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浙商艺术

砚台上的人文风情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1-29

 

◎吕峰

 

砚与笔、墨、纸并称为“文房四宝”,是古代文人雅士不可或缺之物,他们以砚为田,以笔为犁,书写着文字,也书写着人生。时至今日,砚已不再是单纯的文房用具,而是集雕刻、诗文、绘画于一身的艺术品,不仅成为了人们竞相收藏的对象,也成为凭吊已逝历史之物,让人发出一份思古之幽情。

砚是一种古老的用具,《辞书》中记载:“砚与文字同兴,予黄帝之代也。”汉代的《释名》解释曰:“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砚自问世之日起,就深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喜爱,尤其是端石、歙石、澄泥、红丝石、松花石等名砚,更是文房案几上的珍宝。他们对砚,或著砚谱,或撰砚铭,或著文,或作画,不一而足。一生与砚结缘的苏轼,更是留下了“我生无田食破砚”的诗句,让人称道。

对于砚,我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喜爱,它代表了一份远去的风雅。读书写文之余,我也陆续收藏了一方又一方砚。对我来说,得一佳砚,如遇美人,尤其是遇到一方质地、铭文俱佳的砚,如唔古人,此中的妙趣,难与外人明说。我最喜欢那种工艺精细、铭文生动有趣的砚,从中可以了解到前人的过往,似乎能触碰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我潜心收藏的砚台中,最珍贵的是一方两面雕的端砚,不仅材质上佳,而且图文俱美。这方端砚一面雕的是荷塘清趣图,只见图上荷叶如盖,荷花婷婷,鱼虾嬉戏于荷叶之中,惟妙惟肖,形神俱美;一面雕的是松下观画图,其上山势逶迤,古松虬曲,树下有高士观画,峨冠飘带,恍若仙人,身后是酒坛、琴案,让人恨不得置身其间,也让人体会到为何世上会有“得一佳砚,胜如拱壁”之说了。

在诸多砚台中,有一方砚虽然材质不佳,但却深得我的喜爱。记得有一次,我随意漫步在厦门的古玩城里。突然,我的目光被一方沧桑的古砚吸引。随手拿起来,发现砚上的铭文十分生动,“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透过那一笔一划,我似乎感受到了刻砚人的无奈与惆怅。于是,二话没说,收入囊中。每次把玩、品读砚铭,都会勾起我对旧日时光的怀想。

砚台还见证着友情,传递着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有一次去山东临朐出差,朋友设宴款待。那一桌子大鱼大肉都没有印象了,唯独一方红丝石砚让我记忆犹新。朋友送我的是黄地红丝砚,纹路天然生成,华缛密致,呈水浪动态之势,墨池好像是一轮红日,动静相宜,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闲暇之余,取砚把玩,如赏世间之绝妙风景。特别是品读那些砚铭,似与前人心会,那些或苍古,或风雅的古人身影,在岁月的烟云深处闪回,在一方又一方的砚上浮现。对于我来说,人生苦短,有一方美砚相伴便足矣。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