要搞到更多别人没有的好东西。 摆在当时,生为煤矿工人,而且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老朱说这话儿,估计没几个人会信,而如今,与诸多圈内大佬“平起平坐”,一起入选中国钱博会主席团,老朱说这句话,显得理所当然了很多。 从没人会信到理所当然,从仅有的3枚收藏被没收到家里的保险柜、抽屉、床底下到处都塞满了版别稀有的钱币,这其间经历了什么,只有老朱自己最清楚。 老朱说,虽然自己上学时常被老师夸奖“一点就透”,但在收藏钱币这件事上,却没有什么小聪明可耍,靠的都是一点一点的积累。 从老朱摆在案头的一本书中,我好像渐渐有些理解老朱所说的“一点一点积累”的含义了。 说那是一本书,其实一点儿也不准确。它不仅没有书号,没有出版单位,没有编者,而且还是复印版的。老朱说,这本《云南近代货币史》是他在一位书贩手中看到的,里面的图片珍贵、内容详实,让他一见倾心。他跟书贩商量,想买下这本书,无奈人家死活不答应。最后没办法,老朱提出,能不能借书去复印,书贩这才勉强答应。老朱花了400元,将厚厚的一本书一页不落地复印了下来。 在这本书中,乱七八糟地夹了几十个书签,老朱说,看到兴起的地方,他就夹一页书签,看完后,整本书就夹满了书签,看起来像是一本“鸡毛书”。 和老朱谈鉴别银元的方法,提起那些例如听音辨伪的神奇方法,老朱一脸的不认可。在他看来,辨别真伪,还得看包浆,看边齿,看版别,看暗记,所有这些东西需综合考量,越是听起来很玄妙的方法往往越不靠谱。 老朱做什么事都是这般一板一眼。但低调如老朱,也有自己的传奇。 老朱曾和一位朋友去宿州,在那里巧遇一位做钱币买卖的上海人。此人在圈内口碑不好,卖的东西都是“一眼假”。老朱偏不信邪,花800元从上海人手中买了两枚“吉林币”。所有人都觉得老朱这次是“栽了”,可没几天,一位圈内行家从浙江专程赶来,软磨硬泡了两天,才以上万的价钱,从老朱手中把其中一枚银币买了下来。 和老朱闲聊,他总能把话题跑偏到钱币专业知识上,任八匹马都拉不回来。老朱身上满满都是正能量,时不时会蹦出《国际歌》或《国歌》中的某句歌词,显得那么另类,甚至有点可笑。 可与老朱接触多了,你会发现,老朱对心中所爱都有一份近于执着的坚持。这种坚持有时很可笑,有时很可爱。可,哪一个梦想不是从这种坚持开始的呢? 这就是老朱。他不是什么“大佬”,不是什么专家,他就是一个“把对收藏的爱一直坚持下来的普通老百姓”。 而这也是一位知名圈内人对于“收藏家”所做出的最直白易懂的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