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与当代 玉各具千秋 前景可期
|
◎佩东 近期,几场玉器拍卖专场将藏市搅得火热,如香港邦瀚斯举行的“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专场拍卖,被誉为“近十年整体水平最高的古玉拍卖”专场,一亿七千多万港元的总成交额堪称完美。除一些大的拍卖行设有玉器专场外,不少新办的拍卖公司也纷纷把玉器作为突破口,玉器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古玉和吸收时代审美的现当代玉备受关注。 玉文化随时代变迁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从用于祭祀的神玉,到象征权力的王玉,再到步入寻常生活的民玉,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产物,一直传承至今,也形成了底蕴深厚的玉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玉文化以“玉不琢不成器”为理论基础,以玉器为载体,迎合并承载了上层建筑的精神思想需求,先后倡导了“神权”“玉和”和“玉德”思想;而中国现代玉文化则以“大美无饰”的思想为基础,坚持“自然美、原始状的天造艺术”、“美玉不琢”的文化理念。要研究不同时代玉文化的意义,首先要明确不同年代玉器的分类与含义。 对古玉的认识,目前看法并不一致。资深文物专家雷从云说:“宋代将汉代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我认为,我们现在可以将宋以前的玉器都称为古玉。但今天很多人把清代和清代以前的玉统称为古玉,甚至把仿古玉也纳入其中,这是不准确的。”雷从云表示。 在现当代玉方面,收藏的焦点则主要集中在和田玉上。从地域上说,和田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和田玉是传统意义上、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2008年后,国家修订了和田玉的相关标准,广义上的和田玉包括新疆和田玉、贺兰山和田玉、俄罗斯和田玉,以及东北岫岩和田玉。无论是产自哪里的和田玉,只要它是优质的,就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古玉收藏迎来好时机 作为文物收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玉器收藏较其他门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玉器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收藏价值高,且便于保存。“古玉的价值不应该低于青铜器,不应该低于陶瓷器,也不应该低于书画。而现在古玉收藏却处在相对低迷的阶段,因此,目前是收藏古玉的绝好时机,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雷从云说。 以拍卖市场上的数据分析:2014年玉器类拍卖成交价前20名中,当代大师玉雕作品超过六成,剩余的则以清乾隆时期玉器工艺品为主。盘点历年来综合数据,古玉拍卖成交总价更胜一筹,重量级拍品层出不穷。如2009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拍前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而经过现场的激烈竞价,最终成交价高达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雷从云表示,古玉的价值较现代玉器来说应该是更高的,但目前的状况是:明清时期的玉器依然是市场主流,而年代久远的古玉的市场价值并未完全体现出来。 古玉不仅在国内二级市场表现较好,在海外同样备受关注。据了解,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西方藏家痴迷于中国的玉器并将其纳入收藏体系,如美国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理查德·富勒,以及美国收藏家格林维尔·温索浦,后者所收藏的虎形佩、玉杯等都代表了商周时期玉器工艺的较高水平。雷从云表示,海外藏家对中国古玉的关注和喜爱程度远远高于近现代玉器,“如在国际市场上拍卖的商周、战国时期一个小小的玉件,价格常常达到几万美元。” 和田玉尚有较大升值空间 从现当代玉器收藏角度来说,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还是和田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大众审美的提高,现当代玉石收藏如今出现了两极化趋势:一部分是普通的玉石作品,这部分作品由于大量生产,易出现雷同;另一部分是精品玉器,如名家创作的,以及富有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等,越来越受收藏者欢迎。玉石收藏和玉文化无疑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以前的玉饰品多以瑞兽等图案为主,近年来则出现了将和田玉个性化、时尚化的趋势,青年人也尝试通过佩戴富有个性的玉石饰物来彰显自己的魅力,如用玉石雕刻的卡通形象等,非常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市场的火热为和田玉带来了商机,但也使这一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大量和田玉资源被提前挖掘,毁灭性的开采对不可再生的和田玉来说是极大的浪费。与此同时,目前和田玉市场上呈现冷热不均的状态:和田玉饰品较热,价格较高,而和田玉器皿较冷,价格偏低。 有业内人士指出,经过近三四年来的持续调整,和田玉市场已经进入筑底阶段,原材料价格接近成本价,随着市场洗牌的继续,和田玉市场正在为下一波的强劲反弹蓄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