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浙商艺术

传世墨盒记载家风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8-03

 

 


  杂项有宝

  ◎朱卫东

  我珍藏一只祖传的蝉形黄铜墨盒,讲述了我家近百年的一段家风故事。

  这只墨盒长6.8厘米,宽3.6厘米,厚1.8厘米,重约100克。墨盒的造型非常别致,整体呈蝉形,硕大的蝉头,突出的蝉眼,环节分明的蝉腹,无不惟妙惟肖。最为精妙的是两只蝉翼,看上去纤薄轻巧、栩栩如生,翼下却另藏玄机。轻轻旋开蝉翼顶部,两只小巧玲珑的墨盒就显露出来了,分别镶嵌于蝉腹两侧,里面可以盛放墨汁。把打开的蝉翼合上,两只墨盒隐藏起来,蝉翼、蝉腹又浑然一体。因年代久远,墨盒上包浆深厚,色泽不再鲜艳,却另有一番古朴、凝重的沧桑感。

  这只墨盒在我家已历经四代,相传近百年。上世纪初,太爷爷在省城南洋货行当伙计,负责赶大车运送货物。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爷爷外出送货归来,在城外的雪地里发现了一位被冻僵的年轻人,太爷爷把年轻人抱上马车,盖上棉衣,驾车回到货行,用姜糖水为他暖身,又请大夫进行诊治,终于把他救活了。这位年轻人是在省城读书的学子,那天一时兴起到城外赏雪景,结果却迷了路,被困在了雪地里。痊愈后,他特意到货行再三对太爷爷表示感谢,并送给太爷爷一只家传的清代蝉形铜墨盒。

  太爷爷原本就是一个热心人,自从得了这只蝉形墨盒后,就定了一条家规:后辈都要记住这个故事,每个人都要尽力去帮助别人。太爷爷把墨盒传给了爷爷,爷爷有木匠的好手艺,经常帮助村里人打造家具,不收分文。爷爷又把墨盒传给了父亲,父亲写得一手好书法,逢年过节义务为左邻右舍书写对联,并热情地指点孩子们练习毛笔字。墨盒传到我手中,已是第四代了,我是一名教师,曾两次到边远地区支教,每年都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资助贫困儿童完成学业。这只墨盒也成了我家乐善好助家风的载体和见证。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描写蝉的诗句。蝉自古就是高洁的象征,太爷爷识字不多,可能也不大知道这个典故,但他留下的这只墨盒,以及墨盒上意蕴的家风故事,却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和传承。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