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浙商艺术

纸制品收藏 大有可为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7-29

 

 
 
 

 

  藏界聚焦

  ◎徐州日报记者 胡明慧

  话说徐州举办过的纸制品收藏展并不在少数,几乎每年都有,但此前,全国性的顶级纸制品博览会还真没举办过。7月16日至18日在徐举行的“第四届全国纸品收藏博览会”可谓“开先河之举”。

  在圈内人眼中,这个“全国纸品收藏博览会”是纸制品收藏展中的品牌“新贵”,此前三届分别由上海、武汉、合肥三座城市承办。本届博览会以红色收藏为主题,专题展览分为“光辉历程”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伟大的胜利”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色收藏三个主题。除此之外,还有纸品交流交换活动,以及现场鉴定、学术交流专题活动、票证拍卖会和报纸藏品拍卖会。

  能够获得这样全国顶级纸品博览会的承办权,足以说明徐州的纸制品收藏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话语权。

  纸品收藏

  并不是“小儿科”

  在一些人眼中,纸品收藏不过就是收集粮票、布票、门券、报纸、期刊等不值钱的玩意儿,与青铜器、玉器、书画等大项相比,只能算是“小儿科”。

  但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看来,这种说法失之偏颇。“举个简单的例子,7月7日,藏家彭令向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捐赠了一本1947年印行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这事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如果没有当下的政治纠纷,这书也仅仅就是一本旧书而已。而当下南海争端,使这本书具有了非凡的史料意义。它首次明确中国海疆轮廓,并附有当时官方首次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其中的‘民主礁’即今‘黄岩岛’。别小看了这一张张泛黄的、单薄的纸片,它就像复杂难懂的罗斯密码,看似只是简单的数字,一旦破译,你会发现其中记录的谓为大观的庞大历史信息。”

  而在本次博览会上,能够“以小见大”的纸制品数不胜数。据市职工收藏协会会长、全国纸品收藏联盟副主席李天义介绍,本次专题展览的展品共有60个版面、30个柜台。它们多以系列的形式梳理一个主题,使历史事件得以清晰地呈现,也凸显出纸制品收藏的价值所在,“或许每一件藏品单独来看,都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组合的完整程度,却体现一个藏家的水平和功力,以及藏品的丰富程度。”

  徐州收藏纸品

  的牛人不少

  “由徐州来举办这样的顶级纸品博览会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这与徐州在全国纸品收藏中的地位是相符的。”全国纸品收藏联盟主席石肖岩如是说。

  在石肖岩看来,李天义的烟标收藏就很牛,“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李天义曾花30年时间收藏一套水浒题材民国时期香烟画片。据说,这种香烟画片是当时的烟厂为了刺激烟民买烟,在每盒烟里都放一张供人收集,集齐108张的可以兑换礼物,但108张中有的人物印量极少,能凑齐108张的几乎没有,所以到现在,能集齐整套香烟画片的就更少了。这套烟标曾参加过国庆收藏品交流展等多个纸品收藏展,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而在信札收藏方面,徐州藏友张晖收藏的茅盾长达9000字的评论文章《谈最近的短篇小说》,更是以1050万元创下当时中国名人手稿拍卖最高纪录。

  这份手稿共28页,虽纸质略微泛黄,但品相完好,无一页缺损,以茅盾所擅长的瘦金体书写,在继承瘦金体笔力瘦峭风格的同时,将自由率性的风格贯通其中,体现了“法古人而不泥于古法”的独特书法风貌。

  当年以38000元淘来的手稿,如今已有人出价3000万元,张晖仍不舍得出手。

  “咱不是自夸,徐州在全国纸品收藏排得上号的人很多,像刘永的票证收藏,像李绍芬的门票收藏,像姚焕新的扑克牌收藏等等。我觉得吧,徐州之所以能在纸品收藏方面出了这么多‘牛人’,主要还是因为从事纸品收藏的人很多,群众基础太好了。”据李天义介绍,由于纸制品收藏的入门门槛很低,所以,在徐州,从事纸品收藏的人应该是各门类里最多的,“拿市职工收藏协会来说,估计半数以上都从事纸品收藏。”

  系列收藏、主题收藏

  是王道

  “纸品收藏可以说是收藏门类中最小众的收藏,也是最大众的收藏。说它小众,是因为与青铜、玉器、书画相比,它处于‘弱势’;说它大众,是因为从事纸品收藏的人确实很多。”李天义说。

  就徐州藏友而言,他们一直较偏重于文献类收藏。文献资料的价值在于它的史料价值,它最能直接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某地的历史风貌。这几年,徐州许多民间藏家开始有目的地收藏一些专题类文献资料,或某地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研究。

  “有句老话说,‘百年无废纸’。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纸品收藏的门槛很低,几乎所有的纸制品都能够成为收藏的对象。那么,怎样才能使纸品收藏有特色呢?这就特别需要形成系列,形成主题。在一个主题收藏下,不断扩充自己的收藏品类,这样一来,纸品收藏也就有了高下之别。”同时,李天义表示,纸品收藏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千万不要买假,目前一些作伪者利用套印等技术“克隆”纸品中的珍稀品种。如果一味求精,而忽略了辨伪,对藏友来说,则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