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香筒 化丑为美
|
◎吕冠兰 《庄子》里记述有一棵大栎树,它的树荫可以遮盖几千头牛,树身有百丈宽,能造船的树枝就有十来根,可是这棵树是“不材之木”,“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槾,以为柱则蠹”,简直一无是处。 不过,在木匠眼里无用,未必就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它可以乘凉,可以登高,可以望远,“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何其美哉!而图中这根黄杨木,在木匠眼中,也属于此等“不材之木”,你看它长得极其丑陋,上面布满虫孔和虫洞,还有许多木瘿,制作家具太细,制作木雕不成型,做成支撑不结实。谁知,经过工匠的奇思妙想,竟然被制成了一只香筒。 这只香筒高25.5厘米,口径8.7厘米,为中空的圆柱形,上下两端各配有圆台形的筒盖和底座,直径为10.5厘米。香筒浑身上下,有许多不规则的孔洞,正是根据黄杨木自身所长的树瘿、树孔和树洞制成,它们小的直径仅有0.5厘米,大的有4.7厘米,有的像黑熊的眼睛,有的像蝴蝶的翅膀,有的像河马的嘴巴,总共有三十余处之多。因孔洞聚集,这只香筒有意模仿太湖石和珊瑚石,以奇形怪状、丑陋狰狞、峥嵘嶙峋,展现出别样的艺术之美,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香筒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不仅在我国,在韩国、日本也很常见,常被用来净化空气,在古代是一种祭祀用具。明末画家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中,有“香筒”词条,言“香筒旧者有李文甫所制,中雕花鸟、竹石,略以古简为贵,如太涉脂粉或雕镂空故事人物,便称俗品,亦不必置怀袖间”。看来,香筒最上品为山水花鸟,如果是人物故事便落为下品了。 不了解的人会将香筒误认为是盛放根香用的,其实不然。在古代,根香较少,那时多为香料,而盛放香料的另有器具,便是香盒。香筒类似于香薰,主要用来盛放香料或者香味比较浓厚的花朵。因此,香筒一般为镂空雕,这样一来,香气便可以通过孔洞飘散出来,使得室内芬芳馥郁,香气扑鼻,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褚松窗在《竹刻脞语》中说:“圆径相同,长七八寸者,用檀木作底盖,以铜作胆,刻山水人物,地镂空,置名香于内焚之,香气喷溢,置书案间或衾枕旁,补香篝之不足,名曰香筒。”看来,内中的香料也是可以点燃的,这就和香薰的功用一般了。当然,对于图中这只香筒来说,其应该是用来盛放成块的香料和整朵的鲜花的,如果香料太过细小,估计会洒出筒外。 明代大文豪冯梦龙编《挂枝儿》曲,其中有“香筒”诗,云“香筒儿,我爱你玲珑剔透,一时间动了火其实难丢。温温,香喷喷,拢定双衣袖。只道心肠热,谁知有空头。少了些的温存也,就不着人的手”。写得极其香艳,却也无比传神,不仅写出香筒之形态,更写出香筒之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